电子商务|困于“人造购物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 )





(图源:华尔街见闻)
第四 , 平台方的宣传重点也开始转移 。
过去 , 大促来临之前 , 平台方的宣传主要面向消费者 , 即折扣、活动的具体情况 , 这一次却大多集中在非销售环节 。
比如物流 , 京东就列出了一系列数字证明其物流系统的强大:全国94%的县区、84%的乡镇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 , 仓运配等全链路预测准确率超95% , 国际供应链网络已经触达近230个国家和地区;菜鸟将继续增加“预售极速达”服务量、为入仓商家提供“疫情发货应对方案”、天猫国际跨境商家可获得“仓干配三重保障”服务 。
又比如 , 对商家的扶持 , 今年618 , 天猫就发布“金融补贴、物流疏通、流量补贴、疫情特别举措、技术升级”五个方面的帮扶方案 , 增强商家信心 , 助力商家成长 。 具体来看 , 资金方面 , 提供618“备货无忧”信用贷款、预售商家可获得100亿元额度的“预售即回款”服务、天猫和淘宝商家可获得1000亿元额度的“提前收款”服务、跨境商家可获得40亿元额度的“提前收款”服务等等 。
由此可见 , 这届618的销售额增速相对于过去几年来说 , 并不算太大 , 甚至还有所下滑 , 但在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 , 综合其背后暗藏的四大趋势 , 这届618的成绩单依旧是合格的 。
“人造购物节” , 还能活多久?
这届618的成绩单虽然勉强合格 , 但其透露出来的一些信号也需要引起市场的重视 。
一方面 , 是活动期越来越长 , 再加上像付定金递减、跨店满减、商品券、购物券、红包、小样赠品这样愈发复杂的计算规则的出现 , 还是分摊了原本独属于大促节这一天的氛围感和仪式感 , 也消磨了消费者的耐心和期待 。
另一方面 , 先涨价再降价、售后服务差、活动期间一过无视保价规则马上降价等“翻车”案例越来越多 , 也导致消费者在618期间的消费意愿大幅下降 。
除此之外 , 如前文所说 , “618们”的不可替代性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削弱 , 双旦、女神节、818、99购物节 , 大小商家的店庆 , 以及以拼多多为首的下沉电商 , 毫不夸张的说 , 只要消费者愿意 , 月月都可以过“618、双11” 。 被这些声音包裹 , 那么 , 像618这样的电商购物节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 在「螳螂观察」看来 , 答案是肯定的:



其一 , 虽然如前文所说 , 现在各大电商平台造出了越来越多的购物节 , 并且下沉电商和直播电商也在飞速的发展 , 但不可否认的时 , 网民的总体购物需求仍然存在 , 并且依旧着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李鸣涛表示 , 近年来 , “618”已成为网络零售的重要促销活动 , 尤其在当前消费受疫情影响增长乏力的情况下 , 各平台推出大促优惠 , 将成为联动线上线下、刺激消费的重要抓手 。
其二 , 对商家而言 , 他们也需要大促 。
618这类电商购物节在增加销售的同时 , 既是新品牌占领消费者心智好机会 , 还是上半年“推新”的最佳窗口期 , 很多品牌都会选择这个时间 , 老款打折 , 新品维持原价 。
比如 , 2020年的618 , 这个后疫情时代的首次大促节日 ,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京东平台直播上销售额突破了7.03亿 , 实现了直播2分钟销售额破亿、8分钟破2亿、1小时达4.28亿的销售成绩 , 同时吸引了745.12万的平台观看量 , 和2828.8万的点赞 , 补回了一部分被疫情吸走的“元气” 。
又比如 , 根据2021年天猫数据显示 , AMIRO、薄荷健康、永璞、Ubras等多个新锐品牌在去年618都创下了同期单日销售纪录;去年618期间 , 通过调研 , 拉面说就推出一款新品小龙虾拌面 , 定价99块钱3盒 , 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