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陈春花式华为研究 和短视频式瞎编的区别是?

2016年冬天,陈春花教授跟着几位华为研究的大佬级学者和内部人士,田涛、孟平、曹轶、姚洋去跟任正非开研讨会 。
以上四个人的“顺序”,是陈春花在文章中自己排的:
田涛大概是最懂华为的学者之一了,长期的任正非御用专家、华为高级管理顾问,光华为的书就写了半个身子高;孟平,不消说,孟晚舟的亲弟弟;曹轶,跟田涛合作过华为的书稿、华为工委会七个成员之一;
只有姚洋是陈春花在北大的同事,俩人结伴来华为考察 。
时间约到早上9:30,一行人到了的时候,任正非已经提前在会议室里等着了 。任老看到这一行人穿得实在不多,就提议转场到有炉火的会议室去开会 。众所周知,华为的园区大得像个欧洲风情小镇,任正非作为主人就开车顺了大家一路 。
这一行人里有任正非的军师、儿子和高管,以及这些最亲近的人带来的客人 。任总关心一下大家的身体健康,顺带开个车大概也是一件心情愉悦的事 。至于这么做究竟是不是给陈春花一行面子,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田涛和孟平的面子是到位了 。
果然,陈春花教授非常受用 。
回到学校后,陈春花写了一篇长达3700+字的小作文 。在作文的开头,陈春花将这次在带炉子的会议室里开的研讨会,与王永彬的《围炉夜话》相提并论,将这篇文章命名为“围炉日话” 。
紧接着,在围炉日话的主题下,陈春花教授摇身一变,成为了华为企业文化宣传大使,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她总结出来的华为式鸡汤:从重视基础科学、尊重人才,到合规、全球化、军队文化,从头到尾把任正非名句给总结了一遍 。
在文章的结尾,为了进一步凸显任正非的亲切,还加入了很多临别时候的细节 。后来正是这些细节,被不同程度地编进了“爽文”里 。
比如,任总知道他和姚教授要赶飞机,就把自己中午的盒饭让给了二人;下车库以后,任总还亲自为她拉开了车门 。
陈春花教授当时大为感动,她在文章里这样写道:
“想不到他会为我拉开车门,那一刻被任先生细致、平和的品性所折服 。”
不过体验这么好的“围炉日话”,也不都是完美的 。陈春花在文章中,也表示自己其实有唯一的小小缺憾:
忘了照相 。
王永彬是晚清时候的大儒,《围炉夜话》则是讲了不少人生大道理的通俗本 。这本小册子道理的浓度极高,句句都斩钉截铁,读起来很有力量感 。
陈春花将任正非的话做一番整理报告,再将其命名为《围炉日话》,显然也是将任正非的谈吐比作了王永彬,应该算是一种很高的赞扬了 。
总之,陈春花对作品很满意,转头就发在了自己的公众号“春暖花开”和北大管理学院的官网里了 。
在《围炉日话》的结尾中,陈春花女士明确地表达了对“再续前缘”的殷切期待:
“虽然我算是比较熟悉华为的人,但是与任先生面对面的交流,依然感受到还有很多需要从机理上去理解的东西,也许下次的交流,我可以延续《围炉日话》这个题目 。”
其实陈春花教授真的应该认真转头看看,田涛先生平时都在做什么 。
田涛的代表作之一是写在2012年,那时华为的手机业务还聊胜于无,是一家B端知名度更高的深圳民营企业,人家新书的名字就很刺激——《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
华为|陈春花式华为研究 和短视频式瞎编的区别是?
文章图片

后来陈春花有没有再去见任正非、有没有补上了这次围炉日谈的合影,我们不得而知了 。但再往后,两个人在公众视野中同台出现,就变成了今天 。在华为的公关申明里,短短几个字显得格外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