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技术 浮筏养殖技术

怎么养好扇贝?
扇贝是中国沿海主要养殖贝类之一 。世界上生产的扇贝有60多个品种 , 约占中国的一半 。常见的扇贝养殖类型有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扇贝 。(栉孔扇贝)品种丹斗士来源:黄海特征: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鳞翅目、等足纲、扇贝科、扇贝;生活在3m~ 30m的岩石和沙质海底;过滤器和饵料主要是浮游植物;耐温范围-1.5~ 25;适宜的盐分范围为16~ 43;产卵期为5-6月;应用广泛 , 肉质细嫩 , 味道鲜美 , 经济价值高 。是我国海域的自然物种 。适用于我国广大海域 , 特别是北方沿海地区的水产养殖 。栉孔扇贝生活在营地中 , 其足丝材料发达 。外壳的高度可以达到8cm以上 。因右壳前耳有明显足丝孔及数个细梳齿而得名 。壳的生长线细 , 有粗细不一的辐射筋;左边约有10枚 , 右边约有20枚 , 肋骨上有不规则的微突 。(海湾扇贝)品种来源:1982年从美国引进 。海湾扇贝不适合在我国养殖的主要原因是海湾扇贝的个体24小时过滤能力会达到1.2-1.5立方米 。随着我国海湾扇贝养殖面积的增加 , 大面积海域水质过高 , 溶解氧过低 , 使得海湾扇贝产量不足一年 , 其他养殖生物大量减少 , 导致海底淤泥增厚 。因此 , 中国的海洋环境将受到严重破坏 。迅速向渔政和环保部门提出个人意见 , 采取措施抑制我国海域海湾扇贝养殖 。特征:软体动物 , 七鳃鳗 , 异形柱 , 扇贝科 , 扇贝 。壳呈扇形 , 两壳几乎相等 , 后耳大于前耳 , 前耳下有足丝孔 。壳面有18条辐射状棱纹 , 壳面呈暗褐色或褐色 。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5-30 , 最适生长温度为18-28 。栉孔扇贝的生态习性栉孔扇贝生活在低潮线以下 , 水流湍急 , 盐度高 , 透明度高 , 有水深10-30m的岩礁 , 或有贝壳、沙砾的坚硬海底 。栉孔扇贝侧躺着 , 右壳在下面 。动物可以开合双壳排水 , 用反作用力游一小段距离 。闭壳运动可以发出清脆的声音 , 可以脱脚在水里游 。在正常生活中 , 通常打开两个壳来过滤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有机碎片和其他小微生物 。如果环境不适应 , 它可以自动切断足丝 , 迅速扩张和收缩贝壳肌肉 , 借助贝壳开合和排水的力量以及洋流的力量进行短距离运动 。栉孔扇贝对低温有很强的抵抗力 , 能在0以下存活 。15-20是最适生长温度 。当水温超过25时 , 生长受到抑制 , 4以下贝壳几乎不能生长 。高盐度 , 最适盐度范围为23-34 。栉孔扇贝耗氧率高 , 但抗甘露能力差 。产地和季节均在我国北方沿海 , 以山东长岛、威海、蓬莱、石岛、文登、辽宁大连、长山岛为主要产区 。特征性栉孔扇贝雌雄同体 , 存在两性畸形 。在繁殖季节 , 雌性生殖腺是橙色的 , 雄性生殖腺是乳白色的 , 所以区别很明显 。繁殖季节过后 , 性腺退化 , 雌雄外形一致 , 呈无色半透明状 。栉孔扇贝每年有两个繁殖期 。第一次是5-7月 , 水温14-20 。第二次是9-10月 , 水温22-20 。繁殖季节主要与水温有关 , 不同海域差异很大 。山东省南部沿海在5月中旬进入繁殖高峰期 。然而 , 在长岛的北部岛屿海域 , 繁殖季节只有6-7月 。除了水温 , 生殖腺植树的变化也是确定繁殖季节的重要依据 。当平均性腺指数达到15%时 , 
育苗适宜的幼体密度为8-12个/mL , 孵化水温为18-20 , 受精卵孵化至D形幼体阶段 , 可投喂三角褐指藻、等鞭金藻、水花生、小球藻、速藻和桔梗 。以球等鞭金藻为例 , D形幼虫的初始日摄食量为10000-15000个/ml;顶阶段日投喂量为15000-50000只/毫升;分3-6次喂入 。多种饵料混合投喂效果优于单一种类 。一天换两次水 。一般光线要控制在500lx 。每5-7天倒一次池 。在重金属含量高的海水中 , 每立方米水中加入2-3gEDTA 。一般底座是棕榈绳(绳径8mm左右)做的小慢帘 , 或者聚乙烯网 。底座贴好后 , 需要用0.5%的氢氧化钠处理 , 清洗油污等 。经过反复锤打和浸泡 , 去除碎屑、杂质和可溶性有害物质 。基质过早附着不仅影响育苗池的正常管理 , 而且容易被残留饵料和杂质污染 , 造成水质差 , 幼体附着困难 。如果附着的太晚 , 就会错过大量幼虫的最佳附着时机而下沉死亡 。当池塘中50%以上的幼体出现眼斑时 , 放入池塘的最佳时间通常是将其倒入池塘中 。筏式养殖的养殖要点:在海域设置筏架 , 然后在筏架上悬挂养殖网箱 , 每1CM左右一层控制200只左右的鸭贝网箱 , 放养量为1/15公顷400只;挂耳养殖:在壳高3CM以上的稚贝前耳上钻一个小孔 , 然后挂在养殖绳上进行养殖;底播养殖:贝类苗种可直接撒播到海底或潮间带养殖 , 也可与对虾混养 。栉孔扇贝养殖时间为多年生 , 1-2年生扇贝生长速度较快 。在人工筏式养殖条件下 , 当年室温培育的幼苗入冬前壳高可达2cm以上 , 第二年壳底高可达7cm左右 。扇贝的生活习性(ar-扇贝ir弧度)大部分扇贝分布在海面下3-10米 , 性格比较泼辣 。它们的耐温范围从-1到31 。它们在5以下停止生长 , 10以下生长缓慢 , 18-28生长迅速 。其耐盐范围为16 -43  , 耐盐范围为21 -35。当环境不对时 , 足丝可以自己剪断 , 两个壳可以开合击水快速移动 。海湾扇贝一次可以跃起1-2米左右 。从受精卵开始 , 海湾扇贝在水肥充足的海域8个月后壳高一般 。
能达5-6厘米以上 , 最大个体达7厘米左右;在内湾流缓海区平均壳高只达5厘米左右 。在全人工养殖条件下 , 低密度放养较高密度放养生长快 , 分苗早较分苗晚生长快 。生殖习性海湾扇贝为雌雄同体 。其生长发育较快 , 春季培育的苗种 , 养殖到秋季(壳高达5厘米左右)性腺就成熟 , 并可以此为亲贝采卵培育苗种 。生物学最小型为2.2厘米 。性腺局限于腹部 , 精巢位于腹部外周缘 , 成熟时为乳白色;卵巢位于精巢内侧 , 成熟时褐红色 , 通常性腺部位表面具一层黑膜 , 在性腺逐渐成熟过程中 , 黑膜逐渐消失 , 精巢与卵巢便历历分明 。当性腺开始发育后 , 在控温条件下给予一定数量的饵料 , 能促进性腺提前成熟 , 排放精卵 , 这就是提前苗与多茬育苗的生物学根据 。在我国北方海域 , 海湾扇贝一年有春秋两个繁殖盛期 , 春季为5月下旬至6月 , 秋季为9至10月 。秋季生殖期后 , 腹部透明 , 无精卵存在 。虾夷扇贝虾夷扇贝在我国北方繁殖季节为3—4月份 , 产卵水温为3—10℃ 。自然种群雌:雄为6:4左右 。虾夷扇贝受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后不断发育 , 初期D型幼虫壳长110—120μm;经过浮游幼虫阶段 , 当幼虫平均壳长达到220—240μm时出现眼点 , 随即附着变态 , 稚贝壳长达3—4cm , 足丝腺退化 。栽培要点1、育苗亲贝的选择与蓄养:壳长8—13cm的3—4令贝均可做亲贝 , 一般按每立方米水体购置5个左右亲贝就可以了(其中雄贝占3—5%) 。亲贝运输要在低温季节进行 , 在气温5℃以下 。将亲贝装入麻袋中 , 麻袋用海水湿透 , 扎紧 , 海上运输15小时,成活率可达100% 。暂养密度30—40个/立方米 , 暂养水温5—7℃ 。以小硅藻为主要饵料 , 畏投少量金藻和扁藻 , 日投饵量30万-40万个/ml , 每6小时投饵一次 , 日换水4次 , 每次1/3 。亲贝暂养期间 , 一般不倒池 , 不充气 。产卵、孵化:成熟的虾夷扇贝性腺十分饱满.雌贝性腺呈桔红色或桃红色,雄性呈乳白色.当性腺指数达13%以上 , 正常换水发现有少量亲贝排放时 , 采用同温下倒池的方法产卵 , 不进行其他刺激 。亲贝第一次平均产卵量低于300000/只 , 可留下亲贝再继续暂养3—5天,则又可大量排放 。孵化水温8—11℃,孵化期间每隔1小时人工搅动一次;经90—70小时,当60—70%幼虫达到D形幼虫时,用200目拖网及时选优 。幼体培育:密度:D形幼虫培育密度前期控制在8—10个/ml , 后期6-7个/ml 。饵料:金藻3011,8701均是虾夷扇贝优质的开口饵料 , 采用金藻与硅藻混合投喂,日投饵量10000-60000/个ml.投放附着基后饵料可改为以扁藻为主 , 并适当增加投饵量 。水温:幼虫培育阶段最适宜水温为15℃左右 , D形幼虫选出后每天以0.5℃的速度将水温升至15℃ , 达到稚贝后可降温培育 , 以利向海上过渡 。换水:培育期间换水2—3次/日 , 前期每次1/3,后期每次向海上过渡 , 培育期间换水2—3次/日 , 前期每次1/3,后期每次1/2 , 并适当充气 , 每天吸底一次 。2、养殖底播增殖(放流增殖):选择砂泥底质渔场 , 清除敌害生物;播苗密度为8枚/平方米 , 亩播苗5500枚;播苗时间为当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或翌年3-4月;增殖时间为17个月壳高可达8cm以上 。浮筏养殖:尽管放流增殖是一种技术简单、不需什么物资设备、成本低的一种生产方式 , 但由于海底敌害生物较多 , 侵害严重 , 存活率低 , 采捕也比较困难 , 尤其有些海区又没有具备放流增殖的底质条件 , 因此对于具备适于虾夷扇贝生长发育水温条件而又没有适于放流增殖底质条件的海区 , 进行浮筏式垂下养殖是虾夷扇贝生产的另一种方式 。所谓浮筏式垂下养殖 , 就是将贝苗按一定密度装在适宜的容器中 , 按一定距离和适宜水层吊挂于设置在海上的浮筏(绠)上进行养成 。[2] 3、收获收获时间:分苗时如果贝种个体较大(体高3厘米以上) , 经过1年半的养殖 , 体可达10厘米左右的商品规格标准 , 收获时间主要根据出丁率和出肉率最高的季节进行 。出丁率高的时间为5-7月份 , 其中以7月份最高 , 而出肉率最高 , 也就是最肥满的时间为3-5月份 , 如果加工贝丁 , 以5-7月份收获为宜 , 而销鲜则最适收获时间为3-5月份 。收获方法:浮筏养殖的虾夷扇贝 , 胃酸收方法比较简单 , 即当虾夷扇贝长到商品规格标准时 , 在其适宜季节 , 将网笼从筏上解下 , 运回销售或加工 , 如果有一部分尚未达到商品规格 , 则重新装笼继续养殖 。经济价值大 。

鸵鸟养殖技术 浮筏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近海水产养殖方式主要有哪些近海水产养殖是指在近岸浅水区域 , 利用多种养殖方式如虾池、网箱、浮筏、定置网具等进行的各种形式和水平的养殖活动 。我国养虾发展很快 , 年产量达到16.5万吨(未包括台湾省) , 占世界养虾量的29.2% 。随着对虾养殖技术日趋成熟 , 对虾养殖产量逐年上升 , 由亩产十几千克上升到200~400千克 。世界贝类养殖品种共计44种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 , 牡蛎产量最高 , 贻贝类、扇贝类产量随居第三位 , 中、日两国是世界上贝类养殖较多的国家 。按目前人工养殖贝类的发展速度 , 预计到本世纪末 , 世界贝类产量可达到760万吨 。随着贝类人工养殖品种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展 , 天然贝苗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 相应促进了工厂化贝类育苗业的发展 。目前亚洲贝类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3 。海藻类增养殖历史不长 , 养殖种类主要有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等 。近海水产养殖业的水平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殖产品、区位和养殖方法 。发达国家多采用密集型养殖法 , 其养殖水平受市场经济和资源竞争所驱动 , 这种状态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发展中国家多以分散型或半密集型养殖为主 , 虽然占用海域面积大 , 但管理水平较差 , 产量并不高 。饲养扇贝需要准备什么?扇贝以它的鲜嫩 , 富含营养而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它是珍贵的海产八珍之一 。扇贝养殖业成为缆海带养殖和对虾养殖后的第三大商水养殖业 。扇贝是右壳大 , 左壳小 。生活中一般是右壳在下 , 左壳在上 。成群居住在水底附着基上 , 常常张开两壳 , 触手像太阳辐射的光芒一样向外伸展 。它想移动的话 , 能自己切断足丝 。待到环境适宜时 , 便静卧水底 , 重新分泌足丝进行附着 。扇贝属于滤食性动物 。主要摄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 。栉孔扇正运贝:贝壳是呈现紫色或是淡褐色 。壳的高度会略大于壳的长度 , 前耳是长度约为是是后耳的两倍 。两壳肋均有不规则的生长棘 。生活于低潮线以下至水深10-30米的石礁或有贝壳砂砾的硬质海底 。华贵栉孔扇贝:壳面呈现是淡紫褐色、黄褐色和淡红色 。壳高度与壳长度约是相等 。放射肋为巨大 , 大约有23条 。壳面上布满翘起的小鳞片 。生活在2~4米深 , 有岩石及碎石块的砂质浅海底 。海湾扇贝;贝壳呈现是黄褐色 , 左右的壳会比较突 。放射肋大约有20条左右 。肋较宽而且是高起 , 肋上有无棘 , 生长纹会比较明显 , 它的特点是对于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范围会较大 。虾夷扇贝;右的壳面会比较突出 , 为黄白色;左的壳面会是稍平 , 呈现出是紫褐色 , 放射肋15~20条 , 右壳肋宽而低矮 , 肋间狭 。左壳肋较细 , 肋间宽 。最适宜温度为10~16℃ 。扇贝的中间育成1.海区的选择应选择水清流缓 , 无大风浪 , 饵料丰富 , 水温13℃以上的海区 。2.育成方法主要是有网笼、塑料桶和网袋子育成这三种方法 。以网笼育成为例子 , 圆形网笼 , 直径为30厘米 , 分为6~7层 , 每层间距15厘米 , 网目4~8毫米 。壳高小于1.5厘米的苗种 , 每层放500个 , 大于1.5厘米的每层放200~300个 。一个长60米的浮便可挂100笼 。3.日常管理要及时分苗 , 经常检查 , 经常洗涮网笼 。养殖水层一般在水深2~3米 。扇贝的筏式养殖1.海区的选择以平坦的泥底或砂泥底为好 , 大潮干潮时水深在7-8米以上 , 潮流0.1-05米/秒 , 风浪不大 , 饵料丰富 , 水温和盐度适宜的海区 。2.浮筏的结构与设置结构包括浮便、概缆、概子、浮子等部分 , 设置时首先应划分海区定位置 , 打概子 , 下陀、最后下筏 。3.养殖方式有笼养、串耳吊养、简养、粘着养殖和网包养殖等 。以笼养为例利用聚乙烯网衣及塑料盘制成的数层(一般5-10层)圆柱网笼 。网目的大小以不漏扇贝为原则 。层与层之间20~25厘米 。塑料盘直径35厘米 。盘上的孔径1厘米 。每层放养栉孔扇贝苗30-35个 。1公顷水域可养6000笼 。悬挂水层1~6米 。4.日常管理调节养殖水层 , 春季放在3米以下 , 夏季放在5米以下 。注意换笼及清除附着物 , 大风天确保安全 。从以上几个养殖场的经营及特色调查中 , 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普遍的做法——实行混养 , 以期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1.海湾扇贝与海带混养海湾扇贝养成期为7~11月 , 海带生长期为11月~翌年5月 。在同一海区利用一种器材 , 养殖不同种类 , 能有效地使用80%~90%面积轮养 , 即提高养殖水面单产量 , 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 增加经济收入 。2.栉孔扇贝与海参混养在笼养扇贝的笼内 , 每层放养参苗2~4头 , 每公顷能收获海参150-200千克 。扇贝的粪便及笼内的浮泥杂藻 , 都是海参的有机饵料 。海参是网笼的“清道夫” 。但在流速大的海区不易进行 。3.海湾扇贝与对虾混养利用虾池水沟深水处和进出水闸门两侧 , 吊养一些养殖笼 , 笼层一般为3~5层 。扇贝是滤食性动物 , 在虾池养殖扇贝 , 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同时虾池饵料丰富 , 水温略高 , 有利于扇贝生长 。4.底播粗养(1)海区选择:底质为岩礁、石砾、平坦硬质底质 。海藻极少 , 水流畅通 , 饵料丰富 , 无污染的海区 , 水温在0~20℃ 。底播前最好清除敌害生物 。(2)底播方式:划定正清薯海区 , 做好标定 , 由潜水员在中心点把苗种散播周围 。(3)底播苗种规格和密度:苗种规举者格应在平均壳高为2.6~2.8厘米 , 密度为每平方米6~8粒 , 最多10粒 。大连簧子岛渔业公司坐落在黄海海域的簿子岛(属于长海县) , 养殖海域为437万公顷 , 每年可生产15000吨虾夷扇贝、500吨刺参和170吨皱纹盘鲍 , 主要采用底播增殖的生态养殖模式 。每年的1~2月会进行饵料的培育、选择优质的种贝 , 并且在育苗室内经过人工的加温 , 取得成熟精、卵 , 经人工授精后孵化成虾夷扇贝幼苗 , 并会附着在聚乙烯的网片上面成长为稚贝 。4月份将附着在网片上的稚贝装在网眼很细的网袋中 , 转移至海上台筏暂养 。到了6月份其规格长至到0.5厘米 , 再装到虾夷扇贝暂养笼里暂养 。11月下句虾夷扇贝苗规格达到3厘米以上时 , 将部分苗种转入浮筏养殖 , 而将大部分苗种进行底播(即向海底播苗) 。播苗方式是用特制鱼箱装苗 , 在船上人工向适宜底播海区内均匀播撒 , 使苗种自然沉落于海底 。【鸵鸟养殖技术 浮筏养殖技术】
鸵鸟养殖技术 浮筏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怎样养殖海虹?海红即贻贝 。贻贝养殖技术(一)苗种生产贻贝苗种来源有两个途径:海区半人工采苗和人工育苗 。所谓海区半人工采苗就是在贻贝繁殖季节 , 投放附着器 , 使幼苗附着在人工设置的附苗器上 , 从而获得大量贝苗 。目前生产上以海区半人工采苗的方式为主得到苗种 。1.海区半人工采苗(1)釆苗场必须选在亲贝较多的海区 , 这样才能保证获得足够的幼虫 , 达到高度密集采苗的目的 。海区地形以半圆形海湾为好 , 海湾外有岛屿屏蔽风浪 , 湾内潮流畅通 , 海水理化性质稳定 , 附近无大量淡水注入 , 无污染 。雨季盐度不低于18l , 夏季水温不超过29℃ , 海区饵料丰富 , 敌害少 。(2)附苗器材应具备经久耐用、附着面大、不含毒性、易釆易收、来源方便等条件 。目前贻贝采苗都用红棕色绳、白棕绳、稻草绳、油草绳、竹皮绳、聚乙烯绳、旧车胎、松木棒、石块和01壳等 。使用前加工成串 。制成一定形状供采苗用 。此外也可以利用海带育苗帘采苗 , 效果也很好 。(3)采苗期为了能采到更多的苗种 , 采苗器应在繁殖盛期之前投入 , 这样不仅可以采到大量的苗种 , 而且可以避免因采苗器投放过早被其他生物所占据 , 影响采苗效果 , 由于我国各地沿岸的水温等条件有差异 , 各地贻贝产卵时间不同 , 就是同一海区 , 也因年份不同、海况条件的差异 , 致使附苗期各年也不同 。所以 , 应视每年水温变化返慎情况 , 作好采苗预报工作 , 确定采苗期 。(4)采苗器投挂方法投挂采苗器要避免绳索互相缠绞 , 要便于收苗分养和操作管理 。主要采用单筏垂挂 , 也可用联筏垂挂、单筏平挂、筏间干挂等方法 。釆苗器投挂的数量要考虑到整个浮筏的浮力大小及采苗器的种类、粗细、长短等 。一般以25厘米左右挂一条 , 每台筏子挂200—250条 , 垂挂于3米以内水层 。(5)附苗后的管理附苗后要经常下海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 检查附苗量 , 及时消除浮绠和采苗器上附着的杂藻及有害动物 。随着贝苗生长要及时增加浮力防沉 。(6)收苗幼苗附着后 , 经2个月左右 , 体长可达1厘米 。此时贝苗的附着力增强 , 离水后流失率低 , 有利于收苗分包 。收苗时间一般在8月中、下旬 。有些地方在台风季节来到之前 , 提前收苗 。2.人工育苗(1)基本设施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包括蓄水池、水塔、育苗室、饵料池、育苗池等 。供水系统:人工育苗池必须选在海水不受污染的海区 , 要防止工业废水、油类、酸类、碱类、农药等污染 。育苗池要配备抽水机、进水管道、蓄水池和水塔、过滤池 , 以保证海水水质和数量 。育苗池:一般深1—1.5米 , 容水量4—5立方米 。饵料池:根据育苗池的大小而定 , 其容积一般应为育苗池容积的1/8—1/4 , 以保证足够量的饵料供应 , 单个饵料池一般以2—3平方米 , 深40—50厘米 。空气要流通 , 光线要充足 。饵料池应有玻璃屋顶 , 池内铺白瓷砖 。(2)催产亲贝的选择和处理:亲贝要选择性腺成熟好 , 个体大 , 没有受伤的个体 。个体越大产卵量越大 , 一个l一2龄体长5—6厘米的雌贝 , 每次产卵量可达300—500万;一个3龄体长7—9厘米的雌贝 , 则可产卵1000万左右 。选择亲贝的时间 , 应在人工产卵的前一天或当天 。亲贝釆回后 , 要剪去足缍 , 洗刷净贝壳上的附着物和污泥 , 以保持采卵海水的清洁 , 亲贝要尽量当天取回当天处理使用 , 离水时间太长会影响精子和卵的排放和质量 。催产:催产的目的是使亲贝集中而大量排放精子和卵 。亲贝能否正常地并大量排放精子和卵的关键 , 在于性腺成熟程度 , 性腺成熟好 , 不用催产 , 也能大量排放;性腺成熟稍差的 , 经人工刺激催产 , 才能大量排放 。催产的方法有物理刺逗芹激、化学刺激和生物刺激 。比较有效而又简单的方法是阴干刺激和结合变温刺激 。具体操作是把处理好的亲贝放在阴凉处干燥一至数小时 , 然后转入常温海水中或比常温高2—3E的海水中 , 不漏指敬久即可大量排放精子和卵 。如果仍不排放 , 可再把水温升高2—3度 , 一般经1小时升温刺激后即可大量排放 。(3)受精与孵化.产卵后 , 将亲贝捞取出来 , 然后加入其水体的0.1%一0.3%的精液 , 搅动海水 , 即可使卵受精 。在卵子受精后 , 将过剩的精子和排放精子和卵带来的粘液、粪便等清洗掉 。具体操作是先用网目为80微米的筛绢过滤一遍 , 滤去粪便和不成熟的卵块等 , 再将水体静置40—60分钟 , 然后用虹吸管将上层海水吸出1/3—2/3 , 再加入新鲜海水 , 待卵沉降后 , 再吸出海水 , 反复2—3次 , 即可将卵洗干净 。洗卵后 , 将卵子分散到各池中孵化 , 以水底有薄薄一层为宜 , 定时轻轻搅动海水 , 以提高孵化率 。在水温16—17℃的条件下 , 卵受精后7—8小时开始转动浮起 , 19小时发育成担轮幼体 , 40小时发育为面盘幼体 。此时可将上层发育良好的幼体移到幼体培养池中进行培育 。(4)幼体培育适宜密度:一般受精卵阶段500—800个/毫升 , 壳顶幼体阶段10—20个/毫升 。添水与换水:幼体刚入池时 , 水深应保持在30—40厘米 , 以后每天添加10厘米 , 直至满池后才改用换水方法 , 每天换出总水量的l/3一l/2 。饵料:在D形幼体前是自身营养 , 在水温为18—19.512条件下 , 受精后48小时发育到壳长100微米的D形幼体时 , 便开始摄食 。选用饵料以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微球藻或全藻等 。当幼体进入壳顶幼体阶段后 , 因摄食量大 , 可投喂个体较大的扁藻和盐藻 。如投喂小型硅藻时 , 早期要求每毫升池水中达7—8千个 , 随幼体的增长逐渐增加到1—2万个;如投喂扁藻时 , 初期每毫升池水3—5千个 , 晚期7—8千个 。幼体附着后 , 可增至每毫升池水1—2万个 。如果活饵料不足 , 还可用酵母粉(磨碎) , 每升池水投入0.5一l克 , 或用豆粉 , 每升池水投入2.5克左右 , 先将豆粉煮熟 , 再过滤沉淀 , 取上层液体投喂 。投喂时间一般在每天换水后进行 。氧气:为保证幼体发育正常 , 必须保证充足氧气 , 可用增氧机向池内充氧 , 或用长柄木耙经常缓慢搅动 , 促进气体交换 。光照:在培育过程中 , 应避免强光和不均匀的光照 , 室内培育池表面的光照强度 , 一般可控制在500勒克司以下 。过强光照强度 , 使幼贝沉底集聚死亡 。盐度、酸碱度和温度:盐度适应范围为25%o一30%o(相对密度1.019—1.021) 。酸碱度pH为7.2—8.2 , 不宜超过8.8 。适温范围10—20r , 尤以12—1812最为适宜 。预防敌害:幼体的主要敌害是纤毛虫和鞭毛虫 , 培育用海水一定要严格过滤 。如发现敌害 , 可换水 , 或用适量药物处理 , 如用新鲜的大叶桉树叶100克 , 加淡水1升 , 煮沸5分钟 , 取清液以5%的比例加入藻液中 , 4小时后便可杀死小白虫 , 而对扁藻无影响 。以每升海水中加入5万单位的青霉素和50毫克链霉素的混合液 , 亦能起到抑菌效果 , 还能促进幼体生长 。日常管理:在育苗期间 , 每天必须记录气温、水温等 , 必要时还要进行海水相对密度、酸碱度、溶解氧等的测定和光照强度的检查 , 并定期检查幼体的生长和摄食情况 。变态附着期的工作:幼体进入变态时 , 要及时投放附着器 , 一般在l/3左右的幼体出现眼点时 , 便可投放附苗器 。投附苗器时 , 要加大换水量 , 将池内培养水浓缩 , 充分搅动池水冲刷池壁 , 使幼体分布均匀后便可投放 。投放时 , 先铺池底层 , 再挂池四壁 , 最后挂中间 。附苗器投好后 , 停1—2小时再慢慢加满池水 , 1—2天内便能有幼体附着 。如果在池内培养时 , 可加大换水量 , 增加投饵晕 , 并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 在池内培养20—30天后 , 01苗壳长达到1毫米以上寸 , 池内环境已不能适皮其生长需要 , 即可移到海上养殖 。(5)海上培育贻贝幼苗从室内移到海上暂养保苗 , 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骤变 , 相当一部分的幼体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脱落、移动 , 造成掉苗的情况很严重 , 风浪是造成掉苗的重要因素 , 同时强烈的光照也可能刺激稚贝的迁移和脱落 。保苗措施:①加强稚贝下海前的锻炼 , 幼苗出池前尽量使池水水温、相对密度接近自然海水的条件 , 并适当振动苗帘 , 增加稚贝的附着能力 。②加强活水培养 , 附苗后改用流水培育 , 搅动海水促进足丝的分泌 , 增强稚贝附着力 。③加大投饵量 , 促进稚贝生长 , 投饵量加大到附苗前的一倍以上 。④增加光照 , 由于育苗池的光照较弱 , 一旦移人海水不能适应 。骤然加强光照容易引起迁移和脱落 , 所以必须逐渐增加光照强度 , 使其接近海上的自然光强度 。⑤下海时间要适宜 , 过早容易掉苗 , 过迟影响生长 , 一般从附苗后20—30天的时间里下海较好 。下海后提高保苗率的措施:①选择好暂养区 , 要求风浪小 , 水较清 , 水流通畅 , 杂藻浮泥及各种附着生物少 , 水质肥沃 , 水温变化幅度较小 。②下海时如遇大风浪不宜下苗 , 以免造成脱落 , 同时在运输中防止干燥和强光照射 , 宜在早晚或阴天进行 。暂养架子浮力不宜过大 , 应视以后的生长情况逐渐增加浮力 。挂帘形式:有的单帘卷成“U”形 , 或卷成筒状 , 或两帘并挂、平挂 , 以减少风浪冲击和降低脱苗率为原则 。下海后约一周左右便可拆开单挂信 , 挂帘水深以2—2.5米为宜 , 以后视苗生长情况提升到1—1.5米 。为了提高保苗率 , 可采用网目为2毫米左右的网袋将苗帘套起来 , 再挂到海上暂养 , 可以防止敌害和幼贝逃跑 。(二)养成1.选择养成场地养成场应选在低潮线以下 , 水流畅通、水质肥沃、自然饵料丰富、风浪平静的浅海内湾 。水深5—20米 , 泥沙底质 , 盐度18%o一325"oo(翡翠贻贝的盐度为11%o一305"oo) 。海区水温0—29E , 夏季不超过29"C , 冬季冰封期不宜太久 。翡翠贻贝的适宜水温为12—32C 。海区无污染 。2.养成器材及其设置我国目前养成主要采用单筏吊养的方法 。单筏包括筏身、桩缆、木桩、浮子、吊绳、养成器等部分 。筏身每台长50一65米 , 用化学纤维做筏身 , 一般直径10毫米以上;桩缆长度是养殖海区满潮时水深的2倍;桩是木头的或水泥的 , 长70—100厘米 , 另一端钻一圆孔 , 打桩时斗芯插于其中;浮子可用玻璃球、塑料球、葫芦头等 。一般每台筏子养成后期约需40—60个浮子;吊绳以直径5毫米的聚乙烯绳为好 , 垂挂深度1.5—2米 。由于贻贝的滤水量很大 , 筏子设置不宜太密 , 以免造成饵料不足或水质变坏 。一般筏子区间距以30—40米 , 行间距以6—8米为宜 , 以30—40台筏子为一个区 , 区与区呈“田”字形或纵形排列 , 区间要留出宽敞的航道 , 同时还应考虑风和水流对设施的影响 。如果风是主要破坏因素 , 则应考虑顺风下架;如果水流是主要因素 , 则应顺流下架 。3.分苗放养分苗就是把附着在采苗器上的贻贝苗剥下来 , 按照养殖要求的密度均匀地再附着到养成器材上 。(1)养成器材养成器:又称养成绳 , 选用结实、抗腐烂、抗虫蛀、成本低、来源广、不脱苗的材料 , 如用直径1.2厘米的红棕绳3—4根编成一根用 。聚乙烯绳、草绳、胶皮绳、木棒和木板等也可以 。包苗用的网片和扎绳:包苗网片可用废旧的小网目网片 , 棉线网和化纤网 , 也可用聚乙烯专门编织的网片 , 包苗网片的长度比养成器长30—50厘米 , 宽度和网目视贻贝苗的大小而定 , 初期包苗可使用30厘米宽;1厘米网目的网片 , 后朔包苗可使用40厘米宽、1.5—2.5厘米网目的网片 。吊绳:一般用直径5毫米左右的聚乙烯绳 , 为防止养成器旋转 , 可使用双股吊绳 。(2)分苗时间和密度当苗体达到1厘米左右时 , 即可分苗 。秋苗可在次年6—8月分苗;春苗在当年8—10月分曲 。在上述时间内 , 应尽量早分苗 , 以获高产 。一个长4—5厘米的贻贝需占用1一1.5平方厘米的附着面 , 因此 , 根据养成器的表面面积可求出分苗数量 。周长10厘米、净长l米的养成绳 , 可附着贻贝600—1000个 。秋收的贻贝因个体大 , 占用的附着面积也大 , 每平方厘米表面积可按0.4—0.6个密度分苗 。总之分苗密度以不影响贻贝生长和不引起脱落为原则 , 太密影响生长 , 太稀影响单产 。(3)分苗方法分苗方法有包苗、拼绳分苗、缠绳分沽、夹苗分苗、流水分苗和网箱分苗等 。目前主要采用的分苗方法是前三种 。包苗:用网片将贝苗包在养成器上 , 待贝苗附牢后 , 再拆掉网片 。包苗前应对01苗进行处理 , 把互相附在一起的贝苘分开 , 洗去贝苗上的浮泥杂质 。分苗时应将不同规格的苗分包 , 有利于生长和收获 。包苗时每绳按规定密度缝合 。缝合要松紧适宜 , 太松造成贝苗堆积 , 太紧贝苗不易附着 。拆网时间视贝苗大小和水温等情况而定 。小苗附着快 , 大苗附着慢;水温在20—24"C时附苗较快 , 低温附苗慢 。缠绳分苗: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 , 把苗绳缠到养成绳上 , 水温在22—24C条件下 , 2天使可附在养成绳上 。拼绳分苗:根据贝苗具有移动习性 , 将采苗绳和养成绳拼扎在一起 , 可达到分苗目的 。一般2—3天后就可将采苗绳拆开 , 这时采苗绳和养成绳上都附有贝苗 , 即可用来养成 。4.养成期的管理(1)实行立体养殖养殖贻贝海区水深5—20米 , 饵料上下都有分布 , 而贻贝养殖都集中在上部水层 , 饵料不能充分利用 , 为此 , 把贻贝的养成器挂得有深有浅 , 深浅配合 , 这样可充分利用饵料 , 并降低上层水层的养殖密度 , 起到稀疏作用 。(2)适时调节水层贻贝的生长与水层深浅有密切关系 , 在高温和低温期下层长得好 。春天 , 表层长得快 。所以应根据贻01生长需要 , 适时调节养殖水层 , 促进生长-尤其当夏季水温升到29℃以上时 , 贻贝易死亡 , 为此 , 夏季水温超过29"C的海区 , 应进行避暑度夏 , 向深海区养殖 , 并降低养殖水层 。(3)贝藻饲养实行贝藻间养互为有利 , 贻贝代谢产物为海带提供有机肥料增加海区的含氮量 , 贻01排出的二氧化碳 , 给海带增加了光合作用的原料 , 同时贻贝摄食了与海带争肥的浮游植物 。养殖海带对贻贝来说 , 改善了水质 。海带光合作用排放的氧气 , 有利于贻贝呼吸 , 同时海带对贻贝起蔽荫作用 , 给海带施的肥料也繁殖贻贝所需的食料 。贝藻间养有三种方式:区间间养、筏间间养、绳间间养 。其中以区间间养管理方便:绳间间养效果显著 , 但易互相缠绕磨损 , 管理不便 。(4)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风浪前后都要检查 , 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 , 经常检查浮子、木桩、绳是否安全 。(5)防冻入冬前必须及时做好防冻措施 , 将筏子沉入低潮线以下1—2米处 , 用15—20公斤的石块压筏子并适当除去一此浮子 。(6)防沉由于贻贝重量较大 , 绳重量在20—25公斤以上 , 因而易发生吊绳折断 , 坠人海底 , 故要及时加固 。(7)防脱落如果贻贝密度过大 , 易脱落 , 这时需合理分苗 。另外 , 大风大浪和淤泥也易使贝苗易脱落 , 因此 , 要针对各种原因采取适当措施 。(8)除敌害当筏子下沉特别是落到海底时 , 很易被海星、海燕、章鱼等敌害吃光 , 因此 , 必须注意防沉 , 同时 , 防止海鞘、牡蛎等的危害 。扇贝网笼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 可以有效防止扇贝死亡?扇贝网笼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时清洗扇贝网 , 去除杂质 , 防止贝苗污染 。对已使用过的网笼 , 在装苗前应清洗干净 , 去除杂质;新的网笼应经过海水浸泡后方可使用;旧的且已严重污染的网笼或有异味的新网笼不可以直接装苗 , 以防止贝苗污染 。此外 , 分苗时应将死壳及杂质清除干净 , 以免污染水体 , 造成恶性循环 。抓住温度适宜的季节及早分苗养成 。虾夷扇贝属冷水性贝类 , 生长适温范围在5℃~20℃ , 最适生长水温10℃~15℃ 。在适温范围内 , 虾夷扇贝新陈代谢旺盛 , 对呼吸与排泄、运动与摄食、消化与生长、性腺发育与繁殖均产生积极作用 。因此 , 当水温达到5℃以上、20℃以下时应及早分苗养成 , 经过缓苗之后可以及时进入快速生长期 。变岸边分苗为海上分苗 , 以缩短脱水时间 。岸边分苗是将虾夷扇贝由暂养筏运至岸边分苗 , 再运到筏区挂养 , 往返运输时间长 , 易造成贝苗长时间脱水 , 且岸边水温较高、受风浪冲击 , 岸边砂粒及杂质容易进入贝苗壳内 , 对贝苗生长影响较大 。海上分苗是将贝苗边分苗边挂养到海里 , 大大缩短了贝苗脱水时间 , 且其外套膜也不容易受到影响 。实践证明 , 海上分苗操作不仅可以提高苗种成活率 , 而且更有利于贝苗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选择适宜的暂养海区 。虾夷扇贝苗种对暂养海区要求比较严格 , 外排风浪较大、流水急 , 不适宜暂养贝苗内排流水不畅、浮泥较大、饵料生物贫乏 , 同样也不利于贝苗生长 。有条件的养殖户应选择水清流缓、透明度大、浮泥较少、无大风浪、饵料生物丰富的深水海区暂养贝苗 , 以为虾夷扇贝苗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选择适宜的暂养海区是培养体质健壮、活力旺盛的苗种的首选条件 。合理利用养殖海域 , 清理非法占据的筏区水道或航道 。排间距不得少于60m , 以确保筏区水流通畅 , 并合理布置浮筏 。加大台筏间距 。养殖户应抽调筏间增设的浮筏 , 台筏间距不得少于8m , 并在确权规定的海域使用范围内合理布置浮筏 。高温期间严格防范 , 确保苗种安全度夏 。近几年 , 由于夏季水温较往年偏低的缘故 , 人们对沉筏放入深水层以防高温的苗种养殖方法几乎遗忘 , 忽视虾夷扇贝养殖蚂运受高温所限的事实 , 因此 , 养殖户要根据各自养殖区域水温的变化状况 , 及时调整虾夷扇贝放养水层 , 当夏季8月~9月水温达到23℃以上时 , 应及早采取措施 , 将浮筏用活动浮子控制到水深7m以下的低温处 , 以确保贝苗安全度夏 。扇贝网挂吊数量要合理 。应根据海区水流状况和安全程度 , 合理安排挂吊数量 , 一般养殖笼距不得低于1m 。苗种放养密度要适宜 。三级暂养每层盘装苗不得超过100粒;越冬暂养每层盘装苗不得超过40粒;一龄贝养成每层盘装苗不得超过20粒;大规格成贝养殖每层盘装苗不得超过13粒 。扇贝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几种常见问题:1.养殖浮筏扇闷兆梁贝网布局过密 。从海上浮筏布局状况来看 , 台筏间距基本在5m左右 。在利益驱使下 , 部分养殖户在现有台筏间增设浮筏 , 有些为了加大筏身长度 , 把各排次之间的通流水道及航道几乎全部堵死 , 海上浮筏呈现长短不一、极不规整的现象 , 短者70m左右 , 长者甚至达到200m左右 , 1台浮筏相当于过去2台浮筏的贝类吊挂数量 , 不仅影响了海水的正常流动 , 堵塞航道 , 而且埋下了安全隐患 。2.苗种放养密度过大 。长海县的虾夷扇贝养殖自1984年开始就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 , 经专家多年调查研究 , 分析出包括养殖容量过大 , 养殖海域初级生产力已达到极限等多种原因 , 因此 , 应清醒认识到海域的承载力是有限度的 。现在 , 使用养殖网笼基本都在15层~20层盘 , 而虾夷扇贝从三级暂养开始每层盘装苗密度竟达300粒左右 , 越冬暂养密度也在近100粒 , 这种盲目加大放养密度的做法 , 不仅影响了虾夷扇贝个体的生长速度 , 影响产品质量 , 而且还容易造成贝苗之间相互咬合致死、畸形贝增多等现象 , 加大了贝苗死亡率 , 降低了商品贝的肥满度 。一旦造成猜铅海区污染 , 其损失将是更加惨重的 。3.养殖品种单一 。几年前 , 贝类养殖主要以栉孔扇贝或海湾扇贝为主 , 当上述2大品种出现死亡现象之后 , 现在又转向养殖虾夷扇贝单一品种 , 而一旦虾夷扇贝养殖出现问题 , 无其它替代品种来补充 , 这种单一品种的养殖方法对养殖户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 。从调查情况看 , 今年个别养殖户的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长势喜人 , 因此 , 在没有新的替代品种的情况下 , 可以进行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等多品种兼顾养殖 。4.虾夷扇贝死亡事故危险依然存在 。长海县虾夷扇贝人工育苗及浮筏养殖受夏季23℃以上高温影响 , 保苗率一直很低 , 迟迟不能形成规模 。近年来 , 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及养殖方法的改进 , 贝苗成活率有所提高 。我们将1999年至2004年以来全县部分养殖海域水温测定状况进行比较 , 发现2000 年以前夏季水温同近2年水温有所差异 , 如1999年8月~9月最高水温达到24℃~26℃ , 而2003年和2004年8月~9月最高水温仅在23℃左右 , 比较分析后认为:近年来虾夷扇贝成活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与水温相对偏低有关 。因此 , 建议养殖户在运输贝苗时应特别注意异地温差和运苗方法 , 避免贝苗由于两地温差过大受到刺激而使贝苗抵抗力减弱 , 在不适宜的环境下养殖容易引起死亡 , 等等 。
鸵鸟养殖技术 浮筏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养殖鲍鱼 , 需要什么技术?1、育苗条件(1)成熟亲鲍:无损伤的健康个体 , 壳长6厘米以上;性腺外观极为饱满 , 包住消化腺的绝大竖世握部分 , 性腺凸出于壳缘 , 由于充满了精卵细胞而末端变得纯园 。(2)亲鲍暂养池和幼鲍培育池 , 要黑暗日塑料布 。(3)采集器:主要由透明有机玻璃 , 聚乙烯塑料藻板和薄膜等制成 。(4)采返族集框架:采用钢筋扎制 , 用薄膜包裹 , 或用细竹木扎成 。2、工艺流程亲鲍蓄养枣人工诱导产卵枣筛选受精卵枣幼虫采集与培养(适时稀疏分养)枣稚鲍养殖 。鲍鱼育苗 , 饵料尤为重要 , 且必须提前准备 , 在幼虫采集前需将采集器预先附 上底栖硅藻或置于扁薄培养池内余庆浸泡数天 , 然后将这些带有附着性硅藻和单胞藻的采集器移入幼虫培养池中采集面盘后期的幼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