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愿青蒿素的故事一直写下去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用古老的中医药 , 促进人类健康 , 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分享到它的好处 。 自己一辈子想的 , 就是老老实实把科研做好 , 把课题做好 , 希望把青蒿素的研究做得更深入 , 开发出更多药物来 , 造福更多人 , 这也是我自己的兴趣所在 。 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 ,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这样说 。
2015年 ,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后来 , 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对奖项、荣誉 , 屠呦呦从未刻意追求;对采访、活动 , 她都是能避则避 , 不习惯这种场合上的事 。 年过九旬的屠呦呦心心念念的 , 还是青蒿素 。
历经曲折 艰难寻药
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学家 。 她说过 ,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 而诺贝尔奖 , 是中国科技工作者为祖国捧回的一件礼物 。
1969年1月 , 屠呦呦了解到一个全国性大协作项目——523任务 , 它涵盖了疟疾防控的所有领域 。
抗疟药的研发 , 就是和疟原虫夺命的速度赛跑 。 接手任务后 , 屠呦呦翻阅古籍 , 寻找方药 , 拜访老中医 , 对能获得的中药信息 , 逐字逐句抄录 。 在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种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 , 课题组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 。 这些信息的收集和解析铸就了青蒿素发现的基础 。
到1971年9月初 , 课题组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 , 但效果并不理想 。
只好再努力 。 从《神农本草经》到《圣济总录》再到《温病条辨》……终于 , 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的记载 , 给了课题组灵感——青蒿一握 , 以水二升渍 , 绞取汁 , 尽服之 。
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来提取青蒿 。 实验过程繁复而冗长 。 1971年10月4日 , 在190次失败后 , 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结果出炉——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
屠呦呦报告该结果后 , 523办公室要求当年就必须到海南临床 , 看一看效果到底如何 。
上临床就必须制备大量青蒿乙醚提取物 。 当时 , 药厂停了 , 课题组土法上马 , 用7个大水缸取代实验室常规提取容器 。 设备简陋 , 没有通风系统 , 也没有实验防护 。 屠呦呦整天泡在实验室 , 得上了中毒性肝炎 。
有了提取物后 , 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 , 又发现了药物的疑似毒副作用 。 药理人员认为 , 只有确证安全性后才能用于临床 。
为了不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 , 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 。 1972年7月 , 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在医院严密监控下进行了一周的试药观察 , 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 。 随后 , 屠呦呦亲自携药 , 去往海南昌江疟区救人 。
结果显示 , 该药品对当地、低疟区、外来人口的间日疟和恶性疟均有一定效果 。 再之后 , 屠呦呦课题组的组员分离出了有抗疟作用的有效单体 。 再后来 , 青蒿素从实验室走向制药厂……
屠呦呦说 , 发现青蒿素 , 是一个在艰苦的环境下 , 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 。
对青蒿素的研究远没有结束
【|屠呦呦:愿青蒿素的故事一直写下去】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 , 屠呦呦和其他获奖科学家在瑞典和媒体进行了交流 。
在场的采访人员回忆 , 屠呦呦回答问题时 , 多次提到工作尚未完成 。 她关心青蒿素的耐药性问题 , 关心青蒿素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 在卡罗林斯卡学院演讲时 , 屠呦呦也指出 , 疟疾对于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个严重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