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是什么原理?


时下 , 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 , 但采访人员采访时发现 , 多数患者仍对核磁共振检查“一头雾水” 。“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核磁共振是什么原理?】

核磁共振是什么原理?

文章插图
核磁共振成像(NMRI)也称磁共振成像(MRI) , 它是一种物理现象 , 由于人体各种组织结构所含的氢质子数量不同 , 把这些氢质子放在均匀的强磁场中 , 它们就会在同一个方向上做自旋运动 。如果用电磁波从侧向轰击人体 , 这些氢质子就会吸收电磁波能量 。停止侧向轰击 , 它们又会释放能量 , 回到原来方向上做自旋运动 。接收氢质子吸收和释放的电磁波能量 , 并在不同方向上形成切面图像即核磁共振成像 。
人体2/3的重量为水分 , 如此高的比例正是磁共振成像技术能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的基础 。氢核也因此成为是人体核磁共振成像的首选核种 。人体内器官和组织中的水分并不相同 , 很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形态的变化 , 即可由磁共振图像反应出来 。核磁共振所获得的图像非常清晰精细 , 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 , 避免了许多剖胸或剖腹探查诊断的手术 。核磁共振扫描可对人体各部位进行多角度、多平面成像 , 可以获得人体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任何方向断面的图像 。核磁共振其分辨力高 , 能更客观更具体地显示人体内的解剖组织及相邻关系 , 对病灶能更好地进行定位定性诊断 。
核磁共振是什么原理?

文章插图
核磁共振可用于对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 , 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纵隔、腹部器官、盆腔脏器、骨与关节、五官疾病、全身软组织等病变进行检查 。尤其是对颅脑、脊柱、脊髓、骨关节、软组织等病变检查效果很好 。
不适合做磁共振检查的人群
由于在核磁共振机器及核磁共振检查室内存在非常强大的磁场 , 装有心脏起搏器、神经激励器、胰岛素泵、电子耳蜗等绝对严禁做核磁共振检查 。在进入核磁共振检查室之前 , 应去除身上带的手机、磁卡、手表、硬币、钥匙、打火机、金属纽扣及其他金属饰品或金属物品 。否则 , 检查时可能影响磁场的均匀性 , 造成图像的干扰 , 形成伪影 , 不利于病灶的显示;而且由于强磁场的作用 , 金属物品可能被吸进核磁共振机 , 从而对非常昂贵的核磁共振机造成破坏;另外 , 手机、磁卡、手表等物品也可能会遭到强磁场的破坏 , 而造成个人财物不必要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