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孺皆知是什么意思?廉颇的故事妇孺皆知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好友,现在叫基友,比如俞伯牙钟子期,管仲鲍叔牙,元稹白居易等等,他们都是生死之交的好友,他们的友谊青史留名 。
在战国时代也有一对好基友,他们就是廉颇和蔺相如 。相比于上面几对基友,廉颇蔺相如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个,因为他们两个人堪称成语制造机,光是他们两个人就创造了很多个成语,而且这些成语直到今天都很常用 。
这个故事开始于一块和氏璧 。和氏璧是传说中的一块玉璧,集天地之灵气 。之所以叫和氏璧,是因为最早发现它的人名叫卞和 。

妇孺皆知是什么意思?廉颇的故事妇孺皆知

文章插图
战国后期,赵惠文王得到了这块宝玉 。秦昭襄王听说后,就说要拿15座城池和赵王换这块宝玉 。后人从这个事情里创造了一个成语——价值连城 。
秦王不是真心诚意想换,他是想耍阴谋,赵王不知道怎么办,此时蔺相如主动站了出来,请求出使秦国,必然完美解决此事 。蔺相如和秦王的这段交锋很有名,这段故事的具体情况我们在初中语文课里都学过,蔺相如拿秦国利益来威胁秦王,以道德问题来挤兑秦王,还以摔碎和氏璧来吓唬秦王,把秦王搞得一脸懵逼 。最终蔺相如凭借着自己的机智,不辱使命,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了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 。
蔺相如要摔碎和氏璧这一段里也诞生了一个著名成语 。蔺相如发现秦王不是真心诚意想要换和氏璧时,拿起和氏璧靠近柱子,表现得非常愤怒,头发都竖起来了,把帽子顶起来了,说:我发现秦王不是真心想换和氏璧,赵王这么正式地派我来,秦王却根本没有好好接待我,还逼迫我 。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打算把和氏璧和我的头一起撞到柱子上,一起撞碎,大家谁都不要 。
妇孺皆知是什么意思?廉颇的故事妇孺皆知

文章插图
这段话反映出蔺相如的胆识 。《史记》的原文说:“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这就是“怒发冲冠”的来历 。很多人以为“怒发冲冠”是岳飞《满江红》里创造的,其实不是,它是这个故事里诞生的 。
蔺相如发现秦王在欺骗自己后,还说了句话:“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可欺,况大国乎!”蔺相如说,我认为老百姓之间都不应该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呢 。这是成语“布衣之交”的出处 。
秦王被一个小人物吓唬了一番,自然不甘心,第二年又决定搞个渑池会议,强迫赵国屈服 。蔺相如和廉颇主动劝赵王出席,不要怂,然后又合力解决了秦王设下的圈套,再立大功 。
蔺相如功劳很大,赵王封他为上大夫,这个职位比廉颇还高 。廉颇好歹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不能接受蔺相如的官比自己还高 。廉颇很不爽,决定要找机会羞辱蔺相如 。
妇孺皆知是什么意思?廉颇的故事妇孺皆知

文章插图
现位于河北邯郸的回车巷
机会马上就来了 。有一次两个人在路上遇见了,廉颇命令车队故意阻挡蔺相如的车队,蔺相如马上下令回家 。这下蔺相如手下的人都不满了,他们觉得蔺相如一点骨气没有,廉颇都欺负到脸上来了,你不怼回去,竟然这么怂,于是都吵着要离开 。
蔺相如说:秦王和廉颇谁厉害?肯定是秦王厉害吧 。我连秦王都不怕,我能怕廉颇吗?我之所以这样是为了赵国,别的国家不敢欺负我们,就因为有我和廉颇将军,如果我们不和了,别人不就有机可乘了吗?
廉颇一听,非常后悔自己的行为,感觉自己很幼稚,马上脱掉上衣,背上荆条,主动去找蔺相如请罪 。这就是负荆请罪 。这段《将相和》也是一段著名的京剧 。
妇孺皆知是什么意思?廉颇的故事妇孺皆知

文章插图
廉颇和蔺相如和好了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用一句话总结了这个故事的结局——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两个人和好了,并且成为了刎颈之交 。这就是成语“刎颈之交”的来历 。
以上短短的一段故事,诞生了好几个成语,每个都是现在很常用的 。这段故事里还诞生了一些可能不太常用的成语,比如“白璧微瑕” 。蔺相如为了把和氏璧从秦王手上拿过来,就跟秦王说:“这块玉璧上有些瑕疵,让我给大王指一下 。”秦王就傻乎乎地把玉璧给蔺相如了 。
原文是:“璧有瑕,请指示王 。”这段话也升华成了一个成语——白璧微瑕,用来形容那些美中不足的事情 。
这两个人一会就弄出了七八个成语,也是历史上少见的成语制造机 。但是不得不说,真正厉害的人是太史公司马迁,再精彩的故事和对话都是他一个人写出来的 。
【妇孺皆知是什么意思?廉颇的故事妇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