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是屈原吗?

端午节的由来是屈原吗?下文就随小编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
端午节的由来并不是屈原的故事,但屈原的故事丰富了端午节的文化和内涵 。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所以“端五”即“初五” 。《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 。《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 。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 。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
【端午节的由来是屈原吗?】根据相关资料,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而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 。上古时代人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二十八组星宿,俗称“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四方各分为七宿,即为“四象”;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苍龙七宿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下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高悬于正南中天,《易经》称其为“飞龙在天”,龙星处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 。“龙”是上古先民的原始信仰,先民在每年“飞龙在天”的仲夏端午以扒龙舟形式举行盛大图腾祭,酬谢龙祖恩德,祈福纳祥、压邪攘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