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支持无线投屏 还有全贴合 INNOCN 27P1U 上手体验( 二 )


方形底座同样采用金属材质 , 四角放置了脚垫用于防滑 , 安装方面使用免工具螺丝和支架臂固定即可 。 27P1U 支持无线投屏 , 底座上贴有一张 NFC 贴纸(支持一碰投屏) , 不过考虑美观默认贴附的位置靠近支架臂 , 日常使用并不会太方便 , 如果放置在底座前端(靠近用户一侧)可能会更好 。 另外一碰投屏使用的是标准 NFC 标签 , 用户也可以自行购入单独的 NFC 贴纸/标签 , 自行选择合适的标签位置 。
▼组装完成的支架 , 金属质感非常不错
背面部分 INNOCN 27P1U 同样采用了银色材质 , 顶部和底部构成了双月牙造型 , 水滴孔+防尘网兼顾了散热和美观 。 接口部分 , 27P1U 提供了 DP*1、HDMI*2、USB TypeC*1(支持视频输出+最高90W USB PD 供电)、3.5mm 音频孔 , USB TypeB 上行*1 以及 USB TypeA 下行*2 。
控制按键方面 , 依旧是4(加/上、减/下、确定、返回)+1(电源键)设计 , 电源键和电源指示灯集成在一起 。 OSD 部分也保持了自定义选项 , 可以根据使用习惯 , 自定义四个按键的快捷功能 。
由于采用了全贴合屏幕 , 正面的 LOGO 直接印刷在 Cover Glass 上 , 视觉观感还是不错的 。 不过全贴合也让 27P1U 的边框更宽 , 相比目前主流的超窄边框要宽上一些 。 正面右上角为感光传感器开孔 , 可以在 OSD 内开启光感功能 , 显示器会根据环境光自行调节屏幕亮度 。 不过我个人的习惯是将亮度调节的稍微低一些 , 如果官方可以后续升级固件 , 支持自动调节亮度的自定义就更好了 。
屏幕部分 27P1U 采用了 IPS 屏幕+量子点背光设计 , 官方标称覆盖100% sRGB + 100% DCI-P3 + 100% AdobeRGB 色域 , 具体的光学测试放在后面章节 , 这里先来一组屏摄供各位参考 。
▼全贴合屏幕灭屏时会有一定反光 , 但是点亮屏幕状态比传统雾面屏更清晰
屏幕素质INNOCN 27P1U 采用量子点背光 , 标称覆盖100%sRGB和100%AdobeRGB色域 , 实际测试原生模式下覆盖98% sRGB色域、97% AdobeRGB , (考虑测试误差)与官方标称基本一致 。
▼原生模式下 , 不同背光亮度下对比度与白点
OSD 内提供了四种预设色温模式 , 分别是自然、设计、暖色温以及冷色温 , 实测自然模式下色温7500K、设计模式5300K、暖色温模式色温7100K、冷色温模式10400K , 考虑 D65 的6500K色温 , 建议日常使用暖色温模式 。
屏幕均一性方面 , 九点 DeltaE 均匀性最大5.5(右下) , 九点亮度均匀性最大差异6%(正上) , 均匀性方面表现不错 。 不过要提的一点是 , 由于 27P1U 采用全贴合镜面屏幕 , 很多挂装探头可能会与屏幕之前存在倾角 , 建议在关闭室内光源的情况下测试 。
光度曲线部分 , sRGB 模式下光度2.3 , 相比标准的2.2偏低一些 , AdobeRGB 模式光度2.2 , 和标准2.2一致 。
▼光度曲线 sRGB 模式
▼光度曲线 AdobeRGB 模式
27P1U 内置了原生、sRGB、AdobeRGB 三个模式 , 实测原生模式平均 DeltaE 1.2、最大 DeltaE 3.13 , sRGB 模式平均 DeltaE 1.71、最大 DeltaE 5.24 , AdobeRGB 模式平均 DeltaE 1.73、最大 DeltaE 2.41 。 三个模式色准表现都相当不错(平均 DeltaE<3.0) , AdobeRGB 模式下最大色差仅2.41 , 如果 AdobeRGB 模式下平均色准再提升一些就更完美了 。
▼原生模式色准 Macbeth 48 色色准测试结果
▼sRGB 模式色准 Macbeth 48 色色准测试结果
▼AdobeRGB 模式色准 Macbeth 48 色色准测试结果
开启HDR 后正确切换为 10bit 色深 , 读取 PQ 模式下最大有效亮度399.1nits , 最大全屏亮度365.97nits , 最小有效亮度0.05nits 。 HDR 工具也可以正常识别 DisplayHDR400 Tier , 峰值亮度417.71nits , 最大全屏平均亮度383.07nits , 最小有效亮度0.04ni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