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启航:当风起时》:起于90年代的互联网“光辉岁月”( 二 )
当初的计算机市场 , 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真实的价格战比影视剧更加激烈 。
1995年 , 市场上徒留联想、长城、浪潮、紫光等不足十个国产品牌 , 而这仅剩的品牌在国外品牌的围剿下又显得异常单薄 。 经过苦苦支撑 , 渐趋形成了联想、方正、同方“本土三雄”与惠普、康柏、IBM“国外三杰”控制国内电脑市场的局面 。 而后来神舟的出现 , 把在家电市场持续了近十年的价格战模式 , 又转移到电脑市场上 , 一时间 , 战火再次纷飞 。
价格战是我国自主品牌计算机成长为国际品牌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 在那个国内外产品与文化激烈碰撞的年代 , 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企业 , 这也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
创新性营销 , 打开创业公司的新路子
90年代初 , 想要卖出一台电脑有多难?
这从当时的人均收入水平就可以看出 。 1990年 , 我国人均月收入在168元左右 , 超过300元就算高薪 , 而一台电脑的价格不低于2万 。 就像林益民在剧中反对谭启章电脑普及说法时所说的 , “我一个月工资496 , 这么高端的东西 , 你说它要普及 , 这怎么可能?”
这一想法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大部分人的态度 , 所以我们看到起初华研代理康朴电脑 , 销售的主要客户是企业及进货商 , 尤其是顺应政策、想要进行信息化改革的大型企业 , 更是各大品牌相互争夺的对象 。 然而 , 摩尔定律下的计算机设备 , 更新换代速度之快 , 远超我们想象 , 唯有思维跟上或预见变化才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 。
在《启航》中 , 萧闯正是这类人 。 前期的剧情中 , 萧闯初到上海 , 原本也只是想办个热热闹闹的展销会 , 吸引进货商自己上门 , 可是时间临近 , 没有一个电话打来 。 他灵机一动 , 登报纸搞了一个悬念营销 , 一举创下250台电脑的销量 , 为华研的转型开了一个好头 。
相对地 , 裴庆华则在广州被撬单、被偷窃、被驱赶 , 不得已在酒桌上拿命喝酒才成功签下了合同 。
与技术派的裴庆华相比 , 性格桀骜、胆子大的萧闯更代表了创业者敢于创新、灵活应变的一面 , 尤其是后来互联网商业萌芽 , 逐渐从硬件时代过渡到软件时代 , 真正的创业潮来临 , 推动这一切的动力不仅仅是市场或技术 , 更是创新 , 是与众不同的想法 。
现实中 , 90年代初 , 张树新创办“瀛海威”公司 , 并破天荒地去申请扮演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角色 。 瀛海威与众多创建于90年代初的创业公司相比并不出彩 , 然而中关村到现在还记得那块巨大的广告牌 , 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 。 这块广告牌 , 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产业乃至整个商业历史上的一个纪念性事件 。
因为它率先开启了信息产业的营销时代 , 利用媒体进行宣传 , 向大众传播新事物 , 同时帮助公司吸引用户 。
如果说萧闯的创意营销为华研的电脑销售打下了几场漂亮的硬仗 , 那么谭启章建议的代理分销模式 , 则是从公司销售和管理的系统性发展上 , 为华研进入电脑普及时代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奠定了根基 。
不过 , 90年代初 , 三教九流、摸爬滚打出来的分销商 , 与常年累月处在学校环境中的研究所人员 , 这段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关系并不稳固 , 由此也带来了不少矛盾 。 而回顾过往 , 其实海尔、联想、长虹等1990年前后诞生的民营企业 , 他们高举民族品牌旗帜 , 在消费领域捷报频传 , 也都是经历过那段相互磨合和角力的时期 , 才换回抵抗国外品牌的胜利 。
枷锁、抉择与梦想
90年代初是中国创业浪潮的一个重要年份 , 这段时间在“时不我待”的感染下 , 许多人都自觉“干大事的时候到了” 。 而与更早前的创业者不同 , 这时候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开始席卷全国各地 , 充分调动起大众的热情 , 在这种背景下 , 铁饭碗和下海潮的矛盾也让很多年轻人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 。
- text|《2021大数据产业年度创新技术突破》榜重磅发布丨金猿奖
- 《吉星高照》的谢怜杀青啦,半年的拍摄
- 小米12|自研动态性能调度!小姐姐实测小米12 Pro《王者荣耀》:功耗下降20%
- 《消逝的光芒》开发商保证:游戏将获得 5 年的后续内容更新
- 《长津湖之水门桥》释出终极海报及剧照:准备战斗
- 今日|《战神4》pc版正式解锁dlss和fsr性能表现
- 《三生有幸遇上你》大结局:侯爵遇险,十一舍命相救
- 上海尊宝音响多款产品获《影音极品》器材大赏奖项
- 拯救者|首款无挖孔骁龙8旗舰!拯救者Y90实测30分钟《原神》平均帧率59.2
- 创新大赛|RTE创新大赛三强揭晓 !《实时互动场景创新生态报告》重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