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人工智能更好了还是更凉了?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释放出信号

【乌镇|人工智能更好了还是更凉了?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释放出信号】乌镇|人工智能更好了还是更凉了?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释放出信号

文章图片

乌镇|人工智能更好了还是更凉了?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释放出信号



作者 | 李水青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9月28日乌镇报道 , 昨日 , 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分论坛在乌镇举办 , 产学研人士汇聚交流 , 传递出人工智能行业的最新信号 。
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围绕“数字文明”展开 , 产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正在受到更大关注 , 在这一大范畴下 , 人工智能(AI)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但从今年的智能产业现状来看 , AI领域的技术公司在技术工程化落地、商业变现、伦理等方面都面临着难题 。 不少人对AI的技术落地产生质疑或沮丧情绪 , 有人说:“AI没什么大用”、“AI凉了” 。
经过2019~2020年的落地热潮 , 人工智能究竟是更好了还是更凉了?这个问题 , 从本届乌镇互联网大会我们或许能获得一些来自技术和产业前沿的判断依据 。
今年论坛以“人工智能:打造智能经济新优势”为主题 , 更加关注人工智能融入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进展 , 尤其是在医疗、工业场景及“碳中和”相关领域的落地 , 以及紧迫的AI伦理问题 。
会上 , 来自产学研各界人士 , 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北京智源研究院副院长唐杰、华为高级副总裁张平安、第四范式总裁裴沵思、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沈小勇等专家带来了精彩分享 。
一、AI研发新任务:大模型、AI求解器、知识计算当下 , AI落地千行百业的进程正在推进 , 作为我国推进这一实践的底层技术提供商 , 华为云CEO张平安谈道 , 成本高是阻碍AI落的一大障碍 。
对此 , 华为致力于将根技术做好 , 张平安简单回顾了华为在云-边-端-芯片等底层技术的布局框架后 , 他指出近期AI有以下几个方向值得深入探讨:包括AI求解器、大模型训练、知识计算等这些在软件方面的工作 。 谈到大模型训练 , 华为云团队已将盘古大模型做到千亿次参数 , 用到新药研制、银行贷款信用评估等多个领域 。

大模型不仅是华为云强调的重点 , 也是北京智源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系副主任唐杰带主要聚焦的领域 。 随着OpenAI去年推出GPT-3 , 在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领域 , 我国在这一领域也快速发展 。
唐杰谈道 , 当下 , 我们正在走向认知智能时代 , 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 。 随着大模型时代到来 , “通用”人工智能 , 在众多能用计算机模型描述的问题上的表现 , 可能接近甚至超过人类 。
智源研究院的主要成果是“悟道”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 , 一统文本和视觉 , 达到1.75万亿参数规模 , 比GPT-3大十倍 , 能实现图像到文本从文本到图像的转换 。
基于这一大模型 , 开发者能够开发出用于问答、作诗、配文案、做图等各种应用 。 比如 , 团队最近发布了冬奥会基于悟道做的数字人 , 能够实现将文字翻译成手语的效果 。 目前 , 悟道的数据集、模型、API等已经开源 。

可以看到 , 无论是大模型、AI求解器还是知识计算 , 都代表着AI技术在朝着认知智能3.0时代飞速发展 , 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AI融入包括医疗、工业、消费等多个行业领域 , 真正解决行业问题并降本增效 。
二、医疗、“碳中和”领域 , AI在发挥越来越大作用今年论坛的主题聚焦AI融入实体经济发展 , 参会大佬们谈论最多的是医疗和“碳中和”(对应工业、能源等行业)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