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天舟”成双会“天和”( 二 )


【飞船|“天舟”成双会“天和”】尿处理技术是国际航天领域公认的难题之一 , 为了更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 我国研发了一套特色的再生生保技术 。 此前由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6所研制的载人空间站生保环控尿处理子系统已在天和核心舱上稳定运行 。 这次天舟三号任务 , 搭载了尿处理子系统所需的钙去除组件、尿过滤器组件和蒸馏废气处理装置等多项配件 , 为航天员长期驻留太空、提高物质闭合度、降低资源补给提供稳固保障 。
这次也不例外 , 天舟三号需要把航天员的舱外航天服带上去 。 为了上行运输好这套重达90多公斤的装备 , 货运飞船系统专门设计了舱外服支架 , 保证其运输过程中不会损坏一针一线 。 这些衣服未来将为航天员提供太空中生存所需的氧气、调温、辐射防护等 。
从支撑航天员太空生活3个月到6个月 , 时间整整翻一倍的在轨驻留 , 会给负责运货的天舟三号带来哪些变化呢?
专家介绍 , 在充分继承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研制和飞行成果基础上 ,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整体开展了系统优化设计 , 简化了平台配置 , 提高了运输效率 , 元器件也更加自主可控 。 最明显的是 , 天舟三号在货物装载方面进行了持续优化和改进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杨胜介绍:相比天舟二号 , 天舟三号货物装载的密度更大了 , 货物在发射场安装的效率更高了 。 而且 , 为了满足航天员6个月的需求 , 天舟三号的整船装载能力更高 , 装载的货包数量比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装载的数量增加了25% 。 经过优化设计 , 货格的‘外墙面’会更加舒适、美观 。
天舟三号和天舟二号这两艘货运飞船同时停靠在天和核心舱上
为了保证太空快递稳稳送达 , 工程各单位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汗水 。
文昌航天发射场统一归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管理 。 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钟文安介绍 , 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了大量周密的准备 , 特别是此次任务正值台风季 , 又在下午发射 , 发射场组织各系统制定了台风天气应对策略、午后发射整流罩环境保障策略、发射日应对雷雨天气等25个方案预案 , 确保发射预案的细化和完善 , 科学应对各种不利因素 。
在长征七号火箭点火后的数分钟内 , 雷达屏幕上一个小点跳动闪烁 , 画出线条 , 记录着天舟三号正在平稳奔向大气层 。 发挥作用的正是两部固定式脉冲测量雷达 , 它们由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研制 , 用于运载火箭发射上升段的外弹道测量 , 能为发射场指控中心实时提供火箭距离、方位、俯仰等精确坐标信息和径向速度数据 , 一旦火箭飞行出现偏移轨道的状况 , 即刻就能发现 。
太阳电池阵就像是航天器的飞行翅膀 , 张开以后 , 能为航天器提供充沛的能量 。 为了支撑天舟三号的大体格 , 中国电科集团采用了国内独创的半刚性太阳电池阵技术 , 既能提高性能 , 还能降低太阳电池阵的工作温度 , 推动航天器安全稳定地一飞冲天 。
当太空快递安全送达天宫后 , 天舟三号和天舟二号这两艘货运飞船同时停靠在天和核心舱上 。 其实 , 早在天舟三号发射前 , 天舟二号就已经绕飞至核心舱前向对接口对接停靠 , 为自家兄弟腾好了地方 。 天舟三号一来 , 就停靠在了核心舱后向对接口 , 还会在停靠期间按计划开展多项在轨试验 。
根据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规划 , 今明两年我国共实施11次飞行任务 , 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 , 4次货运飞船发射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 。
下一次任务 , 马上迎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发射 。 届时 , 神舟十三号的3名航天员将于太空在轨驻留6个月 , 创造我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