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华为“造车”:得“主流操作系统”者方可市场“称王”


智能化|华为“造车”:得“主流操作系统”者方可市场“称王”
文章插图

新能源汽车。 图片来源:Pixabay
文|新京智库特约撰稿 关不羽
近期,华为宣布了2021年五大发展战略,其中包括新能源车,与北汽、广汽、长安三家汽车集团成立三个汽车品牌。“华为要造车”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有人说“狼来了”,也有人怀疑这是华为的“虚晃一枪”。各种观点之争才开始不久,“反转”就来了——华为内部邮件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
人们不禁要问,华为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其实,华为的表达没有问题,而是大众对“造车”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
“造车”的看点不在于“车”
所谓新能源车,目前而言主要就是电动车,而纯电动车又比混电动车的热度要高得多。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电动车是“高科技产业”。其实,单就电动力系统而言,电动车本身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也不新。电动车的诞生早于内燃机汽车,甚至在19世纪末期到1920的早期汽车消费市场上,电动车比内燃机驱动车辆有着更多优势:无气味、无震荡、无噪音、不用换挡和价格低廉。
但是,经历了短暂的黄金时代后,电动车和内燃机汽车的竞争就分出了胜负。电动车最主要的短板是续航能力不足。作为交通工具,这一短板在当时无疑是致命的。
内燃机汽车成为主流后,形成了汽车工业的标准模式,成为了工业2.0的主要代表——高度标准化的流水线大规模产出工业品。所以,汽车产业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的明珠”。
这种工业模式的核心是“工业产品+品牌”,整个产业的产值、利润等经济核算要素都以“车”为核心。经过激烈的竞争后,产业集中度提高——其标志就是形成了大品牌,与之伴随的就是利润下降。最直观的就是,汽车越来越便宜。工业2.0版本的特点就是规模和利润呈反比。
如果奔着传统的“车”去,那么华为可能永远不会“造车”,连制造汽车零部件的兴趣也没有。因为通讯技术和工业、制造业的跨界太大,华为的技术优势在后者无法体现,预期的未来收益和高昂投资的风险之间不成比例,没有多少吸引力。
但是,电动车“复活”的商业逻辑比工业2.0版本的内燃机汽车要复杂得多。除了“车”以外,看点很多。
新的看点,源于电动车和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高度亲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革命性”推动了电动车在沉寂两百年后又复活了。
电动车的优势并没有变,但是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后,原有的操控性优势可以完美对接现代通讯技术,实现高度的智能化、自动化。这一优势是内燃机汽车无法比拟的。因此,华为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的技术优势就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说,大众看到的“造车”只是新能源车产业中的“冰山一角”,各路炫酷的车型、眼花缭乱的品牌不是真正的重点,这个产业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无形的、藏在“云端”的技术。
华为不是“来迟”而是早到
正因为和智能化有关,做家电的企业也都纷纷投身“造车运动”。但是,华为迟迟没有动手,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既是华为的企业文化性格,也是其自信所在。
华为以“狼性”著称,无论敌友,没人会怀疑华为强烈的进取心和强大的行动力。但是,华为的经营决策其实很稳,甚至看上去有点迟钝。
比如华为造手机也是姗姗来迟的。苹果等“大佬”们已经风生水起时,华为才开始造手机。
智能手机和华为的通讯设备本业原本就是个“马路对面”的距离,华为却没有急于进入。“造车”这样“坐两站地铁”的跨界,华为当然更不急于动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