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治军(中)在查看实验设备。|纳米量级上探索微观世界奥秘(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二 )

】从零开始搭建实验平台 , 逐步形成纳米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如今的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实验设施完备 , 设置了三级实验平台 。 初级放大实验平台 , 利用最小的工业化设备 , 考察纳米材料是否能实现实验室的工艺过程;中等放大实验平台 , 用于掌握纳米材料生产的放大效应 , 以便为企业提供批量化产品;工程验证实验平台 , 可有效规避企业大规模生产中的技术风险 , 为创新技术的推广保驾护航 。
“当年刚来的时候这里只是一片玉米地 。 ”张治军对基地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充满了感情 。
1998年 , 张治军在老师党鸿辛院士的指导下 , 决定尝试推动纳米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 随后 , 河南大学选择在河南省济源市建设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 , 作为产业转化的平台 。 时任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的张治军 , 选拔了一批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和研究生 , 组成建设团队 , 赴济源开始基地建设 。
“一切从零开始 , 从自己动手搭建实验平台开始!”没有办公场所 , 张治军就带着团队在附近租用一个废弃的校园 。 “搭建初级放大实验平台时 , 我们自己搅拌水泥 , 打预制板 , 砌平台 , 在教室里搭建出一套虽简易但单元齐全的50升放大实验装置;一边做实验 , 一边监理基地厂房的建设 。 ”
2005年 , 张治军又带领团队建设了拥有2000升反应设备的中等放大实验平台 。 前几年 , 平台需要小批量的生产能力 , 张治军决定建设工程验证实验平台 。 为了解决资金难题 , 他把团队获得的数百万元技术成果转让奖金 , 全部投入其中 。
凭着对事业的执着 , 20多年来 , 张治军带领团队逐步建成国内先进的纳米材料集成创新实验平台 , 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目前 , 中试基地拥有的80多项授权专利 , 已有35项实现了成果转化 。 2019年 , 河南大学与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联合共建的“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在太行山下拔地而起 。
传递科研精神 , 引导更多年轻人投身纳米材料研究
如今 , 年逾花甲的张治军几乎每天都会到实验室或中试基地车间 。 如果是出差回来 , 无论多晚 , 他也尽量到中试基地看一看 。 “多少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 不来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 。 ”他说 。 项目每遇到难题或进行到关键处 , 他总是带领大家一起攻坚克难 。 团队成员经常会收到他的短信 , 短信里往往都是他彻夜思考后的新想法 。 前一阵子 , 张治军忙着设计湿法混炼天然橡胶的关键设备 , 一连两个月都待在设备加工车间里 , 不断地调试和修改 。
采访当天 , 初级放大实验平台设备运行不畅 , 张治军马上到车间去调试 。 他说 , 反应器的微小结构变化就会导致材料性能发生很大偏差 。 最终 , 张治军一连调试了30多遍才确定了最佳参数 。 天气炎热 , 走下实验平台 , 他已汗如雨下 。
采访人员问张治军累不累 , 他说:“年轻时觉得做实验是为了完成任务 , 后来做实验就成了习惯 , 习惯慢慢变成热爱 , 就不觉得累了 。 ”
虽然常年在中试基地工作 , 张治军每年仍坚持回河南大学校本部为本科生讲课 。 “主要是给他们讲一讲纳米材料的发展前沿和应用前景 , 传递一些科学研究的精神和理念 。 希望这些投身纳米材料研究的年轻人能坐得住冷板凳 , 终身与科研事业为伴 。 ”张治军说 。
“探索微观世界里的奥秘 , 是乐趣 , 也是一项崇高的使命 , ”张治军说 , “让纳米材料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 我会继续努力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