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斗|17亿收编“叛将”李一男,这场华为“内斗”,任正非真的赢了么?( 二 )


23岁进入华为,27岁就成为华为的副总裁,短短4年就走过了很多普通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晋升之路。
论能力,李一男15岁就进入华中理工大学首届少年班,在华为时开发出C&C08交换机,力排众议研发GSM,使华为在3G/4G站稳了脚跟。
论启动资金,李一男创业时有1000万的启动资金和设备,而任正非创立华为时,只不过有凑来的2万多元和几间仓库。
内斗|17亿收编“叛将”李一男,这场华为“内斗”,任正非真的赢了么?
文章插图

就是这样一个能力出众,被誉为天才少年的人,为什么却斗不过不懂技术、没有资金的任正非?
1、不守承诺、背信弃义
李一男在离职创业时,曾发表了《内部创业个人声明》,明确表示响应华为的内部创业的号召,自己创业的公司将和华为共同发展。李一男也和华为签订了君子协议:不侵犯华为的知识产权、不挖走华为的科研骨干,只代理华为的路由器和数据通信产品,不独立生产设备。背靠大树好乘凉,依仗着华为的招牌,港湾网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然而从2002年起,渴望成功的李一男开始躁动起来,背离与老东家的承诺,从华为研发部门挖走了1000多名核心人员。私底下,李一男花钱买通华为的研发人员,由他们不断地向李一男提供华为的研发进程和产品信息。
内斗|17亿收编“叛将”李一男,这场华为“内斗”,任正非真的赢了么?
文章插图

就连港湾网络的公司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是直接按照华为现有的照搬过来的,甚至连作息时间也和华为一模一样。港湾网络完全成了一个山寨版的华为公司,业界也直接将港湾网络称作“小华为。”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名不正则言不顺。李一男的种种行为早已被人打上“背信弃义”的标签。
2、没有资金实力、打不起“消耗战”
在华为面前,即便李一男是个天才,但在人力和财力的巨大差距上,港湾网络也显得捉襟见肘。
为了全面围剿港湾网络,华为出台规定,只要港湾网络的员工再次回到华为,职级上调,薪资翻倍。面对巨大的薪资诱惑,李一男核心团队中有16个人,被华为出价1000万元挖走。
人才离开的同时,港湾网络的项目也经常被华为拦截。
山东有一所高校要建设一个局域网的项目,这样的小项目华为正常是不会参与的。然而得知港湾网络有意参加竞标后,华为立即参与了进来。
内斗|17亿收编“叛将”李一男,这场华为“内斗”,任正非真的赢了么?
文章插图

港湾网络报价60万元,华为报出比港湾少66%,仅20万元。负责该项目的华为客户经理表示,即使亏本,也要拿下这笔订单,不给港湾网络任何机会。
而港湾网络在华为的大本营——深圳,建立的交换机研发部,任正非则是直接用1亿美元将整个部门挖走,300多人的核心研发团队,一夜之间投入到华为的阵营当中。
靠着这种赔本也要和港湾网络竞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没有资金没有实力的港湾网络在“消耗战”中被华为打得喘不过气。
3、境外资本的侵入
从港湾网络创立之初,李一男就开始接受外资的投资,先后有华平资本、龙科资本、淡马锡等国际风投机构入股港湾网络,最高时仅华平资本一家机构就持有港湾网络50%的股权。
在面对华为强大的攻势,李一男通过引入外资来壮大自己,增强对抗华为的底气,但无疑也是饮鸩止渴。
内斗|17亿收编“叛将”李一男,这场华为“内斗”,任正非真的赢了么?
文章插图

其一,外资持股超过50%,此时的李一男不再是港湾的灵魂人物,而是个持有股份的高级工程师;
其二、外资的目的是从港湾网络获取更多的技术和利润回报,一旦风头不对,他们会立即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