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你有多久没在App上K歌了?( 二 )


生意不错 , 独立 App 却很难
属于独立 App 崛起的窗口期或许早在多年前就已关闭 。
与互联网众多细分赛道一样 , 在线 K 歌 App 领域也曾经历过多家并起的发展历程 。
\" 唱吧 \" 诞生于 10 年前 , 核心商业模式便是将 K 歌这项活动从线下搬运到了线上 , 也就此打开了在线 K 歌行业的市场 。

在线 K 歌的新鲜感让 \" 唱吧 \" 开局就自带光环 。 首日注册用户数量突破 10 万 , 5 天之内登顶 APP store 排行榜 , 上线一周用户就超百万 。
不到一年时间 , 唱吧用户数量便突破 1 亿 , 其中月活跃用户超过 3000 万 , 企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
就在唱吧一路高歌猛进之时 , 全民 K 歌的出现让行业竞争出现了第一个拐点 。
2015 年 4 月 , 全民 K 歌的 IOS 版本下载量和百度指数首次超过唱吧 。 依托腾讯强大的社交关系链 , 全民 K 歌很快就占领了市场 。
主打 K 歌工具属性的唱吧 , 除了占据时间先机外 , 实际上并未建立起强大的行业竞争壁垒 , 平台只有单一的录歌和发布作品功能 , 入局技术门槛不高 , 加上受到音乐版权的限制 , 于是很快便被在音乐版权上更具优势的全民 K 歌超越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副总裁侯德洋曾表示 , 全民 K 歌之所以能快速发展 , 主要在于两大核心竞争力:第一 , 全民 K 歌拥有海量的歌库及高质量的伴奏技术;第二 , 传承腾讯社交链 , 借助微信、QQ , 全民 K 歌在传播上天然具有社交基因 。
再加上被曲折的 IPO 所拖累 , 唱吧在进攻布局上也变得保守了很多 , 比如在直播风口兴起之时 , 一直在做与不做之间徘徊 , 导致错失机遇 , 造成用户进一步流失 , 存在感大不如前 。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2022 年 7 月网络 K 歌类移动应用排行榜中 , 使用全民 K 歌的独立设备为 9825 万台 , 占据着近乎 80% 的市场份额 , 第二名的唱吧 App 的数据也不过全民 K 歌的零头 。

唱吧的创始人陈华曾在采访中提到唱吧发展受限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自己把自己给限制住了 , 总觉得好像只能在 K 歌领域里面深挖 。 \"
陈华坦言 , K 歌也是对的 , 只是说我们的用户群体不只有 K 歌能力 , 还有弹唱、表演、上舞台、创作歌曲等其他能力 , 但以前我们没让他们发挥出来 , 创新才是产品前进的推动点 。
与陈华感慨不应只在 K 歌领域深挖所对应的 , 是短视频泛娱乐玩法迅速崛起的时代革新 。
在众多互联网头部娱乐平台的花式 \" 内卷 \" 下 , 在线 K 歌的市场需求再次发生了改变 , 用户不再满足单一的 K 歌功能 , 市场上供给者们需要提供更多的理由和玩法激发消费者的兴趣 。
例如网易音街推出心情日记功能玩法 , 让 K 歌具备了 \" 音乐版 instragram\" 的感觉;抖音实现异步同唱功能体验 , 即粉丝可以在音乐 MV 中加入自己的声音和表演 , 制作成为新的 MV 视频并发布 , 完成 \" 同屏演唱 \" 等等 。
类似的多元化玩法和互动功能还有很多 , 可以说互联网巨头们在线上 K 歌市场中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 , 极大地丰富了 K 歌功能的用户体验 。 这也为行业的商业化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
艾媒咨询相关报告指出 , 技术加持下的在线 K 歌市场 , 也有着较大的发展想象空间 。 例如与车载端、大屏、智能音箱等智能终端联动 , 拓展了线下应用场景与盈利发展空间 。
另外随着用户多元化需求以及全民泛娱乐化等趋势 , 在线 K 歌应用的产业链逐渐向休闲娱乐方面延伸 , 利用产品本身属性进行玩法创新 , 推出歌唱类小游戏、语音社交等互动玩法也是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