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38岁天才戴文渊,7年融资超10亿美金,三年半亏损38个亿( 二 )


据招股书显示 , 截至目前 , 第四范式已累计完成11轮融资 , 投资股东可谓明星阵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此外 , 还有红杉中国、创新工场等 。
2019年-2022上半年 , 其营收分别为4.60亿、9.42亿、20.18亿、10.58亿;同期的毛利分别为2.00亿、4.30亿、9.53亿、5.29亿 。

营收与毛利双增长的背后 , 第四范式依然“增收不增利”、难逃AI亏损“魔咒”:2019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上半年 , 分别产生亏损净额7.18亿、7.50亿、18.02亿及5.84亿 , 三年半累计亏损38.54亿 。

同期 , 第四范式经营亏损分别为5.51亿、5.60亿、11.73亿及2.76亿;经调整后的经营亏损 , 分别为3.18亿、3.86亿、5.69亿及2.20亿 。

值得关注的是 , 第四范式的亏损状况逐年累加 , 2021年上半年实现2倍营收增速 , 但亏损净额超2020年全年 。
「不二研究」认为 , 尽管决策类AI被资本市场看好 , 第四范式坐拥五大行背书 , 却依旧不能回避亏损流血的现状 。
研发占6成 , \"先知\"难回血伴随营收翻倍增长 , 亏损也呈扩大之势 , 为何第四范式难逃“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在「不二研究」看来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和研发开支 , 或在侵蚀第四范式的利润;三者相加 , 远远高出同期营业收入 。
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2上半年 , 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36亿、2.48亿、4.55亿、1.72亿;一般及行政开支分别为2.24亿、2.46亿、5.42亿、1.46亿 。
在研发费用投入上 , 2019年-2022上半年第四范式研发费用分别为4.16亿、5.66亿、12.49亿、5.58亿 , 占同期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6%、60.0%、61.9%、52.7% 。

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 , 研发投入是第四范式的“必修课” , 但研发投入具有不确定性 , 如何落地为商业成果依然待考 。
第四范式在招股书中坦承 , 预计研发费用将持续增加(以绝对金额计);且研发成果商业化时可能会面临实际操作上的困难 , 在研发方面投入的大量开支未必会产生相应效益 。
在2021年上半年 , 第四范式研发费攀升到8.44亿元 , 总收入占比高达62.8%;此外 , 第四范式并购了广州健新、上海伊飒海 , 及增资理想科技 , 总金额高达3.98亿元 。
「不二研究」发现 , 目前 , 第四范式的营收来源分为先知平台及应用产品、应用开发及其他服务两大块;三年半时间 , 来自先知平台的收入逐渐占据C位 。
2019年-2021年以及2022上半年 , 其先知平台及产品收入分别为分别为2.54亿、6.19亿、10.15亿和5.31亿 , 占总收入的55.3%、65.7%、50.3%和50.2% 。

同期 , 第四范式分別服务32名、47名、75名及74名标杆用戶;标杆用户收入分別贡献总收入的58%、61%、51%及62% 。 三年半内 , 标杆用户的营收占比过半 。

招股书中 , 第四范式将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及上市公司定义为标杆客户 。 来自每个标杆用户的平均收入 , 由2019年的830万元增加至2020年的1230万元 , 并于2021年进一步增加至1370万元 。

「不二研究」认为 , 决策类AI仍处于早期阶段 , 尽管先知平台带来一定收入 , 但作为技术密集型产品 , 其需要保持一定强度的研发投入;短期内 , 第四范式难觅盈利曙光 。
决策AI蓝海?垂直竞争激烈!根据灼识咨询报告 , 2020年 , 中国人工智能支出达到1280亿元 , 预计于2026年将增长至8466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6% 。

按照应用领域 , 人工智能大致分为四大类別:决策类人工智能、视觉人工智能、语音及语义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