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华为Mate 50系列“可变光圈”解析:手机影像新杀器( 二 )


在手机计算摄影发展还未如此成熟之前,可变光圈技术的确在不同光线下实现了合理曝光 。以我手中的这台三星Galaxy Note10+为例,使用主摄AI模式下拍照时,白天始终是以f2.4的小光圈拍摄,到了夜晚又会自动切换为f1.5的大光圈(此处大小光圈仅是相对而言) 。
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概念,即诸如“f1.5/f1.4”中“F”的含义 。我们习惯把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F值越大,光圈就越小,这也是为什么说f1.5是大光圈了 。
光圈F值=镜头焦距/镜头光孔直径 。依照这个公式,以当前物理焦距4mm的手机摄像头来说,f1.8的光圈光孔直径仅有2.22mm;而一颗同样f1.8光圈的50mm焦距的相机镜头,光孔直径可以达到27.7mm 。对于手机影像来说,手机光圈与相机光圈却也不能同日而语 。
除了控制进光量,调节光圈还能改变一项属性——景深 。我们常说,拍人物要用大光圈,背景虚化效果好看;拍风景要用小光圈,确保边缘画质清晰 。理论上,我们使用手机开启大光圈拍摄近物时,边缘会有虚化存在 。
同样使用三星 Galaxy Note10+拍摄一段文字,同样的位置、同样的距离,f1.5光圈下拍出的边缘是比f2.4光圈要模糊许多,但规避此情况发生也仅需要适当拉远手机与被摄物的距离(注:此时离书本过近,以至于画面出现畸变) 。
华为Mate|华为Mate 50系列“可变光圈”解析:手机影像新杀器
文章图片

(三星Galaxy Note10+ F/1.5拍摄)
华为Mate|华为Mate 50系列“可变光圈”解析:手机影像新杀器
文章图片

(三星Galaxy Note10+ F/2.4拍摄)
“可变光圈”宣传>实用?
综上所述,连我也觉得似乎缩小光圈的实用意义确实不大,尤其是目前计算摄影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手机镜头恒定光圈足以驾驭常见的拍摄场景,那么“可变光圈”难道只是个噱头吗?
同样我们需要类比到相机上来,摄影爱好者拿到一个相机镜头反复试拍后,也许会给出类似“光圈全开可用”、“最大光圈缩两档画质最佳”的评价,这就涉及更专业的摄影知识了 。
类比而言,这就像一台手机宣称最高支持120Hz屏幕刷新率,但开启后会有色偏等问题,只有在90Hz时才不会影响显示效果 。
相机镜头缩小光圈,有一方面是出于获取更好画质的需求,但对于手机镜头而言,这个说辞就值得商榷了 。这里我们需要引入“等效光圈”这个概念,即手机镜头光圈与全画幅相机镜头的光圈差异 。
以前段时间风头无两的有着一英寸大底的小米12S Utarl来说,主摄f1.9的光圈约等效全画幅f5.6的光圈,手机与相机的差距可见一斑 。这也是我们时常好奇的问题:为什么手机光圈都有f1.5这么大了,但拍出的虚化效果还不如相机更小的光圈?
手机出于内部空间的考虑,给手机镜组留存空间并不多,这就意味着手机镜头要在方方面面妥协 。手机镜头光圈和焦距是恒定的,想要浅景深的虚化效果只能尽量拉近与被摄物的距离;传感器尺寸也要缩小,“底大一级压死人”是横亘在手机与相机之间的鸿沟 。
相机有着专业属性,手机则更重娱乐便携 。手机利用多个摄像头来弥补无法变焦的缺憾,利用算法在改善人像及夜景方面的羸弱表现 。手机影像尽可能堆料堆配置之外,算法仍是其与相机之间的差异化所在 。
在此现状之下,确实很难评价久冷又热的“可变光圈”技术会对手机影像带来什么质的突破 。6日下午华为Mate50 系列发布会上,其主摄搭载的超光变镜头支持f1.4-4.0之间10档可调物理光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