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专业人士成网红,知识易“注水”?
编辑导语:经常看直播、刷短视频的朋友或许都会发现,如今在直播、短视频平台上,知识科普类的内容越来越多了,诸如医疗、法律、学术等垂直行业的从业者也在“网红化”。然而知识网红的涌现,他们知识的输出,会是个好现象吗?一起来看作者的分享。
文章插图
- “双氧水到底能不能美白?”
- “每天一个离婚小技巧。”
- “刻舟真的无法找到剑吗?”
- ……
【 科普类|专业人士成网红,知识易“注水”?】的确,互联网时代,流量等于变现能力。垂直行业人士以其深厚的知识积淀、可靠的行业背书,短时间内就可以在直播、短视频平台上获得大量关注,这并非难事。同时,这也对草根出身的知识科普类大V形成了“降维打击”。
只是,随着垂直行业人士“网红化”的兴致越来越高,MCN机构也争相入局,自然又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其中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华师大退休教授戴建业“文人风骨”之争。网友们也在提出疑问:医生、律师、教授拍视频、做直播、当网红,创作的内容还靠谱吗?
一、网红经济初尝甜头医生、律师、教授、科研人员一向都被视作“严肃”的职业,给大众的印象也是收入颇丰。他们当中一部分人利用擅长的学术专业,将自己打造成网红,图的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执业律师植元(化名)并没有正面回答。
植元是广州海珠一家律所的执业律师,经营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已经将近一年了,每周都会更新一、两则普法的视频。
他坦言,目前无论是视频讲解的趣味性,还是剪辑的风格,都要比其它知识网红博主欠缺不少火候。
但即便如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植元在几大主流短视频平台上注册的账号也吸引了将近十万粉丝的关注,“回头想想,我一开始压根没有打算做普法博主,甚至很排斥短视频的形式呢。”
植元告诉懂懂笔记,之前他一直诟病医生、律师、教授等行业人士“卖弄”专业、为自己圈粉的行为,甚至曾公开反对律所同事所提出的直播、短视频类营销方案。他认为律师就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但渐渐的,看到有部分律所同行都在短视频平台上做普法内容,呼声很高。也有医生的科普视频蛮受欢迎,于是就心动了。”
当聊及这如此“打脸”的态度转变时,他显得有些难为情,“抱着试试心态,我也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拍摄、上传短视频,内容是我最擅长的著作权领域。”
如今,回忆起第一期视频上线时既兴奋又害怕的心情,植元仍然相当感慨。由于内容干货满满,大量“涌入”视频下方评论、咨询相关法律问题的观众,也让他打消了口播生硬、制作粗糙是否会“挨骂”的顾虑。
在他往普法博主、知识型网红“成长”的近一年时间里,他渐渐发现,进入网红领域的律师、医生、教授,规模也在逐渐增加。
相关数据显示,仅在某主流信息聚合资讯平台上,拥有职业身份认证的创作者已经超过13万人,同时输出了大量健康类、财经类、科学和教育类等垂直领域的内容。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高达8.73亿人,占比整体网民88.3%。另有调查数据指出,有55.3%的网民表示,有过为知识买单的行为。这些需求,也孕育了大量的财富资源。
- AMD|AMD预告新款Radeon Pro专业卡:第一次用上6nm工艺
- Games|Beat Games透露VR音游「Beat Saber」全新音乐方块类型
- |互联网运营是什么?快来看看你是哪种类型的运营
- CPU|E5系列处理器——工作室和生产力专业处理器,小白请勿购买
- DeepMind首席科学家:比起机器智能,我更担心人类智能造成的灾难
- 赵明路|华为终端申请注册鸿蒙智联商标,国际分类涉服装鞋帽
- 入场券|元宇宙世界的“入场券”?市场规模将达2700亿元!这类人才太紧缺→
- 宋嘉吉|元宇宙世界的“入场券”?市场规模将达2700亿元!这类人才太紧缺
- 美团|做成长和生财类的付费群的经验分享
- 电子封装技术、微电子、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