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华为与联想齐名,为何马云、雷军都与柳传志合影,任正非却被冷落( 二 )


以上总总足见柳传志的商界地位与人脉 。
二、“攀山者”任正非同样是最早一批下海创业的企业家 , 任正非走了一条和柳传志开头相似 , 而后不同的道路 。 任正非44岁创立华为之初也是从做代理起家 。 与联想代理IBM电脑不同的是 , 华为起初代理的是交换机 。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 , 华为与联想开始各奔东西 。
1、创新就是找死?
柳传志曾说:“守成是等死 , 创新是找死 。 ”这句话透露出柳传志对联想发展的忧虑 。 最终 , 联想也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并购 。 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取需要的资源和技术 , 通过规模优势保持持续领先 。

反观华为 , 在1992年之后 , 担心被断供的任正非决定自主研发交换机 , 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柳传志口中“找死”的不归路 。 在联想和柳传志无限风光之时 , 在众多商业精英以能和柳传志合影为荣的时候 , 我们几乎看不到任正非的身影 , 更别提参加企业家聚会了 , 甚至央视颁发的“经济人物”任正非都拒绝领取 。
这一切都是因为任正非坚持走“技术路线” , 虽然“创新是找死” , 但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 。
2、创新的确不好走!
其实 , 柳传志说的没错 , 自主研发这条路不好走 , 路的两旁都是万丈深渊 , 走错一步 , 公司便会面临倒闭的危险 。 当年华为烧掉所有公司利润推出了JK1000型空分交换机时 , 立即遭到了来自跨国巨头们的“降维打击” 。 自那之后 , 华为被迫退出大城市 , 任正非也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布局 。

柳传志曾公开承认:“大家去登珠穆朗玛峰 , 走100米就要休息下 。 而任正非非要捡一条更险的路 , 一路爬上去 , 魄力上我不如他 。 ”
任正非说:“要想在华为做出成绩 , 冷板凳就要坐满十年!”正是为了爬这样一条险路 , 任正非才没有时间 , 也没有心思去打理自己的企业家圈子 。
三、联想与华为分别在岔路口联想也并非不创新 , 2010年左右 , 智能移动端开始受到追捧 , 当时联想就曾推出过一款自己的操作系统“乐OS” , 并推出了乐phone手机 , 零售价为2899元 , 但销量并不乐观 。 与此同时 , 华为也涉足移动端领域 , 推出了首批天翼千元3G智能手机华为C8500 , 百日内销售就突破了100万台 。

两者的差距主要还是来源于是否掌握核心技术 。 从2011年余承东接管华为手机事业部开始 , 从手机模具、芯片、操作系统 , 华为随时都做好了全国产化的准备 。 而联想手机的供应商多依赖于进口 , 自然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智能手机领域败下阵来 。
对比而言 , 华为属于厚积薄发的类型 , 而联想则更像一个投资公司 , 这和柳传志的“并购”理念不无关系 。 但想要支持联想的持续并购 , 柳传志则必须搭建一条庞大的人脉网络 , 因此 , 时常能在媒体上看到柳传志和马云等商业人物的接触 。 包括之前被法院限制消费的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也流出过与柳传志的合影 。

这和任正非“自主研发”的理念又一次相悖 , 要知道华为在研发方面的累计投入已超过5000亿 , 2020年更是高达1419亿 , 而根据联想2020年年报显示 , 联想的研发费用仅为95.54亿元 , 华为的研发费用相当于联想的15倍 。
四、结语其实 , 一个企业家是否堪当“商界教父” , 不是搞小圈子、找企业家站台就能树立起来的 。 20年前 , 柳传志能成为中国“商界教父” , 是因为他创办的联想成为中国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 , 是第一个鲸吞跨国巨头的中国公司 , 这是中国企业界的骄傲 。

如今 , 华为打破了美国公司对通讯技术的垄断 , 第一次在5G技术的标准和实践上 , 成为全球的领军企业 , 任正非接过了柳传志“商界教父”的旗帜也顺利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