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性天气|“中山大学”号首航科考任务发布

6月26日 , 国内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在上海长兴岛交付中山大学 。 当天 , “中山大学”号首航科考任务正式对外发布 , 该船计划于今年10月启航去往南海西沙海域 , 将对涉及海洋大气、海洋科学、海洋生物等三大领域的系列重要问题进行科学考察 。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主任于卫东教授介绍 , 首航科考任务分为两个航段 , 将聚焦南海西边界流及附近海域的三大科学领域 , 具体来说包括对大气、海洋、海底、生物、考古等多个学科的新问题、前沿问题进行综合调查 。 “我们将围绕上述三大领域问题开展现场观测 , 推动大气—海洋—海底—生物科学综合调查和交叉研究 , 推动中山大学大海洋学科群发展 。 ”于卫东说 。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 , 从粤港澳大湾区及邻近陆架浅海到水深超过5000米深海盆 , 南海海底地形变化复杂 , 岛礁众多 , 海洋环境和过程复杂多变 , 海洋生物、渔业、海底油气和矿产资源丰富 , 尚有非常多领域亟待我们去探索 。 南海季风是影响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气候系统 , 给我国和东亚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 , 同时也造成若干灾害性天气过程 。
于卫东介绍 , 南海秋季的大气中水汽充沛 , 有利于超强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发展 , 可对海南、华南地区和近海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失 。 目前对于秋季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过程还缺乏深入认识 , 因此在第一航段将聚焦大气—海洋—陆地—生态耦合开展观测 , 为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 。
据介绍 , 南海西边界流是冬季南海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 , 在秋季发育而在冬季鼎盛 。 “南海西边界流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 对我国海洋环境和资源的影响非常大 。 ”于卫东表示 , 过去的研究偏重于上层海洋 , 此次“中山大学”号首航将围绕南海海洋环流季节性调整 , 聚焦西边界流三维结构及其与海洋涡旋等中尺度过程的相互作用 , 同步开展南海北部陆架滨海断裂带的地球物理调查 。
此外 , 首航还将探索海山和岛礁生态系统及其地球生物化学循环过程 。 海山和岛礁是海洋中的“生命绿洲” , 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 支撑着重要的渔业资源 , 对海洋碳循环和区域碳汇具有重要价值 。 目前对于南海海山和岛礁生态系统的认识还非常有限 , 亟须开展海山和岛礁地形测绘、海底沉积和构造演化、生物多样性等多学科研究 。 首航将针对南海北部若干海山和西沙群岛 , 开展海山和岛礁生态系统调查 , 探索现代海洋观测技术支撑下的海洋考古 , 推动海洋科技与人文考古深度融合 。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说:“‘中山大学’号能够开展多学科的系列科学考察 , 优势之一就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人才支撑很强大 。 一个航次里我们能实现理、工、人文、社科的跨学科、跨领域考察研究 , 且不同团队同在船上 , 可以增进跨学科交流和融合创新 , 未来一定会出现‘中大号’海洋研究创新模式 , 一定会为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作出独特贡献 , 非常值得期待 。 ”
【灾害性天气|“中山大学”号首航科考任务发布】中山大学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介绍 , “中山大学”号配备了许多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设备 , 将拓展我国南海科考的深度、广度 , 将实现从高空、海面到海底的全方位测量 , 具备深海海水和海底样品的强大采集能力 , 能够实现对海底地形地貌的精细测量 , 而计划于2022年加装的相控阵天气雷达将成为海上对流探测的巨无霸 。 采访人员 龙跃梅  通 讯 员 李广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