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眺望感”的《预见2050》,梦想追逐永远在“现在进行时”

充满“眺望感”的《预见2050》,梦想追逐永远在“现在进行时”
文章图片
文|霓星
充满“眺望感”的《预见2050》,梦想追逐永远在“现在进行时”
文章图片
找到前沿创新的“初心” ,
故事应该落在生活实处
充满“眺望感”的《预见2050》,梦想追逐永远在“现在进行时”
文章图片
新一季《预见2050》继续以探索科技边界、预见生活的美好未来为目标 , 每期以一个正在改变生活的前沿科技为主题 , 通过观察科技人物的生活、解析其创新成果 , 展现新时代科技人物的逐梦故事 。
零零科技CEO兼创始人王孟秋在深圳600多家企业扎堆做四旋翼无人机的时候 , 独辟蹊径挑战双旋翼无人机 。 他为突破双旋翼无人机的良率问题 , 将轴部件的公差降到“两个微米” , 相当于四十分之一头发丝的粗细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每一个零部件的细微调整 , 都将引起其他细节的配合修改 , 但为了产品以更完美、更实用的样貌呈现在使用者面前 , 王孟秋和团队上千次推倒重来 。
充满“眺望感”的《预见2050》,梦想追逐永远在“现在进行时”
文章图片
相较于前一季节目 , 《预见2050》第二季所讲述的科技故事更具趣味 , 也更贴近人们当下的日常生活 , 节目进一步探究科技创新与当下社会热点难点融合发展的有机关系 。
充满“眺望感”的《预见2050》,梦想追逐永远在“现在进行时”
文章图片
用“匠心”重墨勾勒人物 ,
节目更显科技温度
为何《预见2050》能够激起受众的广泛共鸣?
一方面 , 能够深入人心与节目对于生活化议题的侧重固然是密不可分的 。 由外景记录、观察讨论和科普信息组成的精彩内容 , 拓展了观众与新兴科技的接触面 。
为了增进观众的理解和投入 , 节目还通过科普动画视频等手段解释相关科技概念和专业术语 , 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普及科技知识 。 观察室里 , 行业领域不同、性别年龄各异的“2050”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观察视角 , 在观点的交流和交锋中 , 未来生活因科技而生发的改变渐渐清晰起来 。
充满“眺望感”的《预见2050》,梦想追逐永远在“现在进行时”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 , 不同于以往的科技类题材电视节目 , 《预见2050》没有过多着墨于高精尖的科学技术 , 而是落点在科技背后的创造者——“人”的身上 。 有血有肉的科技人物和科技创新背后酸甜苦辣的故事更容易点燃观众心中的情感共鸣 。 节目打造的不仅是一部科技大片 , 更是一幅具有人文温度的文化图景 。
在节目中 , 这些科技领域的代表人物是鲜活的 , 他们身上的性格品质和精神特征得到细腻的刻画 。 热心肠的李均在网络世界中充分发挥“侠客”精神 , 执着地找寻人们常用软件和产品的软肋并提出改进和弥补的方法 , 为网络“冲浪”创造安全环境;女儿们眼中常年出差但是家里的“万能修” , 彭日标不仅兢兢业业地在工作中解决每一个难题 , 在生活中也悉心地照料妻子爱惜的植物……
充满“眺望感”的《预见2050》,梦想追逐永远在“现在进行时”
文章图片
人将温度赋予科技 , 更加凸显科研事业的“人情味”和现代生活的真实状况 。
身为模具领域专家的彭日标还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工程师 。 他每天穿梭在全国各地的工厂车间 , 斟酌每一个模具数据的精确度 , 在他人看来 , 彭日标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 , 但他和同事们却在这其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 。
爱好音乐的“文艺青年”彭日标和他的团队为了给工作增添趣味性 , 设计了会画画的机器人、会下五子棋的机器人 , 让平日里“死气沉沉”的机器变得有趣起来;他团队成员打造出了一支震撼的机器人乐队 , 在人们印象中冰冷的机器人在他们的严谨推演下也在春晚舞台上奏出美妙的音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