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一个「用户心理需求模型」,帮你读懂用户,找到运营方法论的底层逻辑(上)( 二 )


3)七秒钟色彩理论
在营销学上,七秒钟色彩理论指对一个人或一件商品的认可,可以在七秒钟内用色彩的形态留在人们的印象里,是色彩营销的基本理论之一。
例如:雀巢咖啡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把同样的咖啡分装在绿色、红色和白色的杯子中,让消费者品尝。得到的结果是:大多数消费者都认为红色杯中的味道最棒,而绿色杯中的感觉偏酸,白色杯中则感觉偏淡。于是雀巢选择了红色作为包装设计的主要色彩,一推出即在市场大受欢迎。
4)损失厌恶理论
损失厌恶理论是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提出前景理论的一个理论基石,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的感觉更让人难以接受。同量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例如:许多人宁愿选择无风险(即100%的机会)地获得3000元,而不会选择有80%的机会赢得4000元的赌博。
5)诱饵效应
是指人们对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会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而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被“诱饵”帮助的选项通常称为“目标”,而另一项选项则被称为“竞争者”。
有很多时候,诱饵并不需要真的存在。比如在汽车、手机、化妆品的产品目录中,商家们其实并非奢望卖出多少“豪华套装”和“顶级配置”,而是以此来提高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期望价位。
6)促销易感性
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个概念“一种心理上的促销的整体反应倾向性”。
促销易感性和价格意识不同,强价格意识消费者的购买信念是“只买低价”,并不关心商品促销与否,而高促销易感性的消费者不是必然只买低价商品。
例如:相比于76折后22.4美元的洗发水,更多的打折热衷者会选择了57折后24.9美元的洗发水。这说明吸引他们的不是低价,而是更低的折扣本身。
其实,国内外很多心理学家都对营销策划(运营)领域的进行过研究,相关的心理学效应还有很多,我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
大概率大家对上面列举的几个心理学理论或者都不是很熟悉,但你应该听过荣格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甚至七宗罪这些有关人性、心理学相关的理论。
接下来,我简单分享下。
7)荣格心理类型理论
荣格将人的心理类型分为外倾型、内倾型、感觉型、直觉型、思维型、情感型、判断型和直觉型8种。
目前在运营相关工作中,荣格心理模型被运用到的场景并不多,一般被用于人格测试,最有名的就是刷爆朋友圈的网易云音乐的荣格测试。
理论|一个「用户心理需求模型」,帮你读懂用户,找到运营方法论的底层逻辑(上)
文章插图
8)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其基本内容是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其不仅是动机理论,同时也是一种人性论和价值论。
理论|一个「用户心理需求模型」,帮你读懂用户,找到运营方法论的底层逻辑(上)
文章插图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把马斯洛需求层次表达为基本需求和高级需要两种,其中基础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于爱(社交)需求;高级需求有尊重需求、求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详细大家可以看看下表:
理论|一个「用户心理需求模型」,帮你读懂用户,找到运营方法论的底层逻辑(上)
文章插图
从心理学的角度,人总是从低层次需求转到高层次需求,最高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越是低级的需要,对个体的重要性越强,获得满足的力量越大。同时,只有低一级的要求被满足时,人们才会向高一级要求转化。但是同时,需求并不是不可逾越的,有时会越过较低级需要层次而向高级层次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