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战国中期宋国蒙人 。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
庄子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
庄子的文笔飘逸出尘,具有着浪漫主义风格,构思巧妙,充满着奇妙的思想 。
在《庄子》中,庄子用了大量的寓言和比喻,不仅将哲学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还使文章让这部作品生动形象,更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 。
朝三暮四
【原文】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
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
【翻译】
有一年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他的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 。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
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
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
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
【解析】
朝三暮四阐述了这样一个哲学道理,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实众猴子所得到的并没有增加或减少,猴子们喜怒为用就显得很可笑 。
人们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们就有同一性 。
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 。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
文章插图
庖丁解牛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 。三年之後,未尝见全牛也 。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
【翻译】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 。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意思是:只看见一个虚线的牛,就是只看见怎么样去解) 。
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
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 。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 。
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
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
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
【解析】
庖丁解牛能够做到一刀下去,刀刀到位,是因为掌握了它的肌理 。
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 。
做事应处处小心,还要保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顺其自然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
文章插图
呆若木鸡
【原文】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 。”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
十日又问,曰:“几矣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翻译】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 。过了十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 。”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训好鸡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 。”
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 。”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纪渻子回答说:“差不多了 。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 。”
周宣王高兴极了,立即带着这只鸡去斗鸡了 。
【解析】
庄子认为,真正有大智慧、有着高超技巧和真正勇敢的人应该是藏而不露的,他们的表现也许是愚钝,笨拙和胆怯的 。
但是,在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冷静、沉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 。
庄子通过这则寓言,阐述了道家的辩证思维,即“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 。
文章插图
望洋兴叹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翻译】
秋天按时到来,千百条河川都奔注入黄河,大水一直浩瀚地流去,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的外形 。
于是乎,河伯(黄河之神)便欣欣然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 。他顺着水流向东走,到了北海(今为渤海) 。
他向东遥望,看不见水流的尽头 。
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己了 。’这正是说我呀 。
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 。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你的面前,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讥笑了 。”
【解析】
望洋兴叹字面意思是为因伟大事物抬头叹息,引申义为形容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
【望洋兴叹故事及蕴含的哲理分析 望洋兴叹的意思和启示】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这则寓言,意在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那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想法和做法实在要不得 。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常见花卉名称大全 常见家养花卉及名称
- 雨花石精品图片 雨花石价格及图片
- 新津花舞人间花期及最佳观赏时间
- 诗句解释及作者表达的含义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意思是什么
- 母婴店利润分析及盈利技巧 开个母婴店利润怎么样
- 藏红花籽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雨具有哪些 雨伞雨具品牌及价格
- 微信服务号客服系统怎么做(主流系统评测及推
- 故事分享及具体意思 萍水相逢的意思和造句
- 圣诞节由来及风俗习惯 圣诞节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