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机器人,圆了残奥会冠军的“行走梦”( 二 )


二、技术已处世界先进水平 , 已完成8轮融资“傅利叶”这个名字的诞生 , 与一位同名的著名数学家有关 , 傅利叶提出的“傅利叶变换”能将函数分解成其基本成分 , 让函数、信号的能力产生变化 , 他同时也是信号处理的奠基人 。 傅利叶智能在做的事情与之类似 , 就像让原来不能走路的人变得可以行动了 , 让康复医生能摆脱曾经传统、复杂的训练工作等等 。
康复机器人并不是一个新兴事物 。
第一台上肢康复机器人可以追溯到1980年左右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的MIT-MANUS , 这台机器人可以辅助或阻碍手臂的平面运动 , 精确测量手臂的平面运动参数 , 并通过计算机界面为使用者提供视觉反馈 。
康复机器人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是在2000年 , 瑞士外骨骼机器人公司Hocoma推出了ArmeoSpring和ArmeoPower这两款上肢康复机器人 , 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商业化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公司 。
他用机器人,圆了残奥会冠军的“行走梦”
文章图片
瑞士外骨骼机器人公司Hocoma推出的ArmeoSpring
早期康复机器人的研究集中于国外 , 国内从2001开始 , 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学校才开始进行相关研究 。
近几年 , 康复机器人领域的核心关注点已经从商业化落地进入更好的用户体验 , 包括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和算法的发展 , 使得产品在更好的理解康复治疗师意图的同时 , 其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 。
虽然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 , 但顾捷谈道 , 傅利叶智能的销售规模和产品形态等 , 都已经远远超过国外一些公司 。 从技术角度而言 , 国内康复机器人技术已经走到世界先进水平 。
截至目前 , 傅利叶智能已完成8轮融资 , 最新的一笔融资是今年1月完成的4亿元D轮融资 , 并且这笔融资创下了国内该领域史上单轮融资额最高的纪录 , 该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 , 沙特阿美旗下风险投资基金Prosperity7Ventures、元璟资本跟投 。
三、落地2000余家医疗机构 , 打造平台型康复服务顾捷说:“我们已经在引领全球康复机器人的多项技术发展 。 ”如力反馈技术平台、多关节机器人运动控制卡、多维力传感器等 。
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成本正是阻碍国内机器人发展的瓶颈 , 他认为 , 无论是执行器还是力传感器 , 都要能够国产自研、自生产 , 然后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成本 , 未来才有希望扩大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
康复机器人的关键是人机交互 , 而机器人识别用户的意图正是通过力的感知和控制 。 如患有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等疾病的很多患者的肌肉力量不够 , 因此需要康复机器人助力 , 在这一过程中 , 机器人就可以通过力的感知与控制识别用户的意图 。
这一技术可以类比到工业机器人领域 , 在安全防护应用中 , 工业机器人会利用力控的交互来检测碰撞 。 但对于康复机器人来说 , 其识别的力量并不是机械的 , 而需要模拟真实世界的物理引擎 , 比如摩擦力、惯性等 , 需要通过用户的不断反馈 , 使得康复机器人能够进行自适应调节、控制 。
在康复机器人识别、工作过程中 , 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就是传感器 。 2021年1月 , 傅利叶智能收购了在传感器领域研发近20年的安徽埃力智能 , 着重在精准性、易控性、易安装、尺寸小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 。
除此以外 , 傅利叶智能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基地 , 在珠三角、长三角形成机器人上下游供应链 。
因此 , 从成立至今 , 傅利叶智能在康复机器人领域的产品矩阵已经基本成型 , 包括上肢、下肢、运动与平衡以及物理治疗 。 截至目前 , 傅利叶智能的产品已经落地2000多家医疗机构 , 顾捷称 , 这在康复机器人领域是一个相当大的体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