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标本|科学家首次发现患骨化纤维瘤的鼬科动物化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课题组在甘肃临夏盆地发现一只小型鼬科动物——副美洲獾颅骨 , 其上颌牙齿的远中区域有明显增生病变 , 经研究确定为骨化纤维瘤 , 这是首只被科学记录的患骨化纤维瘤的鼬科动物 。 中外科学家联合团队通过研究分析化石标本 , 取得一项古病理学新成果 , 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 。
副美洲獾是哺乳纲食肉目鼬科的一属 。 本次发现的颅骨化石后缘破碎 , 其他部分基本完整 , 全长8.9厘米 , 是成年个体 , 头骨上方平直 , 头顶上附着咬合肌肉的矢状嵴非常低 , 说明它的咬合力比较差 。 根据这些特点 , 最早为它命名的德国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推测它以鱼为主要食物来源 。
在化石修复过程中 , 四川顶上博物馆馆长刘建发现了面颌部的异常 。 进一步精修后发现 , 化石标本上颌骨两侧的后牙位置有明显异常的增生膨大 , 左侧增生未膨出 , 右侧则膨出明显 , 形成一个肿块 。 病变导致左侧后牙破损和脱落 , 右侧后牙脱落 , 齿窝封闭 。 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结果显示:增生组织外边缘浅、亮 , 与正常骨质区分明显;增生的内部显示出密度差异性 , 有深灰色不规则斑点 , 颜色与增生组织外部一致 , 包围不规则斑点的光带代表高密度组织 。
经过与现代医学诊断过的病变对比 , 研究者发现增生膨大表面与骨化纤维瘤的表现一致 。
【化石标本|科学家首次发现患骨化纤维瘤的鼬科动物化石】“经过进一步CT图像对比 , 我们将患兽诊断为青少年沙瘤状骨化纤维瘤 。 这种病痛感不明显 , 但对牙齿影响较大 。 病变没有影响患兽长大 , 据此可以推断副美洲獾的主要食物比较软且容易消化——显然 , 鱼是符合这些要求的食物 。 ”在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王董浩看来 , 该研究为师丹斯基的推测提供了证据 , 也为骨化纤维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 采访人员张蕾、张晓华
- 地下河|“神鹰天坑”里发现2亿年前海洋生物化石
- 6月23日消息|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麒麟电池推陈出新
- 费城超时空实验的结果疑被刻意隐瞒,为什么科学家不愿公布?
- 科学家在哺乳动物大脑中发现“第三只眼睛”,它到底有什么作用?
- 黑洞可以吞噬一切,人们又怎能发现它?科学家给出答案
- 达尔文进化论再次受阻,科学家发现人类社会并不符合进化论的规律
- 连姓都没有的达芬奇,为何会成惊世科学家?他甚至被怀疑为穿越者
- 科学家从一块陨石上找到生命起源的方向,生物或来自外太空
- 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山脉河流”,它是怎么形成的?
- 飞行了40多年的旅行者一号,科学家如今发现它的速度越来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