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的养殖技术
1.形态特征:鱼体呈纺锤形,略扁平,背部灰黑色,腹部为浅白色或浅灰色,侧线下部及尾柄附近为金黄色(体色也因品种而异,包括金黄色、橙红色、粉红色等 。).嘴的位置,马蹄形,2对触须,下颚须大约是吻须的两倍长 。鳞片更大 。个体较大,常见的为0.5 ~ 2.5 kg,最大可超过15kg 。二.食性和生长鲤鱼是一种杂食性底栖鱼类 。体长小于3厘米的鱼苗主要以轮虫和小枝角类为食,而枝角类、桡足类、枝角类等体长大于3厘米的昆虫幼虫的主食主要以枝角类和纤毛类为食,体长大于20厘米的则以昆虫螺、水生植物碎片等底栖生物为食 。其他如藻类也经常在肠道中发现 。因为杂食,食物范围广,对生活条件要求低,生长快,第二龄就能达到商品规格,如果喂配合饲料,第一龄就能达到商品规格 。Iii.生活习性鲤鱼喜欢生活在水体的下层,生长的最适水温为25-32 。当温度高于32或低于15时,生长明显减缓,温度低于10时鲤鱼停止进食 。适宜的溶解氧含量在4.5毫克/升以上,如果低于2毫克/升,就要少吃 。如果是1mg/l,你就会停止进食,头浮起来 。第四,生殖特征一般在第二年龄成熟,有些个体可以在第一年龄成熟 。产卵季节因地区而异,可在3 ~ 8月产卵(4 ~ 6月为丰期),为批量产卵型 。产卵场大多位于水生植物聚集的浅水湖泊和海湾或河流海湾 。卵非常粘,产卵后牢牢附着在水生植物上 。受孕的卵子数量因年龄和个体大小而异,从15万个到80万个不等 。产卵后,卵可在15-20孵化4-6天 。1.亲体鲤鱼的选育1选择标准:体型好,活动力强,无损伤,体长与体高比例为3: 1,具有典型的品种特征 。雌鱼2岁以上,体重1.5公斤,雄鱼2岁以上,1公斤以上为佳 。处于第一次性成熟和老化阶段的鲤鱼,由于卵量和卵质较差,不适合做亲鱼 。2.性别鉴定非繁殖季节:雌鱼体宽,背高,头小,腹部大而软,胸鳍小而园宽,泄殖腔平坦或略突出,有辐射褶;雄鱼身体狭长,头大,腹部小而硬,胸鳍大而尖,肛门微凹,无平行皱纹 。繁殖季节:雌鱼腹部柔软圆润,肛门和生殖孔较大,略红突出;雄鱼腹部较小,鳃盖、胸部、腹鳍有明显的“偶像化”副性征,肛门、生殖孔凹陷,无红肿,轻按时有乳白色精液从腹部流出 。3.饲养管理(1)饲养:亲鱼养殖池1-2亩,水深约1.2米,避风向阳,方便注水排水,每亩150-200公斤 。人工繁殖时,应把雌雄分开,防止它们自行交配产卵 。放置前用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2)管理:加强亲体鲤鱼的养殖,饲喂豆饼、蚕蛹、鱼粉等高蛋白饲料 。近年来,一些厂家开发了亲鱼饲料,富含ve等维生素,能促进发育,提高抗应激能力,效果良好 。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水质,经常补充淡水,保持微流水,刺激性腺发育 。2.引产和孵化1 。引产时机:水温上升稳定在16以上,即可引产 。通常清明到谷雨期间,寒潮过后,气温回升稳定时就可以引产了 。2.引产方式(1)自然产卵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式,因为它投资小,规模小 。产卵池:带有ar的池塘
同时在水面上拉细1-8根铁丝,在铁丝上挂人工鱼巢(或中间放竹子放在水面上) 。通常每组亲鱼要配备4-6个鱼巢 。e:管理:一般22: 00-9: 00下蛋,持续2-3天 。所以每天下午都要检查清理鱼窝,有蛋的鱼窝要搬到孵化池,同时要加新的 。如果合并池后产卵不好,可以降低水位让阳光照射,在饲料中加入更多ve,或者用微水刺激 。为了保证鱼苗的均匀性,当天的蛋要一起孵化,这样也可以防止盲蛋数量因为鱼卵粘连而增加 。(2)人工催产素:A渔场注射催产素:每公斤雌鱼使用600-1000 IU人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30-50g促黄体生成素类似物(LRH-A),或雄鱼剂量减半 。一般晴天下午6点,在胸鳍根部胸部注射预定剂量,然后移入产卵池,加淡水半小时 。18水温6-15小时后,即可开始发情产卵(水温越高,作用时间越短,反之亦然) 。b.产卵受精:诱导产卵后的亲鱼可自行在池中产卵,方法同(1) 。如果是人工采卵,可以在鱼发情高潮前捞起,用毛巾擦去鱼体中的水分,将卵挤入干燥的瓷盆中,快速将精液挤入其中,用羽毛搅拌使其充分受精,然后将受精卵均匀地涂在鱼窝上,放入孵化箱中孵化 。或者用滑石粉溶液脱粘,在流水中孵化 。水温16-22时,3-5天即可出苗 。(1)自然孵化:每亩池塘投放30-50万个受精卵,当天的卵要放在一起,保证鱼苗规格整齐 。特别注意防止水发霉,0.3am即可;埃尔米尔;或者甲醛孔雀石绿提前用鸡蛋浸泡洗鱼窝 。(2)去骨孵化:关键是调整水流流速,使鱼卵悬浮在水中不下沉 。同时,应防止砂窗堵塞 。鱼苗孵化时,流速会稍微降低,防止水流过大造成鱼苗体力消耗 。提高孵化率是人工繁殖的关键 。影响孵化率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突变、水质差、溶解氧低、鱼卵被霉菌寄生等 。我们应该尽力防止它的危害 。1.夏花栽培1池塘准备:1-2亩,深0.8-1.2米,淤泥少,东西鱼池,按常规方法清洗消毒 。
2施肥(又称肥水下塘):鱼苗下塘前7-10天,可将已发酵的粪肥施入,如猪牛粪便150-300kg/亩(5挑左右),也可施5-10kg/亩的无机肥料(化肥、磷肥等),同时进行生石灰消毒(用量150kg/亩),一周后鱼苗下池正好是轮虫高峰期,鱼苗适口饵料充足,生长健壮 。3放苗:放鱼苗前先用密眼网拉空网除野杂,还可放廉价的花白鲢苗种50-80尾进行试水,证明一切安全后即可放鱼,10-25万尾/亩 。4清水下塘:不施基肥,直接将鱼苗放入,此法因水中适口饵料轮虫较少,不够吃,因此鱼苗体弱,成活率也低 。(1)适时补料:鱼苗入池后,在前几天生长特别快,往往会出现天然饵料不足,因此要注意补料 。常用黄豆加熟鸡蛋黄打浆泼洒投喂 。每天每亩用2-4kg黄豆加3- 5个熟蛋黄磨成浆立即泼洒投喂,重点喂池边附近几米的水面 。也可每三天泼一次过滤后的新鲜猪血 。豆浆既可直接被苗种吃掉一些,也可以培肥水质,丰富天然饵料 。目前,市场上也有鱼苗料流通,形似微囊或粉料,可从6-8分开始投喂,既可补食,又可诱使鱼苗抢食,从而促进消化道发育,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壮苗 。(2) 追肥和管水:每三天一次施追肥,让水中轮虫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也可每天从较肥的成鱼池中抽部分水加到鱼苗池既能为鱼苗增加天然饵料,又能防止加机井水过多而导致气泡病的发生 。每周应换水1/3-1/2 。(3) 仔细观察:鱼苗培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 。观其活动、吃食、生长、水质变化,有无敌害、病害等情况 。同时应对鱼苗适时分池,防止过密导致规格参差不齐 。必要时还需拉网锻炼鱼苗增强耐力 。二规格鱼种培育:经夏花培育,鱼苗体长与体重均增长许多倍,适应能力也增强许多,食性变化已具有了品种的特征,开始喜好精料,故应尽早平稳过渡到吃配合饲料 。饲养方法有:1单养法:选2-4亩,水深1-1.5亩,经消毒的地塘,放夏花鱼种3000-6000尾/亩,投喂配合饲料或豆饼、蚕蛹、鱼粉混合物,要求饲料蛋白质35%以上,每天8-12次,投饵率5-8% 。2混养法:将鲤鱼夏花与其它鱼种混养,可以鲤鱼为主或为辅 。若以鲤鱼为主,则应加强饲料投喂,若以花白鲢为主时可适当培育水质,若以草鱼为主,则鲤鱼宜少放 。3饲养管理(1)早开食鱼苗开口越早,生长起点越早,生长就越好 。应力求尽早平稳过渡到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 。(2)狠抓旺食鱼种前期(特加是寸片到25-30时间内)生长特别快,体长体重增长均快,需要的饲料也较多,此时应加强投喂,有些渔民此期投饵率超过10% 。(3)投料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四定",按鱼种采食节律予以投喂 。(4)日常管理做好早、中、晚"三巡四查",掌握气候、鱼情、病情,保持鱼快速生长,同时还要定期注水和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鲤鱼分布广,养殖方式也较多,如池塘、网箱、流水、围栏、稻田、山坪塘等养殖形式,此处介绍池塘养殖,其余养殖方式请读者参阅有关书籍 。一、以鲤鱼为主的养殖模式鱼池大小不限,不过大池塘饵料系数会偏高,水深1.2-1.5米,也可将不同大小的鲤鱼种分期分批放入,便于轮捕轮放 。这种模式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粗蛋白质30%以上,投4-6次/日,投饵率3-8%,其管理要点除传统的"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髓外,还有新"十字"方针:种优、料精、水好、管理精细 。虽然新"十字"方针前六字与老"八字"经验相似,但新时期应包含新内容,或是强化或是补充,此处重点强调精细管理,就是要求饲养管理人员不能疏忽任何一个环节 。哪怕是一分钱的投入,也要计算其产出怎样,只有如此,才会有高效益的保证 。二、以鲤鱼作配养的放养模式1.草鱼或团头鲂为主的模式:草鱼或团头鲂60%、鲤鱼15%、花白鲢、鲫鱼共25%,适宜于水源好,草料较多的地区 。2.花白鲢为主的模式,花白鲢50%、鲤15%、草、鲂、鲫30%,适合较肥的水体 。3.斑点又尾?t为主的模式叉尾?t60%、鲤鱼10%、花白鲢、鲂30% 。4.鲫鱼为主的模式:鲫鱼60%,鲤鱼10%,草鱼10%,花白鲢20%一、痘疮病:症状:病鱼早期体表有乳白色小斑点,病情加剧此斑点蔓延至全身 。患部表皮存有乳白色的石蜡状增生物,当增生物长大后即自行脱落,不久又长出新增生物,轻则影响生长,重则至鱼死亡 。病源:由疱疹病毒引起 。流行病学:主要危害一龄以上鲤,秋委多发,不易导致死鱼,主要影响生长 。防治:①鱼池彻底消毒,鱼种入池前严格消毒?诓捎们杳顾厮?溶液浸洗,连??天 。二、疖疮病:症状:背部皮肤与肌肉组织发炎,后溃烂成脓疮,手摸有浮肿之感 。脓疮周围发炎、充血、充血,鳍条糜烂成刷状(渔民又叫扫帚鳍),严重者肠道出血发炎 。病源:疖型气单孢菌 。流行病学:多见于以花白鲢为主的混养鱼池 。无典型发病季节 。常年均可发生 。防治:①鱼种、水体、池塘彻底消毒;②操作小心,防止鱼体受伤;③用环丙沙星80mg/kg饲料制成药饵内服,结合 1 m漂白粉水体消毒,连用3天 。三、烂鳃病(俗称乌头瘟):症状:离群独游,少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乌黑 。鳃丝腐烂,带有淤泥,鳃盖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园形或不规则透明小窗(又称开天窗),鳃丝腐烂 。病源:鱼害粘球菌 。流行病学:危害多种鱼类,水温20-32℃ 最易暴发,冬季此病少见,常与赤皮、肠类病并发 。防治:①平时发病前水体用漂白粉消毒,特别是高温季节;②用红霉素100mg/kg饲料或恩诺沙星 80mg/kg饲料拌料内服;③用土霉素0.1 m泼洒消毒池水 。四、竖鳞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多数在鱼体后部)向外张开象松球,故有松球病之称;鳞囊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故又称鳞立病 。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 。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状 。2-3天后终于死亡 。病原水型点状极毛杆菌 。流行病学此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白鲢 。疾病有两个流行期:一为鲤鱼产卵期,二为鲤鱼越冬期;但一般以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主要流行季节 。死亡率达45%,最高的可达85% 。防治:① 鱼体受伤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在拉网等操作时一定要仔细,防止鱼受伤??鱼体、水质、池塘消毒??用50-80mg/kg饲料土霉素或金霉素制成药铒投喂 。五、肠炎病:症状:俗称烂肠瘟 。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似火山,严重时鳍条亦蛀蚀破烂 。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前肠或后肠呈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呈紫红色;肠内一般无食物,含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或血脓 。病原: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 。流行病学草、青、鲤鱼中非常普遍,死亡率很高,一般死亡率在50%左右;此病在一年中可表现出两个明显的流行季节,5~6月和8~9月多发 。此病往往和细菌性烂鳃病同时并发 。防治:①磺胺胍治疗:每10公斤吃食鱼第一天用药1克,第2~6天的用药量减半?谥瘟瞥ρ子肜萌?病并发时,全池遍??-3 m五倍子,同时连续6天投喂呋喃唑酮药饵,药量为每天10公斤鱼用药100毫克;病情严重时,呋喃唑酮的首次用量加倍 。③按每10公斤鱼用大蒜50克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天 。六、肤霉病:症状: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到病鱼有什么异常,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向内外生长,当受伤较深时,霉菌可向内深入肌肉,蔓延到组织细胞间隙,向外长成的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故称"长毛或白毛病 " 。鱼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焦躁不安,运动不正常,产生与其它物体磨擦现象,以后鱼负担过重,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缓慢,食欲下降,终归死亡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常发生 。受害的鱼卵上,可见至菌丝侵附在卵膜内,卵膜外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 。被寄生的鱼卵,因其菌丝呈放射状,故又有"太阳籽"之称 。病原:水霉和绵霉属真菌 。流行病学:一年四季都有此病出现,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流行 。此类霉菌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各种饲养鱼类,从卵至各种年龄的鱼都可感染 。鱼卵孵化季节,一般在春季水温上升到18℃左右开始,此时的水温最适宜于水霉菌的生长繁殖 。在亲鱼产卵后,水霉菌先在未受精的鱼卵上生长、繁殖,在适宜条件下,连续用无性繁殖形成动孢子囊的方式 。放出大量动孢子感染受精的鱼卵,因此在受精的鱼卵上常可镜检到萌发的菌丝体 。此种已感染的鱼卵,在开始感染的初期,其胚胎发育尚能正常进行,但在后期,当菌丝进入内部,或卵膜外部全被包围,加之受到临近死卵严重感染水霉的影响,使鱼卵胚胎发育中途死亡 。特别在阴雨天,水温低(15~20℃)时,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大批鱼卵因感染水霉而死亡 。防治:①鱼池用生石灰清塘,可以减少此病发生?谠诓独獭?搬运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能预防此病发生?"畚鹗占?鱼体受伤的鱼作亲鱼;亲鱼进池前,用不??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的磺胺药物软膏涂抹鱼体?芊⒉∈保?可采??.15~0.2 m的亚甲基蓝全池遍洒?荻杂懵阉?霉病的预防:首先应设法提高受精率,控制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产卵;其次,对鱼巢上的卵进行淋水孵化,可以减少或中断水霉动孢子对鱼卵的感染机会,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薅哉承杂懵言诔靥练趸?时,可用?? m的孔雀石绿浸洗10~15分钟,连用2天,以后每天早晨和傍晚用70~100 m的溶液10~15公斤在孵化架附近水面遍洒一次,直到鱼苗孵出时为止?卟捎昧魉?孵化的鱼卵,每??~8小时加孔雀石绿溶液一次 。直到鱼苗孵出时为止 。七、鲤蠢病:症状:轻度感染时无明显变化 。严重时可见肠道被堵塞,并能引起肠粘膜发炎和贫血,偶尔能见到死亡 。病原:鲤蠢绦虫 。流行病学:主要危害鲤鱼、鲫鱼成鱼,以4~8月多见 。防治:敌百虫拌料内服 。八、鲤嗜子宫线虫病(又称红细线虫病):症状:鳞松散,鳞片周围肌肉充血、发炎、溃烂 。易引起水霉病并发 。虫体寄生的鳞片下呈现出红紫色不规则的花纹,掀起鳞片便可见红色的虫体 。病原:鲤嗜子宫线虫 。流行病学:多危害鲤鱼成鱼,冬季虫体就寄生在鳞片下,只是虫体较小而不表出疾病,到春季水温变暖时,虫体生长加速而致鱼发病 。防治:① 生石灰严格消毒,杀死幼虫?谟玫馊骰?%高锰酸钾擦洗患处,或用2%的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 。鲤鱼的养殖方法二、以鲤鱼作配养的放养模式1.草鱼或团头鲂为主的模式:草鱼或团头鲂60%、鲤鱼15%、花白鲢、鲫鱼共25%,适宜于水源好,草料较多的地区 。2.花白鲢为主的模式,花白鲢50%、鲤15%、草、鲂、鲫30%,适合较肥的水体 。3.斑点又尾鮰为主的模式叉尾鮰60%、鲤鱼10%、花白鲢、鲂30% 。4.鲫鱼为主的模式:鲫鱼60%,鲤鱼10%,草鱼10%,花白鲢20%ⅴ鱼 病 防 治一、痘疮病:症状:病鱼早期体表有乳白色小斑点,病情加剧此斑点蔓延至全身 。患部表皮存有乳白色的石蜡状增生物,当增生物长大后即自行脱落,不久又长出新增生物,轻则影响生长,重则至鱼死亡 。病源:由疱疹病毒引起 。流行病学:主要危害一龄以上鲤,秋委多发,不易导致死鱼,主要影响生长 。防治:①鱼池彻底消毒,鱼种入池前严格消毒 。②采用氰霉素水溶液浸洗,连用3天 。二、疖疮病:症状:背部皮肤与肌肉组织发炎,后溃烂成脓疮,手摸有浮肿之感 。脓疮周围发炎、充血、充血,鳍条糜烂成刷状(渔民又叫扫帚鳍),严重者肠道出血发炎 。病源:疖型气单孢菌 。流行病学:多见于以花白鲢为主的混养鱼池 。无典型发病季节 。常年均可发生 。防治:①鱼种、水体、池塘彻底消毒;②操作小心,防止鱼体受伤;③用环丙沙星80mg/kg饲料制成药饵内服,结合1ppm漂白粉水体消毒,连用3天 。三、烂鳃病(俗称乌头瘟):症状:离群独游,少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乌黑 。鳃丝腐烂,带有淤泥,鳃盖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园形或不规则透明小窗(又称开天窗),鳃丝腐烂 。病源:鱼害粘球菌 。流行病学:危害多种鱼类,水温20-32℃最易暴发,冬季此病少见,常与赤皮、肠类病并发 。防治:①平时发病前水体用漂白粉消毒,特别是高温季节;②用红霉素100mg/kg饲料或恩诺沙星80mg/kg饲料拌料内服;③用土霉素0.1ppm泼洒消毒池水 。四、竖鳞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多数在鱼体后部)向外张开象松球,故有松球病之称;鳞囊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故又称鳞立病 。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 。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状 。2-3天后终于死亡 。病原水型点状极毛杆菌 。流行病学此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白鲢 。疾病有两个流行期:一为鲤鱼产卵期,二为鲤鱼越冬期;但一般以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主要流行季节 。死亡率达45%,最高的可达85% 。防治:① 鱼体受伤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在拉网等操作时一定要仔细,防止鱼受伤 。② 鱼体、水质、池塘消毒 。③ 用50-80mg/kg饲料土霉素或金霉素制成药铒投喂 。五、肠炎病:症状:俗称烂肠瘟 。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似火山,严重时鳍条亦蛀蚀破烂 。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前肠或后肠呈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呈紫红色;肠内一般无食物,含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或血脓 。病原: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 。流行病学草、青、鲤鱼中非常普遍,死亡率很高,一般死亡率在50%左右;此病在一年中可表现出两个明显的流行季节,5~6月和8~9月多发 。此病往往和细菌性烂鳃病同时并发 。防治:①磺胺胍治疗:每10公斤吃食鱼第一天用药1克,第2~6天的用药量减半 。②治疗肠炎与烂鳃病并发时,全池遍洒2-3ppm五倍子,同时连续6天投喂呋喃唑酮药饵,药量为每天10公斤鱼用药100毫克;病情严重时,呋喃唑酮的首次用量加倍 。③按每10公斤鱼用大蒜50克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天 。六、肤霉病:症状: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到病鱼有什么异常,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向内外生长,当受伤较深时,霉菌可向内深入肌肉,蔓延到组织细胞间隙,向外长成的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故称“长毛或白毛病” 。鱼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焦躁不安,运动不正常,产生与其它物体磨擦现象,以后鱼负担过重,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缓慢,食欲下降,终归死亡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常发生 。受害的鱼卵上,可见至菌丝侵附在卵膜内,卵膜外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 。被寄生的鱼卵,因其菌丝呈放射状,故又有“太阳籽”之称 。病原:水霉和绵霉属真菌 。流行病学:一年四季都有此病出现,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流行 。此类霉菌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各种饲养鱼类,从卵至各种年龄的鱼都可感染 。鱼卵孵化季节,一般在春季水温上升到18℃左右开始,此时的水温最适宜于水霉菌的生长繁殖 。在亲鱼产卵后,水霉菌先在未受精的鱼卵上生长、繁殖,在适宜条件下,连续用无性繁殖形成动孢子囊的方式 。放出大量动孢子感染受精的鱼卵,因此在受精的鱼卵上常可镜检到萌发的菌丝体 。此种已感染的鱼卵,在开始感染的初期,其胚胎发育尚能正常进行,但在后期,当菌丝进入内部,或卵膜外部全被包围,加之受到临近死卵严重感染水霉的影响,使鱼卵胚胎发育中途死亡 。特别在阴雨天,水温低(15~20℃)时,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大批鱼卵因感染水霉而死亡 。防治:①鱼池用生石灰清塘,可以减少此病发生 。②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能预防此病发生 。③勿收集鱼体受伤的鱼作亲鱼;亲鱼进池前,用不着%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的磺胺药物软膏涂抹鱼体 。④发病时,可采用0.15~0.2ppm的亚甲基蓝全池遍洒 。⑤对鱼卵水霉病的预防:首先应设法提高受精率,控制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产卵;其次,对鱼巢上的卵进行淋水孵化,可以减少或中断水霉动孢子对鱼卵的感染机会,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 。⑥对粘性鱼卵在池塘孵化时,可用法7ppm的孔雀石绿浸洗10~15分钟,连用2天,以后每天早晨和傍晚用70~100ppm的溶液10~15公斤在孵化架附近水面遍洒一次,直到鱼苗孵出时为止 。⑦采用流水孵化的鱼卵,每隔6~8小时加孔雀石绿溶液一次 。直到鱼苗孵出时为止 。七、鲤蠢病:症状:轻度感染时无明显变化 。严重时可见肠道被堵塞,并能引起肠粘膜发炎和贫血,偶尔能见到死亡 。病原:鲤蠢绦虫 。流行病学:主要危害鲤鱼、鲫鱼成鱼,以4~8月多见 。防治:敌百虫拌料内服 。八、鲤嗜子宫线虫病(又称红细线虫病):症状:鳞松散,鳞片周围肌肉充血、发炎、溃烂 。易引起水霉病并发 。虫体寄生的鳞片下呈现出红紫色不规则的花纹,掀起鳞片便可见红色的虫体 。病原:鲤嗜子宫线虫 。流行病学:多危害鲤鱼成鱼,冬季虫体就寄生在鳞片下,只是虫体较小而不表出疾病,到春季水温变暖时,虫体生长加速而致鱼发病 。防治:① 生石灰严格消毒,杀死幼虫 。②用碘洒或1%高锰酸钾擦洗患处,或用2%的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 。有关养鲤鱼的养殖方法【养殖锦鲤鱼一年利润 养殖鲤鱼】鲤鱼为鲤形目、鲤科、鲤属的一种经济鱼类,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我国最重要的养殖鱼种之一,常见品种有鳞鲤、镜鲤、红鲤、荷包鲤等地方品种及丰鲤、颖鲤、建鲤、全雌鲤等优良品种 。ⅰ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鱼体呈梭形而略扁,背部灰黑,腹部浅白或淡灰,侧线下方及近尾柄处金黄色(体色也依品种而异,有金黄色、桔红色、粉红色等) 。口端位,马蹄形,触须2对,颌须约为吻须的2倍长 。鳞片较大 。个体较大,常见的有0.5~2.5kg,最大可达15kg以上 。二、食性与生长 鲤鱼为杂食性底层鱼类,体长3厘米以下的鱼苗主要吃食轮虫和小型枝角类,3厘米以上主食枝角类、桡角类、摇纹幼虫和其它昆虫幼虫,体长20厘米以上就以摇纹虫和纤毛类为主要食物,一龄以上则以底栖物如昆虫螺蚬以及水生维束植物碎片为食,其它如藻类同样常在肠中发现 。因食性杂、食物广,生活条件要求不高,生长快,一般二龄可达商品规格,若用配合饲料饲养,一龄便可达商品规格 。三、生活习性 鲤鱼喜居水体下层,最适生长水温25-32℃,高于32℃或低于15℃生长明显减缓,低于10℃停食 。适宜的溶氧量为4.5mg/l以上,低于2mg/l则少吃,1mg/l就停食并浮头 。四、繁殖特性 一般二龄性成熟,有些个体一龄亦可成熟 。产卵季节随地区而异,3-8月均可产卵(以4-6月为盛产期),为分批产卵型 。产卵场多在浅水湖湾或河湾水草丛生地带,卵粘性很强,产完后即牢固粘附在水草上,怀卵量因年龄和个体大小而异,15-80万粒不等,卵子产出后,在15-20℃水温下经4-6天即可孵化出苗 。ⅱ繁殖 一、亲鲤选择与饲养 1选择标准: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具有典型的品种特征 。雌鱼至少2冬龄,体重1.5kg,雄鱼2冬龄1kg以上为好,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鲤鱼,其怀卵量和卵的品质均较差,故不宜作亲鱼 。2、性别鉴定 非生殖季节:雌鱼体宽,背高,头小,腹部较大而柔软,胸腹鳍小而园宽,泄殖腔扁平或稍突出,有辐射折;雄鱼体狭长,头较大,腹部小而硬,胸腹鳍大而尖长,肛门略向内凹,无平行皱折 。生殖季节:雌鱼腹柔软呈园囊形,肛门和生殖孔较大,略红而突出;雄鱼腹部较小,鳃盖、胸、腹鳍具有明显的副性征"追星",肛门和生殖孔内凹,不红肿,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3、饲养管理 (1)饲养:亲鱼培育池塘1-2亩,水深1.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每亩放150-200kg.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产卵应将雌雄分开 。放前用生大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2)管理:强化亲鲤培育,可投喂豆饼、蚕蛹、鱼粉等高蛋白饲料 。近年来,有些厂家开发有亲鱼饲料,该料富含ve及其它维生素,可促进发育和提高抗应激能力,效果良好 。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水质,常加注新鲜水,保持微流水,以刺激性腺发育 。二、催产和孵化 1、催产时机:当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6℃以上便可催产 。通常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寒潮过后,气温回升并稳定时即可催产 。2、催产方式 (1)自然产卵型因其投资与规模均较小,是一种很普遍的方式 。a产卵池:面积0.5-1亩,水深1.2米,注排水方便的池塘即可 。用生石灰消毒后一周即可放鱼 。b人工鱼巢:用以粘附鱼卵 。选择质地柔软、韧性好、无毒、不易腐烂的材料制作,如松树枝、棕片、聚乙烯片(编织袋)、杨树根等,使用前要清洗、扎把、消毒(0.3‰甲醛或孔雀石绿) 。稻草因易腐烂不宜作鱼巢 。c孵化池:又可作鱼苗培育池,面积宜小(1-2亩),淤泥少、水深1米经消毒的池塘 。进出水口均需加密眼网片过滤,防止杂质入池和鱼苗逃出 。d并池产卵:按雌雄之比为1:1-1.5把35-30组成熟度好的亲鲤并池,缓缓加入新水 。同时在水面上拉细铁丝1-8根,铁丝上悬挂人工鱼巢(或者用竹子一破为二将其夹在中间放于水面) 。通常每组亲鱼应配备4-6只鱼巢 。e 管理:一般在22:00-9:00产卵,延续2-3天,故应每天下午检查并清洗鱼巢,将粘有卵的鱼巢移入孵化池,同时补充新鱼巢 。若并池后产卵不好,则可降低水位让阳光照晒,饲料中也可多加些ve,或用微流水刺激 。为保证鱼苗整齐度,应将同一天的卵一齐入孵,这样也可防止因鱼卵粘结成块而增加瞎卵数 。(2)人工催产:多见于鱼种场 a催产剂的注射: 每kg雌鱼用人工绒毛膜促进性腺激素(hcg)600-1000iu或促黄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0-50微克,或者将其减量混合使用,雄鱼剂量减半 。一般在晴天下午6时按预定剂量在胸鳍基部一次注射到胸腔,随即移入产卵池中,并加注新鲜水半小时,水温18℃6-15小时后即可发情产卵(水温越高,效应时间越短,反之相反) 。b产卵和受精:催产后的亲鱼可在池中自行产卵,办法同(1) 。若行人工采卵,可在鱼发情高潮前捞起,用毛巾擦去鱼体水分,将卵挤入干瓷盆中,并迅速挤入精液,用羽毛搅拌,让其充分受精,然后将受精卵均匀涂抹在鱼巢上,放到孵化池孵化 。或者用滑石粉溶液脱粘后行流水孵化 。水温16-22℃时3-5天即可出苗 。3 管理: (1)自然孵化:每亩池塘放30-50万粒受精卵,应将同一天的卵一齐放入方可保证鱼苗规格整齐 。特别应注意防止水霉病,可用0.3‰甲醛或孔雀石绿事先浸洗粘有卵的鱼巢 。(2)脱粘孵化:关键是调整水流流速,以鱼卵不下沉而悬浮于水中为度 。同时要防沙窗堵塞 。在有鱼苗孵出时就略微降低流速,防止水流过急对鱼苗的体力消耗 。提高孵化率是人工繁殖的关键,影响孵化率的原因主要产卵期天气突变,水质不好,溶氧低,鱼卵被霉菌寄生等,应设法防止其危害 。ⅲ苗 种 培 育 分夏花和规格鱼种的培育 。一、夏花培育 1池塘准备:选择1-2亩,水深0.8-1.2米,少淤泥,东西向鱼池,按常规方法清整、消毒. 2施肥(又称肥水下塘):鱼苗下塘前7-10天,可将已发酵的粪肥施入,如猪牛粪便150-300kg/亩(5挑左右),也可施5-10kg/亩的无机肥料(化肥、磷肥等),同时进行生石灰消毒(用量150kg/亩),一周后鱼苗下池正好是轮虫高峰期,鱼苗适口饵料充足,生长健壮 。3放苗:放鱼苗前先用密眼网拉空网除野杂,还可放廉价的花白鲢苗种50-80尾进行试水,证明一切安全后即可放鱼,10-25万尾/亩 。4清水下塘:不施基肥,直接将鱼苗放入,此法因水中适口饵料轮虫较少,不够吃,因此鱼苗体弱,成活率也低 。5管理: (1) 适时补料:鱼苗入池后,在前几天生长特别快,往往会出现天然饵料不足,因此要注意补料 。常用黄豆加熟鸡蛋黄打浆泼洒投喂 。每天每亩用2-4kg黄豆加3-5个熟蛋黄磨成浆立即泼洒投喂,重点喂池边附近几米的水面 。也可每三天泼一次过滤后的新鲜猪血 。豆浆既可直接被苗种吃掉一些,也可以培肥水质,丰富天然饵料 。目前,市场上也有鱼苗料流通,形似微囊或粉料,可从6-8分开始投喂,既可补食,又可诱使鱼苗抢食,从而促进消化道发育,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壮苗 。(2) 追肥和管水:每三天一次施追肥,让水中轮虫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也可每天从较肥的成鱼池中抽部分水加到鱼苗池既能为鱼苗增加天然饵料,又能防止加机井水过多而导致气泡病的发生 。每周应换水1/3-1/2 。(3) 仔细观察:鱼苗培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 。观其活动、吃食、生长、水质变化,有无敌害、病害等情况 。同时应对鱼苗适时分池,防止过密导致规格参差不齐 。必要时还需拉网锻炼鱼苗增强耐力 。二规格鱼种培育:经夏花培育,鱼苗体长与体重均增长许多倍,适应能力也增强许多,食性变化已具有了品种的特征,开始喜好精料,故应尽早平稳过渡到吃配合饲料 。饲养方法有: 1单养法:选2-4亩,水深1-1.5亩,经消毒的地塘,放夏花鱼种3000-6000尾/亩,投喂配合饲料或豆饼、蚕蛹、鱼粉混合物,要求饲料蛋白质35%以上,每天8-12次,投饵率5-8% 。2混养法:将鲤鱼夏花与其它鱼种混养,可以鲤鱼为主或为辅 。若以鲤鱼为主,则应加强饲料投喂,若以花白鲢为主时可适当培育水质,若以草鱼为主,则鲤鱼宜少放 。3饲养管理 (1)早开食鱼苗开口越早,生长起点越早,生长就越好 。应力求尽早平稳过渡到用全价配合饲料投喂 。(2)狠抓旺食鱼种前期(特加是寸片到25-30时间内)生长特别快,体长体重增长均快,需要的饲料也较多,此时应加强投喂,有些渔民此期投饵率超过10% 。(3)投料坚持定质、定时、定位、定量"四定",按鱼种采食节律予以投喂 。(4)日常管理做好早、中、晚"三巡四查",掌握气候、鱼情、病情,保持鱼快速生长,同时还要定期注水和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ⅳ成 鱼 养 殖 鲤鱼分布广,养殖方式也较多,如池塘、网箱、流水、围栏、稻田、山坪塘等养殖形式,此处介绍池塘养殖,其余养殖方式请读者参阅有关书籍 。一、以鲤鱼为主的养殖模式 鱼池大小不限,不过大池塘饵料系数会偏高,水深1.2-1.5米,也可将不同大小的鲤鱼种分期分批放入,便于轮捕轮放 。这种模式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粗蛋白质30%以上,投4-6次/日,投饵率3-8%,其管理要点除传统的"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髓外,还有新"十字"方针:种优、料精、水好、管理精细 。虽然新"十字"方针前六字与老"八字"经验相似,但新时期应包含新内容,或是强化或是补充,此处重点强调精细管理,就是要求饲养管理人员不能疏忽任何一个环节 。哪怕是一分钱的投入,也要计算其产出怎样,只有如此,才会有高效益的保证 。二、以鲤鱼作配养的放养模式 1.草鱼或团头鲂为主的模式:草鱼或团头鲂60%、鲤鱼15%、花白鲢、鲫鱼共25%,适宜于水源好,草料较多的地区 。2.花白鲢为主的模式,花白鲢50%、鲤15%、草、鲂、鲫30%,适合较肥的水体 。3.斑点又尾鮰为主的模式叉尾鮰60%、鲤鱼10%、花白鲢、鲂30% 。4.鲫鱼为主的模式:鲫鱼60%,鲤鱼10%,草鱼10%,花白鲢20% ⅴ鱼 病 防 治 一、痘疮病:症状:病鱼早期体表有乳白色小斑点,病情加剧此斑点蔓延至全身 。患部表皮存有乳白色的石蜡状增生物,当增生物长大后即自行脱落,不久又长出新增生物,轻则影响生长,重则至鱼死亡 。病源:由疱疹病毒引起 。流行病学:主要危害一龄以上鲤,秋委多发,不易导致死鱼,主要影响生长 。防治:①鱼池彻底消毒,鱼种入池前严格消毒 。②采用氰霉素水溶液浸洗,连用3天 。二、疖疮病:症状:背部皮肤与肌肉组织发炎,后溃烂成脓疮,手摸有浮肿之感 。脓疮周围发炎、充血、充血,鳍条糜烂成刷状(渔民又叫扫帚鳍),严重者肠道出血发炎 。病源:疖型气单孢菌 。流行病学:多见于以花白鲢为主的混养鱼池 。无典型发病季节 。常年均可发生 。防治:①鱼种、水体、池塘彻底消毒;②操作小心,防止鱼体受伤;③用环丙沙星80mg/kg饲料制成药饵内服,结合1ppm漂白粉水体消毒,连用3天 。三、烂鳃病(俗称乌头瘟):症状:离群独游,少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乌黑 。鳃丝腐烂,带有淤泥,鳃盖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园形或不规则透明小窗(又称开天窗),鳃丝腐烂 。病源:鱼害粘球菌 。流行病学:危害多种鱼类,水温20-32℃最易暴发,冬季此病少见,常与赤皮、肠类病并发 。防治:①平时发病前水体用漂白粉消毒,特别是高温季节;②用红霉素100mg/kg饲料或恩诺沙星80mg/kg饲料拌料内服;③用土霉素0.1ppm泼洒消毒池水 。四、竖鳞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多数在鱼体后部)向外张开象松球,故有松球病之称;鳞囊内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故又称鳞立病 。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 。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状 。2-3天后终于死亡 。病原水型点状极毛杆菌 。流行病学此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白鲢 。疾病有两个流行期:一为鲤鱼产卵期,二为鲤鱼越冬期;但一般以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主要流行季节 。死亡率达45%,最高的可达85% 。防治:① 鱼体受伤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在拉网等操作时一定要仔细,防止鱼受伤 。② 鱼体、水质、池塘消毒 。③ 用50-80mg/kg饲料土霉素或金霉素制成药铒投喂 。五、肠炎病:症状:俗称烂肠瘟 。病鱼腹部膨大、呈现红斑、肛门红肿突出似火山,严重时鳍条亦蛀蚀破烂 。剖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前肠或后肠呈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呈紫红色;肠内一般无食物,含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或血脓 。病原: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 。流行病学草、青、鲤鱼中非常普遍,死亡率很高,一般死亡率在50%左右;此病在一年中可表现出两个明显的流行季节,5~6月和8~9月多发 。此病往往和细菌性烂鳃病同时并发 。防治:①磺胺胍治疗:每10公斤吃食鱼第一天用药1克,第2~6天的用药量减半 。②治疗肠炎与烂鳃病并发时,全池遍洒2-3ppm五倍子,同时连续6天投喂呋喃唑酮药饵,药量为每天10公斤鱼用药100毫克;病情严重时,呋喃唑酮的首次用量加倍 。③按每10公斤鱼用大蒜50克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天 。六、肤霉病:症状: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到病鱼有什么异常,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向内外生长,当受伤较深时,霉菌可向内深入肌肉,蔓延到组织细胞间隙,向外长成的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故称"长毛或白毛病" 。鱼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焦躁不安,运动不正常,产生与其它物体磨擦现象,以后鱼负担过重,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缓慢,食欲下降,终归死亡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常发生 。受害的鱼卵上,可见至菌丝侵附在卵膜内,卵膜外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 。被寄生的鱼卵,因其菌丝呈放射状,故又有"太阳籽"之称 。病原:水霉和绵霉属真菌 。流行病学:一年四季都有此病出现,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流行 。此类霉菌对寄主无严格的选择性,各种饲养鱼类,从卵至各种年龄的鱼都可感染 。鱼卵孵化季节,一般在春季水温上升到18℃左右开始,此时的水温最适宜于水霉菌的生长繁殖 。在亲鱼产卵后,水霉菌先在未受精的鱼卵上生长、繁殖,在适宜条件下,连续用无性繁殖形成动孢子囊的方式 。放出大量动孢子感染受精的鱼卵,因此在受精的鱼卵上常可镜检到萌发的菌丝体 。此种已感染的鱼卵,在开始感染的初期,其胚胎发育尚能正常进行,但在后期,当菌丝进入内部,或卵膜外部全被包围,加之受到临近死卵严重感染水霉的影响,使鱼卵胚胎发育中途死亡 。特别在阴雨天,水温低(15~20℃)时,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大批鱼卵因感染水霉而死亡 。防治:①鱼池用生石灰清塘,可以减少此病发生 。②在捕捞、搬运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仔细,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能预防此病发生 。③勿收集鱼体受伤的鱼作亲鱼;亲鱼进池前,用不着%孔雀石绿软膏或适量的磺胺药物软膏涂抹鱼体 。④发病时,可采用0.15~0.2ppm的亚甲基蓝全池遍洒 。⑤对鱼卵水霉病的预防:首先应设法提高受精率,控制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产卵;其次,对鱼巢上的卵进行淋水孵化,可以减少或中断水霉动孢子对鱼卵的感染机会,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 。⑥对粘性鱼卵在池塘孵化时,可用法7ppm的孔雀石绿浸洗10~15分钟,连用2天,以后每天早晨和傍晚用70~100ppm的溶液10~15公斤在孵化架附近水面遍洒一次,直到鱼苗孵出时为止 。⑦采用流水孵化的鱼卵,每隔6~8小时加孔雀石绿溶液一次 。直到鱼苗孵出时为止 。七、鲤蠢病:症状:轻度感染时无明显变化 。严重时可见肠道被堵塞,并能引起肠粘膜发炎和贫血,偶尔能见到死亡 。病原:鲤蠢绦虫 。流行病学:主要危害鲤鱼、鲫鱼成鱼,以4~8月多见 。防治:敌百虫拌料内服 。八、鲤嗜子宫线虫病(又称红细线虫病):症状:鳞松散,鳞片周围肌肉充血、发炎、溃烂 。易引起水霉病并发 。虫体寄生的鳞片下呈现出红紫色不规则的花纹,掀起鳞片便可见红色的虫体 。病原:鲤嗜子宫线虫 。流行病学:多危害鲤鱼成鱼,冬季虫体就寄生在鳞片下,只是虫体较小而不表出疾病,到春季水温变暖时,虫体生长加速而致鱼发病 。防治:① 生石灰严格消毒,杀死幼虫 。②用碘洒或1%高锰酸钾擦洗患处,或用2%的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 。养殖鲤鱼的成长时间最少需要两年,第一年从鱼苗养成100克至250克重的鱼种, 第二年到第3年能长到一到三斤这样就可以在市场售卖。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 。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 。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 。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 。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 。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停食状态,体内脂肪一冬天消耗殆尽,春季一到,便急于摄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补充 。深秋时节,冬季临近,为了积累脂肪,也会出现一个“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饵料为主 。因此初春、深秋垂钓鲤鱼,要以蚯蚓、河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 。春季过后,随着气温升高,鱼的摄食量变大,饵的质量已不主要,数量则上升为第一位 。因此在暮春、整个夏季、初秋的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鲤鱼都以素食为主 。此时垂钓,应使用面饵、糟食等 。扩展资料:鲤鱼养殖注意事项:1、鱼塘清理在养鱼之前就需要做好养殖的准备,而鱼塘的清理工作就是养殖的基础,在养殖前要将鱼塘中的多余的淤泥清理出来,一般情况下鲤鱼养殖鱼塘中的淤泥厚度不能超过20厘米,其次就是要将鱼塘周围都进行整理避免出现漏水现象,清理好之后在鱼塘中撒上一层生石灰进行消毒,等一周之后将鱼塘的水排干净再注入新水这时才能进行养殖 。2、鱼苗放养在挑选鲤鱼苗的时候要选择规格大小均匀的、健壮的、活跃的、鳞片和鱼鳃等身体部位没有受损的也就是说没有机械伤害的、摄食状态好的,其次就是选购回来的鲤鱼苗需要先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试养,要等试养没问题之后再正式投放入鱼塘养殖 。3、水质管理水质的管理是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鲤鱼来说,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而言是没有那么严格的,因为鲤鱼对环境的适应性真的是比较强的,但是为了促进鲤鱼的生长和提高鲤鱼养殖的成活率,一旦发现水体出现透明或者是发黄的话就需要加入肥料来补充水体的肥力,还有就是要经常进行换水,每次换水都只换三分之二,一般每半个月换水一次,冬季可减少换水次数,每次换水之后要进行鱼塘消毒预防病虫害 。4、饲养管理饲养管理工作是在养殖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首先就是在养殖鲤鱼的时候也是需要观察它们的日常摄食情况、活动情况、生长情况、精神状况等并进行记录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的进行治疗,其次就是要合理的使用鲤鱼的饲料,它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什么都吃,所以更应该注意饲料的安全性 。还有就是要注意饲料的喂量,最好是定时、定次和定量的进行饲喂,在摄食完之后及时的将饲料残渣清理出来,最后就是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在平时可以增强鲤鱼的抗病能力并且通过在饲料中加入药物的方式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鲤鱼那里养殖鲤鱼最多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6-26F.context("wywContentAnswerPayChatList-3726616274", [{"content":null,"ctype":1,"type":1},{"content":null,"ctype":1,"type":2}]);那里养殖鲤鱼最多亲,我们这边查询到中国鲤鱼养殖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省江苏 。山东 。河南河北等地 。。南方貌似都不怎么吃鲤鱼 。所以可能养殖的鲤鱼很少 。怎么区别野生鲤鱼与养殖鲤鱼一、体型不同1、野生鲤鱼:由于自己觅食,不断游动,所以显得瘦长 。2、养殖鲤鱼:由于饲料充足,游动较少,所以显得较胖,体型较宽、短、厚 。二、颜色不同1、野生鲤鱼:野生鲤鱼颜色鲜艳 。2、养殖鲤鱼:养殖的鲤鱼颜色较淡 。三、鱼须不同1、野生鲤鱼:野生鲤鱼嘴部靠下的吻须末端接近眼眶 。2、养殖鲤鱼:料鲤鱼的后须末端只到眼眶距离的一半 。
- 美国先进养殖技术视频 美国香鳅养殖技术
- 玉树的养殖方法移栽 玉树的养殖
-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骗局 淡水大龙虾养殖
- 淡水虾怎么养殖 澳洲大龙虾养殖基地
- 一亩地能养殖多少黄鳝 黄鳝养殖周期
- 益新灵怎么代理 新益养殖公司
- 2020年养殖肉牛前景 养殖牛的前景如何
- 福州泥鳅批发市场 福建泥鳅养殖
- 连云港好运水产泥鳅养殖基地 水产养殖泥鳅
- 海参买什么样的好 养殖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