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 中国a股全球市值排名


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 中国a股全球市值排名

文章插图
经过30年的风雨历程 , 资本市场从无到有 , 从小到大 , 从弱到强 , 始终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型和升级 。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技创新板、新三板、区域性股票市场等 。正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 同时在改革和探索中前进 。
目前 , 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4101家 , 总市值近80万亿元 , 投资者账户1.75亿 。营业总收入占GDP总量的一半 , 上市公司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力量 。
资本市场有助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上市公司破4000家 总市值全球第二
“十三五”以来 ,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分别突破3000家和4000家的门槛 。与资本市场建立后的最初10年1000家上市公司的进步相比 , a股扩张速度明显加快 , 资本市场日益繁荣 。
今年随着注册制的实施带来的市场扩容 , 沪深两市最新市值已达78万亿 , 与2000年末相比增长了16倍 , 近20年年均增速15% , 市值增长显著 。
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 中国a股全球市值排名

文章插图
2014年底 , 沪深两市市值首次跃居全球第二 。目前 , 沪深两市总市值近80亿元 , 约占全球各大证券交易所总市值的11% , 比日本排名第三的东京证券交易所总市值高出71% 。
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支柱力量
a股上市公司覆盖国民经济全部90个行业 , 占国内500强企业的70%以上 , 是实体经济的“基础盘” 。
2019年 ,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47万亿元 , 占全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首次突破50%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 , 上市公司创造的税收占整个企业税收的30% , 实体经济上市公司的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40% , 上市公司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力量 。
30年来 , 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股权融资总额已超过15万亿元 。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 。目前 , 民营企业占a股上市公司的60%以上 。据恒大研究院统计 , 2019年a股市场IPO、增发、配股实现的股权融资 , 44%流向民营企业 , 36%流向国有企业 , 民营企业略胜一筹 。
在《2020胡润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 , 上市公司占比78% 。其中沪深两市上市公司330家 , 占比66% , 资本市场在帮助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龙头公司亮出“中国名片”
在2020年 , 共有124家中国公司(包括香港 , 不包括台湾省)被列入《财富》名单
372226" qid="6537211785634682126">世界500强 , 公司数量首次超越美国问鼎全球 。124家公司中 , 在A股上市或部分上市的公司超过70家 , 占比近六成 , 优质上市公司成为中国企业对外展示的“中国名片” 。

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 中国a股全球市值排名

文章插图
30年来 , A股上市公司中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龙头 , 在各领域均起到良好示范引领作用 。2001年中国石化的上市实现了A股千亿市值公司零的突破 , 当前两市千亿市值公司已增至118家 , 其中金融类公司33家 , 电子、通信、计算机、医药生物行业公司合计28家 。
科技和医药行业龙头的迅速崛起 , 体现了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上市公司科技属性增强
十八大以来 , 中国加速了由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进程 , 综合创新实力不断提高 , A股上市公司“科技”属性逐年增强 。伴随着科创板开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落地 , 新兴技术产业迎来更大舞台 。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 , 2020年以来A股共有342家公司首发上市 , 合计募资4238亿元 , IPO公司数量及募资金额均排进历史前三 。其中科创板募资2022亿元 , 占比近半;半导体行业募资近800亿元 , 细分行业排名最高 。科技新生力量来势凶猛 。
从市值分布来看 , 当前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15.39% , 较2010年提升超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 金融、能源类公司在A股权重均下降超10个百分点 , 资本市场成中国产业升级主战场 。

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 中国a股全球市值排名

文章插图
不过也应注意到 , A股市值前十名的上市公司中无一家科技企业入围 , 美股前十大市值龙头中信息技术企业占据半壁江山 , A股科技创新之路仍任重道远 。
上市公司做大做优做强
30年来 , 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保持平稳增长 , 成长性超越同期经济增速 。价值投资时代开启 , 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意识逐渐增强 , A股连续3年分红金额突破万亿元 , 分红公司数量占比达七成 , 大手笔分红渐成常态 。
上市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
数据宝统计 , 201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3.72万亿 , 较20年前增加59倍 , 较10年前增加2.5倍 。近10年A股公司净利润年复合增速13.32% , 跑赢同期GDP增速 。
从盈利分布来看 , A股上市公司两极分化特征明显 。2005年以来沪深300指数成份公司净利润占全部A股比重均值为86.5% 。2015至2017年随着A股新一轮扩容周期开启 , 净利润占比一度回落至80%以下 , 此后随着“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改革初显成效 ,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核心资产崛起 , 强者恒强的特征显现 。
2019年沪深300指数成份公司实现净利润3.17万亿元 , 占全部上市公司的84% , 占比较2017年的低点高出近8个百分点 , 实现两连升 。盈利水平的提升也加速A股市值向龙头集中的趋势 , 当前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总市值40.28万亿元 , 占A股总市值的52% 。
A股公司成长性比同期美股高近80%
沪深300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分别覆盖了中美两国市值及代表性最突出的上市公司 , 是中、美市场整体走向的“晴雨表” , 通过两大指数成份股的财务数据对比可直观看出两地头部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成长性等方面的差异 。
数据宝统计 , 2011年以来沪深300指数净利润年复合增速8.58% , 比同期标普500指数(4.82%)高出近80% 。除2016年小幅下跌外 , 其余年份沪深300指数净利润均保持了稳定正增长;相比之下 , 标普500指数净利润多次出现负增长 , 年度最大跌幅超过10% , 业绩波幅更大 。

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 中国a股全球市值排名

文章插图
今年全球经济遭受疫情打击 , 不少全球知名企业元气大伤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 , 今年前三季度标普500指数成份公司净利润同比重挫40% , 尚未走出疫情阴霾;同期A股公司业绩早已触底反弹 ,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降幅收窄至6.5% , 沪深300指数净利润同比仅下滑7.6% 。
A股公司盈利能力低于美股
虽然A股公司保持了净利润的稳定增长 , 其盈利能力与美国头部公司相比仍存差距 。数据宝统计 , 过去10年标普500指数整体毛利率均维持在30%以上 , 2019年达到35.33%;2019年沪深300指数整体毛利率水平为19.04% , 相当于标普500指数的一半 。
从ROE(净资产收益率)来看 , 过去10年沪深300指数ROE呈整体下滑走势 , 2019年仅有10.51%;标普500指数ROE2015年起逐年上升 , 并于2016年超过沪深300指数 , 最新ROE达15.35% 。两者相比 , 沪深300指数ROE正处于历史低位 , 标普500指数ROE处于历史高位 。
标普500指数的高盈利能力与其以信息技术占主导的市值分布密切相关 , 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2019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55%和42% , A股头部公司金融股占比高 , 拉低了指数的整体盈利能力 。
上市公司分红意识增强
30年来 , A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超10万亿 , 近3年派现金额更是连续突破万亿关口 , 2019年一举达到1.36万亿 , 再创新高 。
数据宝统计 , 2019年实施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达2629家 , 占年末上市公司总数的70% , 较10年前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 。其中 , 1520家公司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不小于30% , 大手笔分红渐成常态 。

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 中国a股全球市值排名

文章插图
分行业来看 , 2019年食品饮料和采掘行业支付率超过50%(仅统计盈利公司) , 纺织服装、公用事业和化工行业分红力度其次 , 超过40% 。业绩和现金流稳定的行业分红率相对较高 。
上市公司慷慨出手的背后反映出其股东回报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A股高分红时代大幕拉开 , A股价值投资理念也将被进一步强化 。
A股分红率逐步向成熟市场靠拢
2017至2019年 , 沪深300指数成份公司累计分红总额占净利润的比重为32.05% , 这一分红力度虽然纵向大幅提升 , 但与同期标普500指数的股利支付率40.87%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
从区间分布来看 , 近3年股利支付率超过50%的公司占沪深300指数成份公司总数的14.67%;标普500成份股中 , 这一比例接近三成 , 为前者的两倍 。美股上市公司中高比例分红股数量大幅高于中国 。

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 中国a股全球市值排名

文章插图
当然 , 分红并非越多越好 , 企业分红力度和其生命周期息息相关 。持续高比例分红的上市公司大多进入成熟期 , 利润水平相对稳定 , 资本扩张需求较小 。美国股市经过上百年的发展 , 处于成熟期的公司数量数倍于A股公司 , 处于成长阶段的A股分红率略低于美股在情理之中 。
海外成熟市场中 , 高分红、低波动的投资品种备受关注 , A股市场上以QFII和陆股通为代表的外资机构同样偏好高分红上市公司 , 从长远趋势来看 , A股分红力度向发达市场靠拢是大势所趋 。

逾4000家A股上市公司铸就中国经济“压舱石”
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 中国a股全球市值排名

文章插图
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 中国a股全球市值排名

文章插图
30年来 , 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 , 从小到大 , 从区域到全国 , 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截至目前 , 深沪两市上市公司总市值近80万亿元 , 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 上市公司数量突破4000家 。与此同时 , A股上市公司实现了产业结构变迁 , 由以往制造业为主向互联网等高科技行业的转变 , 并涌现出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与世界500强公司 , 造就了一批批弄潮儿 。
上市公司扩容提速
千亿市值公司增至118家
1990年11月26日 ,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同年12月1日 , 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 。30年来 , A股上市公司阵营不断扩大 , 截至2020年11月30日 , 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087家 。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 , 近年来 , A股新增千家公司数量所需时间明显缩短 , 扩容明显提速 。
数据显示 , 从1990年的“老八股”开始 , 到2000年 , 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千家 , 历时十年 。2004年以后 , 随着保荐制的全面实施 , 上市公司总数于2010年突破2000家 , 历时十年;2016年 , 突破3000家 , 仅用时六年;2020年9月 , 突破4000家 , 仅用时4年 。
与此同时 , 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不断攀升 。
截至最新 , 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近77万亿元 , 相比1990年12月“老八股”23.82亿元的总市值增长了约3.3万倍 。千亿元市值军团稳步扩大 , 2001年8月8日 , 中国石化上市成为A股市场首家千亿市值公司 。截至11月30日 , A股总市值超千亿公司已扩容至118家 , 较2019年末公司数增近三成 。
【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 中国a股全球市值排名】在全球市场中 , A股上市公司市值规模仅次于美国 , 位列全球第二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 , 中国资本市场30年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上市公司日益成为中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显示 , 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比重也不断提升 , 从1990年末的不到1%升至2019年末的60%以上 。
除国内外 , A股上市公司在国际上地位也日益凸显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 , 1997年 , 中国内地只有4家企业进入这个排行榜;2001年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进入排行榜的中国企业达到12家;2020年 , 中国内地和香港公司数量达到124家 , 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 。值得一提的是 , 这其中不少为A股上市公司 , 如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等 。
从30年来的发展轨迹来看 , A股上市公司数量、市值、地位处于稳步上升态势 , 映射出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 。
消费与科技板块霸榜
新旧动能迭代更替
伴随着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 , A股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也越来越广泛 。依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 中国资本市场由传统制造业、金融业为主向科技创新型产业转变 , 传统经济与新经济实现碰撞迭代 。
回顾资本市场产业变迁 , 从资本市场建立至2000年 , 房地产、化工、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霸屏A股行业市值榜前列 。随后 , 医药生物、采掘、化工、机械设备、银行等行业市值不断攀升 。近年来 , 随着新经济崛起 , 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板块市值不断攀升 。
截至当前 , 除金融板块外 , 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化工、计算机等消费与科技行业总市值位居前列 。从市值排名前20公司来看 , 除以往的银行、石油企业外 , 恒瑞医药、海康威视、美的集团等消费与科技类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 上市公司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 。
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 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 提升“中国智造”水平 , A股上市公司也在不断加码研发投入 。数据显示 , 2005年至2013年 ,  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平均值不到1亿元 , 2014年升至1.08亿元 , 2019年为2.45亿元 。2019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8888.7亿元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1.7% 。具体来看 , 研发支出超百亿元的有10家;研发支出在30亿元至100亿元的有29家 , 比亚迪、海康威视、中芯国际-U、恒瑞医药与立讯精密等多家高科技企业在列 。
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龙头示范效应凸显
资本市场是我国经济的“晴雨表” , 上市公司则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 。30年来 , 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 对经济贡献度不断增强 , 各行业领军企业不断涌现 。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盈利水平不断提高 , 表现可圈可点 。
在2000年以前 , A股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均值不足亿元 , 2000年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33亿元 , 2010年升至6.74亿元 , 2019年这一值已超9亿元 。从营收平均水平来看 , 资本市场成立初期 ,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营收均值不到10亿元 , 2019年已升至125.12亿元 , 30年来A股上市公司营收均值复合增长率达10% 。从营收占GDP比重来看 , 2019年A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占GDP比重达51% , 占据了半壁江山 。今年以来 ,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A股上市公司业绩受到一定影响 。随着新冠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 , 上市公司业绩明显复苏 , 展现了极大的韧性 。
目前 , A股基本全覆盖国内各个行业的领军企业 , 优秀公司质量不断增加 , 其中 , 贵州茅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市值超过万亿 。
最新118家千亿市值上市公司涉及25个申万一级行业 , 覆盖了多个行业的龙头企业 。其中 , 非银金融领域公司数最多 , 达17家 , 银行板块以16家紧随其后 。再次是电子、医药生物与食品饮料行业 , 千亿市值公司数量分别为14家、9家、8家 。
除千亿市值规模上外 , 各行业龙头营收与利润规模也处于领先地位 , 龙头效应显著 。以2019年报数据统计 , 千亿市值公司营收均值达1859亿元 , 净利润均值达211亿元 , 同期A股上市公司整体营收与净利润均值分别为125亿元与9.4亿元 。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民生命脉 , 为地方产业发展、民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地区来看 , 上述千亿市值公司分布在23个省份 , 北上广三地上榜公司数量占比近六成 。

资本市场风云激荡三十载 证券业中流击水奋楫进
编者按:从1990年呱呱坠地到2020年三十而立 , 中国资本市场几经风雨涤荡 , 如今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 , 多层次体系初步成型 , 对外开放也迈出了更大的步伐 。
筚路蓝缕 , 春华秋实 。
中国证券行业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一路成长 , 一路壮大———从早期大多只有简单的经纪业务 , 到如今经纪、投行、财富管理等百花齐放;从不知股票为何物 , 到如今现代投资银行功能基本健全;从全行业大面积亏损 , 到如今行业全年净利润超千亿 。
登高望远 。新《证券法》落地实施、注册制改革渐次铺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一轮强过一轮 , 中国的证券公司正在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会 。三十载沉淀 , 三十载绸缪 , 站在历史的节点上 , 依托中国越来越强大的资本市场 , 中国证券业行业必将越做越强 。
行业实力不断壮大
如果从1987年9月国内首家券商———深圳经济特区证券正式成立算起 , 中国的证券行业起步已经超过30年 , 但是深沪交易所成立之后 , 中国的证券公司才开始正式踏入建设现代投资银行的征程 , 并一步步成长壮大 。
从经营数据上看 , 中国的证券行业早已今非昔比 。近日 , 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进行了统计 , 证券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显示 , 135家证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23.81亿元 。截至2020年9月30日 , 135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8.57万亿元 , 净资产为2.24万亿元 , 净资本为1.79万亿元 ,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56万亿元 , 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1.23万亿元 。
券商内部管理在摆脱杂乱无章的过程中 , 逐步规范发展 , 服务意识和水平也日渐提升 。截至2019年末 , 证券行业净资本1.62万亿元 , 是2009年的4.23倍 。行业整体风险覆盖率为254.61% , 资本杠杆率为23.06% , 流动性风险覆盖率为277.39% , 净稳定资金率为145.22% , 132家机构的全部指标优于监管标准 , 行业流动性指标整体稳定 。
证券公司依托资本市场 , 为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提供了持续的帮助 。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 , 截至11月22日 , 年内有342家上市公司登陆A股 , 合计首发募资4238.72亿元 , 毫无疑问将成为全球第一 。而包括IPO、配股、可传债、增发等在内的全市场融资规模则高达1.19万亿元 。立足实体经济 , 反哺实体经济 , 中国的证券公司通过连接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 , 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
市场功能不断完善
早期的券商发展内部受制于自身人才、资本匮乏 , 外部则纠结于资本市场广度、深度不足以及制度建设不完善 , 经纪业务成了主要收入来源 , 基本都是“靠天吃饭” 。但是随着资本市场不断扩容 , 制度不断完善 , 券商业务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 , 对于经纪业务的依赖也逐步降低 。
以投行业务为例 , 早期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多次变迁 , 曾历经“额度制”、“指标制”、“通道制”等 , 最后到2004年才最终确定为“保荐制”并逐步完善沿用至今 。
作为1996年就工作在投行一线的资深从业者 , 联储证券投行业务负责人尹中余对此感慨颇深 。
“早期‘额度制’下 , 一个省份募资总额有限 , 为了实现更多企业上市 , 就把大公司拆成小公司 , 每个公司只占用一点点募资额度 , 恨不得把企业财务部都单独拆分上市 。为了纠正这一乱象 , 监管又引入了‘指标制’ , 一个省份指标有限 , 为了最大化利用指标 , 又把大量企业合并成一家大企业上市 。”尹中余说 。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 , 包括后来的“通道制”等 , 企业上市取决于经营质量 , 更取决于“指挥棒” 。在此背景下 , 投行丧失了选项目的主动性 , 只能靠交际来获取项目 , 投行执业水平发展受限 。而在项目总量有限的背景下 , 投行业务规模也难以扩张 。
2004年5月 , “保荐人制度”全面实施 , 对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 将券商从简单“包装上市”的定位 , 转变到了真正关注企业的内在质量上 , 注册制的铺开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过程 。同时 , 基本制度的变革也加速了券商投行业务的优胜劣汰进程 , 致使部分券商不得不改变策略 , 开始转守为攻 , 采取了主动调整投资银行业务的策略 , 从单一承销股票向收购兼并、风险投资及财务顾问等多种渠道发展 。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 , 证券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显示 , 135家证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23.81亿元 , 其中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431.58亿元 , 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50.62亿元 。而在2011年 , 全行业证券承销与保荐、财务顾问两项业务净收入仅241.38亿元 。
证券行业业务丰富的另一个显著体现 , 是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 。在海外市场 , 财富管理业务一直是投行业务重点 , 但是国内市场多年以来发展缓慢 。
“基金代销等业务的土壤是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的发展 , 而二者发展的基础又是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近些年 , 基金行业赚钱效应越来越明显 , 为行业的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打下了基础 。”一位券商行业从业者接受证券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当然 , 财富管理等业务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在10月22日举行的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 , 中国证券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安青松表示 , 要加强财富管理业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普惠性 。包括支持证券公司参与基金投顾服务试点 , 增强资本市场资金供给的专业性、稳定性 。建议加快出台《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柜台业务管理办法(试行)》 , 健全服务投资端的业务规则;逐步扩大证券公司参与基金投顾服务试点范围 , 并在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基础上 , 探索符合证券公司业务特点的、以客户利益一致性为基础的客户账户管理模式 。
此外 , 还要支持证券公司提升综合资产配置能力 ,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 。建议在现行三方存管体系的基础上 , 支持证券公司建立综合理财账户 , 鼓励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在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基础上 , 推动全产品、全业务、全服务、全周期的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建议探索优化三方存管运行模式 , 提高银证合作运行效率 , 降低行业运行成本 , 提高资金清算效率 , 实现理财账户的投资、交易、支付等基础功能 , 逐步建立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账户体系 。
从数据上看 , 截至2020年9月30日 , 证券行业年内累计实现的3423.81亿元营业收入中 , 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900.08亿元 , 占比仅有26% , 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则高达1013.63亿元 , 超过了经纪业务收入 。
与之相对 , 2011年全行业109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59.50亿元 , 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688.87亿元 , 占比超过50% 。
对外开放不断加强
30年很长 , 但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 , 30年也很短 。中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 , 证券行业也前途似海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 , 我国证券业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安青松日前就指出 , 资本市场在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枢纽作用 , 证券业正以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和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 , 健全与资本市场枢纽作用相适应的能力和责任体系 。
制度供给的红利接连不断 。从提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开始 , 中国的注册制改革正在渐次有序铺开 , 目前科创板已发行公司达到了200家 , 中微公司、澜起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冉冉升起 。创业板在注册制的推动下 , 上市公司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
安青松指出 , 注册制改革推动投资银行真正落实价值发现责任、估值和定价责任、风险管理责任、组织交易责任 , 将工作重心从关注审核转向更加关注市场 , 从政府与企业的中间人回归市场中介本源 , 围绕定价、保荐、承销三大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 投资银行业务能力将从通道化、被动管理向专业化、主动管理转型 , 价值发现能力、估值定价能力、尽职调查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研究分析能力等将成为投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
另一方面 , 新《证券法》已经落地实施 , 投资者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 退市制度不断优化 , 为证券行业展开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对外开放方面 , 正以更高水平开放构建行业发展良好生态 。自2020年4月1日起 , 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已经取消 , 瑞银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等外资控股券商正在逐步深入中国市场 , 国内证券公司在迎来更激烈竞争的同时 , 也有机会充分借鉴欧美市场丰富的创新经验 , 引入更多的增量资金和国际化优秀人才 , 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宽度、广度和深度 , 以此带动我国资本市场实现更有效的循环 。
不可否认 , 当前我国证券公司发展还存在过度依赖牌照、投行业务大而不强等缺点 。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 在强烈的市场需求推动下 , 证券行业必将不断革故鼎新 , 在经营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 最终能真正承当起资本市场枢纽的功能 , 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中流砥柱 。
发展奇迹背后有一种力量叫券商
从“老八股”到4000家上市公司 , 由不足24亿至73.6万亿市值 , 中国资本市场30年实现了令人啧啧称奇的指数式增长 。在此之中 , 有着资本市场“超级联系人”之称的券商 , 无疑扮演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 。
没有金融机构能像券商一样 , 与资本市场结合得如此丝丝入扣 。相比于银行、信托、保险等机构 , 券商的“中介”基因显然更加强大 , 其客户贯穿于一、二级市场 , 业务范围涵盖资金、资产、渠道、投资等各个方向 , 身影几乎出没于资本市场的各个交易环节 , 为资本市场这座大厦不断添砖加瓦 。
毫无疑问 , 全牌照优势是券商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的重要护身符 。借助产业链优势 , 券商可以高效率、全方位对接资金端和资产端 , 为客户提供包括零售经纪、投资银行、信用交易、场外业务、国际业务、资产管理等在内的全生命链服务 。
其中 , 投行业务是券商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 , 也是为万亿资本市场筛选、输送、养护优质资产的重要支撑 。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10月底 , 深沪两市共有4082家上市公司 , 33512只上市证券 , 总市值达到了73.6万亿元……而这些资产几乎都经过了券商投行的辅导、保荐、承销 。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繁荣 , 上市公司数量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 。尤其在注册制的全面推行下 , 券商投行今年已成功为市场输送300余只新股 , 在可预见的未来 , 更多企业会得到资本活水的灌溉 。
在年初的疫情冲击下 , 券商投行仍奔忙在抗疫一线 。据中证协不完全统计 , 截至3月末 , 券商累计承销疫情防控公司债券104只 , 协助发行人实现专项融资1057.25亿元 。
与此同时 , 为了更好地挖掘优质资产 , 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 券商研究部门则在投行之后 , 接过了优质资产价值发现的大旗 。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 , 2019年全年 , 国内有88家券商共4144位分析师 , 发布了167594份研报 , 共覆盖2309家A股上市公司 , 其中最高产的券商研究所日均产出近28份报告 。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为公募、银行、险资、私募等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投研参考 , 另一方面也为券商自身的投资顾问、资管业务、自营投资等业务提供了内部支持 。
作为资本市场的桥梁 , 券商投行业务牵引着持续丰富的资产 , 经纪业务则连接着源源不断的资金 。
Wind数据显示 , 得益于今年火热的交投氛围 , 今年前11个月A股月均成交量高达1.38万亿股 , 月均成交额约16.94万亿元 。即便是将时间周期拉长到最近10年 , 这组数字也分别为7539亿股、9.15万亿元 , 显示出券商经纪业务30年来在资本市场资金流动、资源分配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
从资管新规的渐次落地 , 到银行理财子公司、外资合资等竞争者的入局 , 中国资管行业正在经历大变局时代 。中基协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6月底 , 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已达到10.26 万亿元 。有资深券商资管人士曾预言 , 当前资管行业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券商资管有望乘着“公募化”好风直冲云霄 。
而在投资方面 , 近几年随着资本市场财富效应愈发突出 , 各类机构都在争相获取资本市场标准化的资产 。而券商最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 就在于持续获取资本市场优质的标准化资产 , 在于整合投行、研究和财富管理服务 , 以连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为抓手 , 将企业客户、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服务融合起来 。
事实上 , 伴随着业内如火如荼的财富管理转型浪潮 , 更多券商开始将目光转向业务整合 。这也意味着 , 在理想状态下 , 券商各个业务条线将形成一个完美闭环 , 既能通过投行、资管等业务 , 将有融资需求的资产设计为标准化金融产品 , 又能对接与之匹配的资金 , 同时还能提供交易、托管等一系列主经纪商类服务 , 为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活动全方位保驾护航 。
回望中国资本市场30年摸索前行的艰辛历程 , 券商是穿针引线的针 , 是灌溉良田的渠 , 是忙碌于花丛中的蜜蜂 。希望在未来的3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 , 这针越发明亮 , 这渠越发通畅 , 这蜜蜂能催开更多鲜花 。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