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义乌看供应链“升维之战”( 三 )


“织网计划”带来的稳定性、确定性、可靠性 , 也是商家选择京东物流的衡量指标 。 据了解 , 随着义乌、温州亚一投用 , 浙江省内京东自营订单当日达或次日达的比例将达约95% , 而且浙江省每年家庭使用的约六成食用油及笔记本电脑都将从京东物流仓群发出 。
那构建京东物流这样一张“一体化供应链”体系 , 会带来什么好处?比如 , 就在今年4-5月上海疫情反复时期 , 京东物流迅速规划、灵活调配义乌亚一分拣中心的能力 , 灵活承接上海松江分拣中心的货物处理工作 , 极大纾解了上海地区的订单处理压力 , 为整个华东地区的供应链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
如今 , 京东物流在浙江“1+3”的布局 , 更加保障保供体系的独立自主能力 , 以及辐射周边区域的协同能力 。
数智物流步入“开源”时代
尽管“一体化供应链”市场规模超2万亿 , 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 国内物流市场起步较晚 , 物流环节冗余 , 仍然存在成本偏高、效率低 , 中高端、体系化、集约式物流服务与供应链服务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 。 尤其是过去谈及“一体化供应链”似乎与中小企业无关 , 只有大企业“财大气粗”才有实力考虑这个方向 。
京东物流脱胎于自营电商业务 , 从2007年开始投入 , 2010年实现“211限时达”服务 , 形成了“自营电商+自建物流”的护城河 , 而京东物流“向外”服务的势能在进一步拉伸 。 回顾京东物流过去15年发展历程 , 一直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物流进步 , 让其抓住了“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供应链服务契机 。
京东物流亚洲一号项目负责人刘今禹举例 , 通过自主研发的“地狼”AGV搬运机器人 , 将传统的“人找货”改为“货到人”模式 , 每个机器人每小时能完成350个订单 , 比传统方式效率提高了3倍 。 而义乌“亚一”最大分拣处理能力超过100万件/天 。
从义乌看供应链“升维之战”
文章图片
图:义乌“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地狼”仓
正因为京东物流多年来技术积累 , 使其具备多业态、多场景、多时段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能力的开放 。 犹如互联网时代的“开源Web” , 给产业互联网带来了数字经济的想象 。 新消费、新国货品牌 , 不一定有自建“一体化供应链”体系的实力 , 但可以重复利用好现有物流体系“大基建” 。 义乌亿海电商公司是京东物流技术开放的受益者之一 。
他们在义乌当地与京东物流合作建立的云仓 , 正是借助京东物流软件、硬件、系统集成“三位一体”的供应链技术能力 , 在满足自身业务需求的同时 , 又可以把该云仓纳入京东物流生态合作伙伴中 , 作为物流服务运营商当前已经在义乌本地招募了20多家客户 。 而在没有自己云仓的地方 , 又能跟随京东物流全国“织网计划”的步伐 , 灵活组货前置到用户跟前 。
不仅是商家 , 跨平台间的合作 , 同样极具开放性 。 一年前 , 京东物流与腾讯智慧零售达成战略合作 , 共建“京腾云仓” , 把腾讯私域流量生态的商流 , 结合京东物流的供应链优势 , 为微信生态上的中小商家解决了单独找仓成本高的痛点 。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当下 , 众多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供应链体系 , 也让消费者对供应链的价值和作用 , 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 可以说 , 供应链在保障民生、促进消费、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 , 起到的重要作用被充分展现了出来 。 基于此 , 在本届618开放日上 , 京东首次提出了“供应链价值元年”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