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曲病的危害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控措施

关于“水稻稻曲病的危害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控措施”,你了解多少呢?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水稻稻曲病的危害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控措施”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水稻稻曲病的危害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控措施

文章插图
稻曲病是水稻生长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其危害程度仅次于水稻纹枯病,严重影响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水稻稻曲病的危害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控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应对该病害 。
1、病害症状及危害
稻曲病仅在穗部发生 。稻粒被侵染后,在颖壳内产生孢子座,撑破颖壳后逐渐由淡黄绿色变成墨绿色或橄榄色,并不断膨大,最终形成近球形的的稻曲球,体积是正常稻粒的3~5倍 。稻曲病造成病粒附近的稻粒千粒重下降,空秕率增加,一般减产8%左右,发病严重时,由于大量的厚垣孢子污染附近的健康稻粒,使全部稻粒均失去经济价值 。研究表明:每穗有1粒病粒时两优培九产量损失5.13%,有5粒病粒时产量损失17.26%,有10粒病粒时产量损失33.89%[4];稻曲病菌能产生多种毒素和致病色素,通过污染的稻米和饲料进入食物链,引起人畜中毒,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
2、病毒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落入土壤中的菌核和附着在种子表面的厚垣孢子越冬 。第2年菌核萌发形成子座,产生子囊壳,释放子囊孢子成为主要的初侵染源;厚垣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鼢鼠孢子,借助气流侵染水稻 。该病菌由于生长缓慢,侵染时间集中,再侵染较少 。一般认为病菌在水稻孕穗到抽穗期侵染水稻,但利用浸种能减轻水稻稻曲病的发病程度,在没有稻曲病的地区通过种植带菌种子的水稻能诱发稻曲病的严重发生,充分证明稻曲病菌不但在孕穗期侵染水稻,在生长前期甚至苗期就已经在水稻植株内潜伏侵染 。
3、流行规律
3.1 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
一般情况下,晚稻品种发病重于早熟品种;为了提高杂交的制种产量,在选择不育系过程中特别选择开颖时间长的材料,使稻曲病孢子接触时间长,降低了杂交水稻的抗性;水稻的株型、穗型与稻曲病抗性密切相关,发病率与穗长、剑叶角度、穗弯曲度以及剑叶长度呈极显著或限制的负相关 。两优培九等两系杂交稻由于穗长,增加孕穗抽穗时间,延长水稻的敏感期;穗大,叶鞘包裹不紧,病菌易与稻穗接触,增加感病性;感温性强、温度低,延长生育期,不但增加与病菌的接触时间,在其孕穗期,正好遇上周边田块其他水稻品种稻曲病病菌产生厚垣孢子的高峰期,这些孢子经大量传播而加重发病 。
3.2 气候条件是稻曲病发病的关键因素
【水稻稻曲病的危害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控措施】 水稻从孕穗期到抽穗期是稻曲病菌的侵染时期,此时适温、高湿、少日照,将延长抽穗时间,有利于水稻稻曲病的发生 。稻曲病的孢子萌发和侵染要求适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水稻孕穗到抽穗期降雨量大、降雨日多、日照时数短,则田间湿度大,发病重 。山区和丘陵地区由于早晨露水时间长、光照强度相对较低,使田间湿度大,导致稻曲病在该地区普通发生,并不断上升为当地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 。
3.3 因管理不当而降低水稻抗性
平衡施肥的田块发病相对较轻,后期偏施氮肥的田块比正常施肥的发病重 。氮肥的过量使用,特别是后期偏施氮肥将造成水稻植株疯长,降低水稻的抗性,增加田间郁闭度,从而增加田间湿度,加重稻曲病的发病程度 。长期深灌,根系供氧不足,降低植株抗性 。
3.4 种植密度过大,加重稻曲病的危害
调查发现,基本苗为30万~45万株/hm2以上的稻田发病相对较重 。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田间通风透光不足,改变田间小气候,形成适宜稻曲病发生的适温高湿环境,造成稻曲病的重发 。
4、防控措施
4.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曲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稻曲病常发地区和山区、丘陵地区尽量选择早熟或中熟品种,避免种植晚熟或感温性强的品种,特别是两优培九等感温性强的两系杂交稻 。
4.2 种子处理与清除菌源,减少初侵染源
播种前用盐水选种,剔除空秕粒,再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浸种24~48 h,或25%使百克乳油2 000倍液浸种24 h,清除种子上的病原菌,兼防水稻苗期病害 。发病田块应及时处理稻草,降低初侵染源 。
4.3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水稻抗性
实行宽窄行种植,提高田间通风透光;合理密植;平衡施肥;水稻生长中后期干湿交替,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
4.4 孕穗期药剂防治
水稻破口前7 d左右,剑叶与倒二叶的叶枕相平,即“叶枕平”时,用3% DT可湿性粉剂1.5 kg/hm2,或30%爱苗乳油225 mL/hm2,或25%百克乳油450~750 mL/hm2对水喷雾,气候条件适宜的重病区于7 d后再防治1次 。
以上就是种植信息网针对“水稻稻曲病的危害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控措施”整理的一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