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获数千万美元三轮融资,未卡开启「大航海时代」( 二 )


大有想象空间的新机遇之下 , 未卡果断做出了全球化路径的地域选择 。 更为重要的问题是 , 在面向全球市场时 , 如何塑造一个国际化品牌?当未卡站在新一阶段的起跑线上时 , 这一国际化宠物品牌面向更大市场 , 会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在市场、渠道和本土化策略上 , 未卡又会做出哪些调整?

01. 逆周期的宠物生意 没有人能逃得出猫咪的诱惑 , 研究表明 , 人类和猫咪互动的过程中 , 会促进大脑产生多巴胺和血清素的水平 , 所以成为一个猫奴 ,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件上瘾的事 。 作家海明威一共养过34只猫 , 这种上瘾感被他称为“养了一只猫 , 就会再养一只” 。
【甘肃|获数千万美元三轮融资,未卡开启「大航海时代」】也因此 , 猫咪越来越多的进入人的家庭 , 按照《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 , 仅2020年一年全国城镇就增加了450万只宠物猫 , 这个数字相当于同年日本新生儿数目的将近五倍 。 铲屎官的数量也一起增长 , 从2451万增加到了2701万人 , 比北京市的常住人口还要多 。
疫情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 都是宠物市场的直接促进因素 。 首先是家庭结构变动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我国一人户占比逐年增加 , 单身家庭结构越来越多 。 远离家乡的年轻人需要陪伴感、需要情感寄托 , 宠物就在其中承担了更多情绪价值 , 因此单只宠物年消费金额也呈现了上升趋势 。
此外 , 疫情期间人们居家时间延长也催化了宠物市场的增长和渗透率增加 。 「宠物经济」这样一门具情感色彩的生意 , 在疫情下的消费遇冷中仍然叫的上价 。 事实上 , 美国宠物用品协会的调查就证明 , 宠物消费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小 。 即使是在2008-2010年美国经济衰退期间 , 居民整体消费支出下降 , 但宠物消费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也证实了该观点:美国经济表现不佳的2010年 , 娱乐消费下降7% , 食品消费下降3.8% , 住房消费下降2% , 服装和服务消费下降1.4% , 而宠物消费却增长了6.2% 。
或许是与情绪有关的因素 , 宠物生意展现出了不随周期而变动的属性 。 那么 , 为何直到近年才看到中国宠物品牌开始崭露头角呢?
这与宠物行业在国内的发展不可分割 。 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是一大因素 , 但同时也因为宠物定位的变动 。 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 , 宠物定位才开始逐渐向情感行角色转变 , 而在上世纪80年代时 , 动物饲养更多是出于功能性需求 , 卫生部门也曾因为防疫考量禁止养狗 。
转折点直到1992年才出现 , 彼时 , 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成立 , 标志着我国宠物行业的初步形成 。 晚来了时间里 , 欧美等地区已有相对成熟的宠物品牌 , 所以早期宠物市场中无国产品牌的身影 , 市场份额几乎全部由进口品牌占据 。
直到2000年前后 , 自主宠物品牌才陆续成立 。 在这之后的20年时间里 , 可以看到国产品牌正逐步进入市场的主流视野 。
国产品牌初步崭露头角的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宠物产品的生产制造自主的告捷 。 那么 , 后一阶段则是宠物品牌的建构 , 以及做全球化宠物品牌的全新契机 。 在快速增长因素的刺激下 , 更多中国宠物品牌抓住了市场增长的机遇 , 尝试在快速发展中 , 实现更大程度的市场扩张 , 未卡就是其中的代表品牌之一 。
产品创新能力是未卡的优势之一 。 2019年时 , 未卡就已经在线下已经覆盖了72个城市 , 每一款SKU都可以得到市场的正反馈 , 以此保证品牌GMV的增长 。 通过爆品逻辑打造新产品 , 然后不断巩固品牌护城河 , 是未卡在中国市场的品牌逻辑 , 而放到更大的市场时 , 这一逻辑是否会受当地本土特色影响 , 而出现水土不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