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3号公告,明确了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范围和贷款产品在营销中的利率表达 。央行发布这一公告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什么?目前具体有哪些问题?看看采访人员的调查 。
采访人员发现,很多应用会用“日息”的概念来代替银行在宣传借钱功能时通常使用的年化利率 。有些应用使用“1000元借一天利息”的计算方法,模糊了用户实际贷款的利率水平 。
文章插图
这些借贷平台提供的利率是低还是高?仔细计算,我们会发现银行的年利率是按一年360天计算的 。这种声称“1000元用一天,最低需要0.2元”的点对点借贷平台,换算后利率为0.0002*360=0.072 。年利率高达7.2% 。要知道,正规银行的消费类贷款和信贷类贷款的年利率一般在5.22%到5.88%左右,优惠期间还是有机会进行利率贴现的 。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璇:消费者可能没有完整的金融知识 。有些宣传和包装给人的错觉是这个兴趣好像没有多少钱,一天可能要两三块钱或者三四块钱 。但如果试图用金融知识去计算它的年化利率,那就是一个非常高的贷款利率 。这可能,第一,诱导这些年轻人不切实际地超前消费;第二,他们可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比如持续贷款、以贷养贷 。
在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发布的第3号公告中,利率方式明确指出“年化利率应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显示,并在签订借款合同时说明,日利率和月利率也可根据需要同时显示,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专家建议,如果用户确实需要使用这些应用的借贷功能,还应该提前计算实际年化利率水平,衡量自己借钱时的还款能力 。
打开APP借用功能上传个人信息时要谨慎
文章插图
我们想在各种应用上开放借钱的功能,引导用户提供更多的个人信息 。但其实按照国家规定,我们每天使用APP完成美图、看视频等基本功能 。一般我们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不需要提供太多个人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用户在开通借贷功能的过程中没有实际向借贷平台借钱,也有可能给自己带来风险 。
采访人员在调查中发现,用户要想获得准确的贷款金额,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认证,包括上传身份证、面部识别、个人信用授权等步骤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的要求,我们在使用看视频、美照等基本功能时,可以简单的注册账号,不需要在APP中提供太多的个人信息 。
所以,如果你在日常使用APP的过程中向用户索要手机号码、上传身份证、人脸识别等信息,用户就要注意了,这已经超出了普通APP功能使用、网络消费或网页浏览的需求,开始触及个人信息安全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在数字时代,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是大数据 。人数多的据说是白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千家万户每个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 。通过APP获取消费者
人隐私信息的机会 。
网络安全专家 裴智勇: 借款前都会以对你个人进行信用评估这样的方式,将你的手机,借用各种各样的索要权限,会搜集大量的手机的权限 。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我们是以大量出卖个人信息或者出卖自己手机上这种大量的隐私信息为交换条件,来换取了那么十几块或者几十块钱的优惠 。
频繁查询 导致用户征信记录受损
即使没有混淆APP上基本功能与借贷功能的区别,用户进行获取借款额度的操作,其实也有可能损害自己的征信记录 。由于要控制借贷风险,这些APP会要求用户同意授权查询自己的征信记录 。如果多次进行类似操作,用户个人征信记录就会悄然发生变化 。
根据央行征信中心相关提示,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个人的征信报告多次被查询,可能说明信息主体向很多银行申请过贷款或申请过信用卡但均未成功 。那么银行有理由推测该用户财务状况不佳,还款能力堪忧,这样的信息对后续申请其它相关金融服务,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
某中介交易部门负责人: 我们在帮助客户办理按揭贷款的当中,银行会查看借款人的征信记录,银行也表示,如果借款人的征信记录一定时间内超过银行确定的查询次数,会据此推测借款人曾向多家机构申请过贷款,可能存在财务状况问题,在买房首付款方面存在压力,也会将这个因素纳入到是否批贷的考虑当中,我们也遇到有客户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被拒绝贷款的例子 。
这也就是说,用户使用APP上“快速审核、快速到账”的借钱功能,貌似快速借钱一时爽,但后续对征信产生的影响可能就是因小失大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俊海: 我认为这个问题将来一定要解决,也就是平台要索取消费者大量的信息,一定要恪守合法、必要,正当,公平合理,保密,安全,执行同意的基本原则 。
【借3000一分钟到账急 借3000一分钟到账不查征信】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