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治马铃薯白绢病可采取的措施”,你了解多少呢?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防治马铃薯白绢病可采取的措施”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文章插图
马铃薯白绢病主要为害块茎 。薯块上密生白色丝状菌丝,并有棕褐色圆形菜籽状小菌核,切开病薯皮下组织变褐 。以菌核或菌丝遗留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 。菌核抗逆性强,耐低温,在-10℃或通过家畜消化道后尚可存活,自然条件下经5—6年仍具萌发力 。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从根部或近地表茎基部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后在病部表面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及圆形小菌核,再向四周扩散 。菌丝不耐干燥,发育适温32—33℃,最高40℃,最低8℃,耐酸碱度范围pH1.9—8.4,最适pH5.9 。在田间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 。南方六、七月高温潮湿,马铃薯地湿度大或栽植过密,行间通风透光不良,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发病重的地块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可进行水旱轮作效果更好 。(2)深翻土地,把病菌翻到土壤下层,可减少该病发生 。(3)在菌核形成前,拔除病株,病穴撤石灰消毒 。(4)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追施硫酸铵、硝酸钙发病少 。(5)调整土壤酸碱度,结合整地,每667m2施消石灰100—150kg,使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 。(6)病区可用40%五氯硝基苯1kg加细干土40kg混匀后撤施于茎基部土壤上或喷洒5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混杀硫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隔7—10天1次 。此外,也可用20%利克菌(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于发病初期灌穴或淋施1—2次,隔15—20天1次 。【防治马铃薯白绢病可采取的措施】以上就是种植信息网针对“防治马铃薯白绢病可采取的措施”整理的一些知识 。
- 防治小麦赤霉病莫进入误区
- 大豆豆芜菁有哪些为害症状?农户们该怎么防治?
- 防风抽苔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 棉花牧草盲蝽该怎么防治?具体措施有哪些?
- 棉花大造桥虫该怎么防治?具体措施有哪些?
- 小麦白粉病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
- 如何防治小麦卷曲病
- 布鲁氏杆菌如何确诊 布鲁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
- 马铃薯绿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农户们该如何防止绿皮现象的发生?
- 科学防治玉米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