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优势作文 水产养殖优势

水产养殖与畜牧业相比有什么优点
都需要投入较少劳动力的水产品 。
阐述中国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及优缺点
嗯,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注重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减少内源污染带来的危害,生产出来的水产品质量好,符合无公害标准 。该技术严格执行水产品技术标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水质控制技术、8020养鱼技术、配合饲料投喂技术、综合养鱼技术等 。以改善池塘水环境,减轻压力,并为鱼类提供栖息、觅食和生长的良好场所 。一、技术要领1 。水质和环境水资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池塘周边无污染源、无大规模生产活动、无噪音 。2.池塘有条件的面积为5 ~ 10亩,池塘深度为2 ~ 2.5米 。池底平坦,容易干塘拉网 。池底淤泥厚约20厘米,保水性能好 。水、电、路三个环节,排灌方便 。根据生产需要,每个水池配有3 kW曝气器和饵料器 。3.生产设备齐全的生产者必须有常用的生产设备,如水泵、曝气机、喂饵机、氧气瓶、渔网、鱼网和渔船等 。并定期维护它们,以保持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放养前准备:冬季或早春排干池水,修整池塘,清除多余污泥 。池塘底部结冰并暴露在阳光下,这使得池塘的泥浆变得松散,杀死细菌并减少疾病 。放养鱼种前7-1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公斤进行干法消毒 。消毒后第4天,加水至0.8 ~ 1m深度,用手动或机械搅拌,使石灰与污泥充分接触,使污泥中的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中,有害物质被充分氧化,并通过晒太阳提高水温,达到肥水、杀菌、净化水质的目的,为鱼种做好准备 。5.鱼种放养时间 。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 。一般在深秋、初冬或2月下旬前完成放养 。早期放养可以使鱼类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反应 。特别是从外地购买的鱼种,更要早一点备货 。6.鱼种质量健壮,体型正常,鳞鳍完整,无病害 。体色鲜艳,体表光滑,无创伤,水迹追踪能力强,最好是驯养的鱼类品种 。选拉网钓到的鱼,不要把被污泥污染的鱼放养在清塘里 。7.鱼类的规格和密度 。鱼种规格整齐,同类鱼规格基本一致,一般规格50 ~ 100克/尾 。一般根据以下三点确定放养密度:一是确定养殖类型,是混养还是单养;二是亩产控制在750公斤以内;三是预期上市规范 。8.苗种的消毒苗种在放养前必须消毒 。一般用3% ~ 5%的盐水浸泡鱼种5 ~ 10分钟 。洗澡时间取决于水温、天气和鱼类的耐受力 。9.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 。严格执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的规定》、水产品技术标准、种质和种苗质量标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等 。10.建立水生动植物病害预测预报应急体系 。一是建立水生动植物病害预测预报体系,通过定额、定点、定种预报,分析病害发生和流行趋势,提出防控措施;其次,经过多年的疾病预测,我们对人员进行了培训,积累了数据,建立了疾病预测的数据库和分析处理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疾病预测系统和应急系统,为该地区的疾病防控制定了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在疾病发生和流行之前做好了疾病预防工作,做到了
(2)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两关”,晴天中午开机1 ~ 2小时;阴天适时开机,直至浮头升起;当连续下雨有漂浮的严重危险时,在漂浮之前启动机器,直到漂浮头被抬起 。一般情况下,晚上不会打开,雨天白天也不会打开 。在鱼类生长的旺季,应在晴天中午开鱼,池塘鱼量大,启动时间长,而启动时间短 。(3)定期取样测量鱼的生长情况 。从5月开始,每隔10 ~ 15天取样测量鱼的生长情况 。根据水温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防止过度投喂或投喂不足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4)坚持巡塘,做好池塘日志,坚持早晚巡塘,注意天气、水质、鱼情,发现危险信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 。记日志 。日志的主要内容包括:天气、水温、气温、投饵量和次数、鱼病防治、浮头启停时间、增氧机启停时间、加排水时间、加排水等 。及时分析、总结和调整管理措施 。(5)鱼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坚持“池塘消毒、食品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的方法,定期、有针对性地预防鱼病,防患于未然 。发现病鱼、死鱼时,应及时捞出掩埋,防止鱼病传播 。选择“三证”(渔药注册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的企业生产的渔药 。科学诊断鱼病,正确使用渔药 。使用两种以上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制和应用药物;尽可能使用中草药和生物制剂防治鱼病,不使用抗生素或少用抗生素,禁止使用非法捕捞药物,并严格遵守停药期 。用药后,仔细观察鱼的反映和疗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对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和鱼、鳗、泥鳅、青蛙等无鳞水生动物用药时,应特别注意用药的种类和方法 。对于甲壳类动物,严禁使用敌百虫等含磷药物 。用水泥板、石块、砖块等建筑材料对池塘进行护坡后,池水与池塘坡面土壤的接触被切断,土壤对药物的吸附作用降低 。因此,应适当减少药物剂量 。使用药物时,不要一次用水将所有药物稀释,而是根据水面大小分几份用水稀释,使药物浓度在池水中均匀分布 。涂抹时均匀喷洒,涂抹后打开曝气器,搅拌池水制成药物
与池水充分接触、搅匀,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 。认真记录鱼病防治的过程,主要内容有预防和治疗鱼病的名称、渔药名称、批号、生产时间、生产商,给药方法(药饵投喂、吊袋、全池泼洒等)、时间、器皿,天气情况(水温、气温)、施药人员、治疗效果等 。要与前几年同类时期相对比,与附近同类池塘相对比,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规律,为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和实践支撑 。12. 技术类型(1)有益微生物水质调控技术①硝化细菌:使用时不需要经过活化处理,不能用葡萄糖、红糖等来扩大培养,只需简单地用池水溶解泼洒即可 。投放硝化细菌后,一般情况需4~5天才可见明显效果,因此将投放时间提前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好方法 。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硝化细菌的作用效率,硝化细菌应提前数日运用,避免繁殖速度快的活菌竞争空间 。硝化细菌不可与化学增氧剂如过碳酸钠或过氧钙同用,因为这些物质在水体中分解出的氧化性较强的氧原子,会杀死硝化细菌 。所以,先使用化学增氧剂1小时后,再使用硝化细菌 。养殖池塘的酸碱度及溶解氧与硝化细菌的使用效果有较大的关系 。硝化细菌对pH的最适宜范围为7.8~8.2,溶氧只要不低于2毫克/升即可 。②光合细菌:在养殖水体中使用和在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能改善水质,减少耗氧,促进鱼虾成长,提高产量 。光合细菌宜掌握在水温20℃以上时使用,低温及阴雨天不宜使用 。在池塘使用时,每立方米水体2~5克光合细菌拌细碎的干肥泥土粉均匀撒入鱼池,以后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体用1~2克光合细菌兑水后全池泼洒 。虾池每立方米水体用5~10克光合细菌拌细碎的干肥泥土粉均匀撒入池,以后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体用2~10克光合细菌兑水后全池泼洒 。用于饲料添加投喂鱼虾时,按1%的比例拌入 。用于疾病防治时,可连续使用,每立方米水体鱼池用1~2克、虾池用5~10克兑水后全池泼洒 。在池塘施用粪肥或化肥时,配2~5克光合细菌效果更为明显,可避免肥料用量过大、水质难以把握的缺点,并可防止藻类老化造成水质变坏 。水瘦时要先施肥再使用光合细菌,这样有利于保持光合细菌在水体中的活力和繁殖优势,降低使用成本 。此外,酸性水体不利于光合细菌生长,应先泼洒适量生石灰乳,调节水体pH为7左右后再使用光合细菌 。药物对光合细菌制剂的活体细菌有杀灭作用,因此不能与消毒杀菌剂同时使用 。水体消毒需经过一周后方可使用 。③芽孢杆菌:当养殖水体底质环境恶化、藻相不佳时,应尽快应用芽孢杆菌,其迅速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质,同时能将有机物质矿化生成无机盐为单细胞藻类提供营养,单细胞藻类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微生物的呼吸、水产动物的呼吸提供氧气 。循环往复,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使池塘内的菌相达到平衡,维持稳定水色,营造良好的底质环境 。在泼洒该菌的同时,需尽量同时开动增氧机,使其在水体繁殖迅速形成种群优势 。使用芽孢杆菌前,活化工作为必需的措施 。活化方法是加本池水和少量的红糖或蜂蜜,浸泡4~5小时后即可泼洒,这样可最大限度提高芽孢杆菌的使用效率 。学习水产养殖需要具备哪些优势?哪些科目较好更容易优势:需要掌握四种思维:换位思维,数字思维,发展思维,全局思维 。需要两种态度:勤奋(早睡早起,积极工作),好学(多问多读多看多想)需要两种品格:忠诚、舍得 。科目:水生生物学、水化学以及实验、动物生理学以及实验、水产遗传学、池塘土质学、池塘水质学、水产病理学、水产气象学、水产物候学、药代动力学、水产药理学、动物营养学 。这其中有些相对较难,可能是研究生课程【水产养殖技术优势作文 水产养殖优势】水产养殖的现状的前景核心提示:“四好”养殖模式,简言之就是——好的品种搭配、好的苗种、好的管理、好的饲料 。也就是说:选择优质苗种,配套科学水质和投喂管理,提供优质的饲料,合理的放养、轮养和起捕等模式 。广东地区的许多养殖区域,水源条件不是很好,采用换水来改善养殖水体已经越来越困难了,特别是山塘养殖,主要依靠降水补给,水源污染加重,而高密度、高投喂量的形式下,水质恶化比较严重,导致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1、水体恶化严重随着污染越来越多,水体富营养化非常严重,水质恶化问题突出,黑水、红水、蓝藻水等水体并不少见,浮头现象普遍,尤其在冬春季节更加严重,为了缓解浮头现象,不少养殖户晚上增氧机从来不敢停开,但治标不治本,泛塘死鱼情况仍经常出现 。2、鱼病多治疗困难在水质较差的池塘中,发病也较严重,如草鱼出血病、车轮虫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 。在局部区域的疾病“重灾区”,不少养殖户为了控制疾病,也是拼了命的往水里倒药,结果是越治越难治,甚至药物无效 。3、产量高、而效益差养殖户整体计算产量和效益时发现,往往发现饲料系数偏高,养殖成本高,产量倒是上去了,而效益却没有增加多少,甚至下降,收效甚微 。近几年来,鱼价低迷,而塘租、饲料、人工、水电等成本逐年增加,许多的养殖户面临着上述养殖户同样的困惑和窘境,养殖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已经成为较多养殖户关注的热点 。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味依靠养殖新品种来增加效益的办法已经不再奏效了,而常规鱼类养殖,如草鱼、罗非鱼、大头鱼、扁鱼、鲫鱼等,也不一定无利可图,主要是看日常管理技术能否跟上,那么对于常规鱼类养殖的养殖户,怎么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呢?“四好”养殖模式是根本的出路 。苗种苗种繁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养殖工程,由于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目前种苗生产有利可图,且利润相对较高,特别是名特优品种的苗种,效益更加可观 。因此,大大小小的苗种场都挤了进来,也都打着优质种苗的旗号 。苗种质量差异大,导致养殖效果不佳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黄颡鱼、罗非鱼等单性化程度低,养殖过程个体差异大,产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的表达 。例如,在苏北主养鲫鱼的地区,近年来孢子虫病爆发严重,从09年初调查情况看,当地苗种中80%的客户池塘感染了孢子虫,死亡率在60-80%,损失严重 。广东顺德、南海也有不少养殖户的黄颡鱼年底干塘时,出现规格达到半斤和不到一两个体差别悬殊的情况,此外,在中山、顺德等地,草鱼爆发白鳃病、出血病等问题已近似常态 。好的苗种一般要求要有:摄食能力强,消化生理机能好,生长速度快;苗种不携带任何病原体,抗病力强;种质纯正,抗逆性好;规格整齐,成活率高等优点,且要求成鱼在外观形态上,还具有体色近野生,体长背宽个体大等商品性状 。管理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内的饲料投喂量也不断增加,饲料残饵和鱼类粪便大量积累 。研究表明,投喂的饲料中约有80%的含氮有机物没有被利用,以有机碎屑和粪便的形式残留在底泥或水体中,而这些有机物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生成小分子肽类、氨基酸,以及无机盐如氨氮、亚硝酸盐等,分解过程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 。为了提高单位产量,饲料投喂量不断增加,残饵、粪便的量也增加明显,如果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及时分解有机物,必然导致塘底长期处于缺氧的环境,对于鱼类生长极为不利,但这将滋生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诱发疾病的发生 。因此,高密度高投喂量的情况下,需要人为的改变池塘的环境——科学的水质底质管理,如在养殖水体中人为投入增氧剂辅助增氧,或添加分解有机物的细菌,加速水体和塘底中有机物质分解,及时分解产生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及时吸收利用,保持池塘营养物质的良性循环 。养殖过程中,饲料的过量投喂或投喂不合理,导致饲料没有充分利用直接排泄出体外,造成浪费;而投喂量过少,鱼摄食不饱,没有足够的营养来满足生长,生长速度将减慢,饲料系数升高 。因此,科学的水质调控和合理的投喂方式非常重要 。1、好的水质管理好水的理化指标:生物量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20-120毫克/升,浮游动物生物量超过5毫克/升;营养指标:有效氮为1-2mg/L,有效磷为0.1-0.5mg/L,氮磷比5-12∶1;透明度指标:池塘为20-40cm;水色:色泽鲜亮,有光泽,以茶色、茶褐色、草绿色、亮绿色为宜 。浮游植物以硅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团藻目种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以轮虫为主、存在一定量枝角类 。水质管理要点:以预防式管理为主,防止水质恶化,及时处理异常水质发生;坚持长期调水,以海联科101+102搭配使用的方式,每月调水2次,高温或高密度下,可适当减少每次的用量,而增加使用频率;坚持底质改良,避免有机质在塘底积累耗氧,保证水体溶解氧充足;坚持晴天中午增氧机的使用,减少肥料使用;选择高档优质饲料,减少饲料残饵浪费破坏水体,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控制放苗的密度,避免密度过大,投料过多;及时起捕,减少鱼类的压塘情况(顶塘),降低池塘溶解氧负荷;减少杀虫杀菌次数,每月使用不超过一次,避免药物对水体的破坏;严禁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2、好的投喂管理饲料档次选择:选择优质饲料,保证鱼类的营养需求;投喂原则:看鱼投喂,有鱼多投,没鱼少投,保证七八成鱼吃饱吃好,避免饲料浪费;根据季节天气投喂,冬春季节天气多变,晚上投喂宜早不宜晚,宜少不宜多;夏秋季节温度高,鱼类对饲料消化吸收速度加快,生长速度快,可通过增加投喂次数来增加投喂量,不宜一次投喂过饱;投喂节奏:开始慢投,抢料凶猛时适当加快,鱼群开始离去时,投喂放缓;投喂频率: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天气好时,投喂次数保持在2次以上;品种搭配在养殖生产中,有些人采用单养精养的形式,有些人采用粗放养殖,也有部分采用鱼虾混养、鸭鱼混养、猪鱼混养等的形式;投放的规格、密度也不完全一致,如草鱼成鱼养殖而言,在单养精养的情况下,草鱼种的放养密度从800-1500尾/亩不等,起捕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一次投放一次起捕,一次投放分批起捕,轮捕轮放等多种形式 。在盈利水平上,更是千差万别,因此,需要一个较为合理的放养、投喂、过程管理和起捕相结合的养殖模式 。一般而言,放养模式是根据当地养殖水平和市场来决定的 。如草鱼养殖,水面积在10-20亩,可在上一年12月至年初3月,投放足量的小规格草鱼种(8-10尾/斤),一般达到了1200-1500尾/亩,在当年7月份左右起捕达到上市规格的草鱼(一次起捕量约占总投放数量的20%),同时回补相等数量的小规格草鱼种;对于投放规格较大(2-3尾/斤),可适当降低密度(800-1000尾/亩),每次起捕总数量的30%,同时回补相同数量;均采用轮捕轮放的模式,充分发挥头鱼的生长速度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饲料系数,提高产量的同时,利用卖鱼后的间歇期,加强对塘底的处理,减少长期存塘带来的风险 。不同品种的鱼类生活的水层不同,如鳙鱼和白鲢主要生活在中上层水体中,以摄食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为主,此外,鳙鱼还能摄食部分有机碎屑,如投料台周边的粉料,对改善水体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鲫鱼生活在底层中,以摄食底层中的有机碎屑为主,可以较好的利用塘底的有机物;在草鱼养殖中,搭配混养这些品种一方面能够调节水体,保持水体处于稳定,减少塘底淤泥沉积 。搭配混养不仅不会增加草鱼的饲料系数,在坚持调水的基础上,轮捕轮放,大头的产量可达到250-400斤/亩,白鲢产量300-400斤/亩,鲫鱼产量也可以达到250-300斤/亩,对增加单产效益效果明显 。此外,根据市场不同,可适当投放适量的黄颡鱼,而鲤鱼由于其摄食量大,饲料系数高,单价低,经济效益差,且在养殖中喜欢搅动塘底,引起水体浑浊,不利藻类生长,且其在池塘中能够自繁,一般不搭配投放 。饲料每种鱼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会出现差异,如畜禽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相对水产动物需求较低,而对糖类的利用相对较高,饲料配比多采用高能量而低蛋白,而鱼类作为变温动物,优先利用蛋白质作为能源物质,对蛋白质需求较好,对糖类利用较差,尤其是肉食性鱼类对糖类的利用率更低,因此,鱼类饲料的蛋白含量较高,糖类的比例相对较少 。如果在生产中采用畜禽饲料如鸭料、猪料喂鱼,而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是一定的,摄入低蛋白质的饲料用于满足生长需求,必然需要摄食消耗更多的饲料才能够保证生长的需要,而在饲料的消化吸收整个代谢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畜禽动物以消耗糖原的形式来满足能量供给,而鱼类则以消耗蛋白质作为代价,相比之下,摄食低蛋白质饲料虽然一次性让鱼类饱食的成本减少了,但生长速度减慢了,为了达到与投喂高档料一般生长速度,需要增加饲料投喂量,而造成的饲料浪费量较多,且蛋白质的利用率并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势必增加饲料成本,长期使用对水质的影响也较大,增加发生疾病的风险 。饲料在水体当中,必然发生一定的溶失,导致部分易容的营养成分的流失,故而饲料在水体当中存在的时间越长,溶解的成分就可能越多,因此,选择的饲料在粒径的大小和适口性等方面很重要 。饲料粒径过大,鱼摄食不了,需要泡软了才能摄食,就会流失部分的营养物质;而饲料过小,相对表面积越大,在水体中溶解就越快,同样不利于鱼类的摄食,而饲料的档次低,适口性差,鱼类不喜欢摄食,那造成的损失就更严重了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养殖阶段来选择饲料,不能一包料到底 。此外,在投喂速度上,需要尽可能放慢投喂速度,减少浪费 。总而言之,常规鱼类养殖也好,名贵鱼类养殖也罢,在养殖技术上需要综合的管理——即“四好”养殖模式:从苗种和饲料选择、水质和投喂管理、合理搭配、及时放苗并起捕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 。综合养鱼的优点是什么?综合养鱼与单纯养鱼比,有很多优点:(1)合理利用资源,增加水产养殖的饲料、肥料综合养鱼可以比较合理地利用太阳能、水、土地资源,以及各综合产业的副产品和废弃物,为水产养殖增加饲料、肥料来源,从而为人类生产更多水产蛋白质食品 。例如,利用鱼池池埂及其斜坡、路边和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种植高产优质牧草,用鱼池过多的塘泥作肥料,池塘肥水灌溉,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将过多的塘泥——鱼池唯一的废弃物、肥水中的营养以及太阳能转化成鱼类能直接使用的牧草营养 。长江流域每公顷鱼池的塘泥可为1公顷饲料地提供足够的肥料,每公顷饲料地可生产22.5万~30万千克黑麦草和苏丹草,这些牧草可净产草食性鱼及其带养出的滤、杂食性鱼计12000多千克 。如果靠购买小麦生产这些鱼,至少需要27吨小麦 。在鱼、畜、禽综合中,每头肉猪饲养6个月,排粪尿约2000多千克,可产鱼40多千克 。一只卡基康贝尔鸭(绍兴鸭和荷兰康贝尔鸭杂交)每年排粪(湿重)约50千克,采取鱼鸭混养就能充分利用这些粪肥,可产鱼3千克多 。这种鱼—畜、禽综合,既生产了畜、禽,又将畜禽饲养的废弃物转化为相当可观的鱼产量 。综合养鱼场对自产的鱼、畜、禽产品进行加工,每百千克鱼、鸭约有15千克废弃的内脏可再作鱼、畜、禽的饲料,既减少了城市废弃物,又生产了更多动物蛋白 。(2)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增加经营安全性综合养鱼利用了本场廉价的饲料肥料,达到饲料和肥料自给或半自给,从而减少乃至避免因外购饲料、肥料所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 。例如,种苏丹草和黑麦草养鱼与商品大麦养鱼比较,即使以较高的种草工资计算,而以较低的小麦价格计算,生产每千克草鱼的饲料成本,前者仅为后者的1/2 。用鸡粪或猪粪养鱼与商品小麦养鱼比较,鸡粪和猪粪养鱼成本仅约为后者的1/6和1/10;另一方面,综合养鱼增加更多的产业,各产业的收入使全场总收入增加,尤其是对本场的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和多级利用,可使产品在每个加工环节都得到增值;综合养鱼场增加了生产产业,也就增加了生产经营的安全性,其中某个产业偶然经营失利,仍有其他产业盈利 。(3)增加就业,使更多农民富裕综合养鱼业就养鱼业本身而言,劳力密集,在江苏南方每公顷产7500千克的鱼池(混养),平均每公顷鱼池需100~130个工作日,比每公顷水稻和小麦共需的工作日(约975个工作日/公顷)多50%~100% 。如综合其他产业,那将增加更多劳力就业 。例如,每饲养8头奶牛(人工挤奶),或每饲养300~500只蛋鸭可分别增加一个饲养员,此外亦可相应地增加间接生产人员 。鱼、畜、禽产品加工业增加的就业人员更多 。平均每天宰杀和加工2000只鸭,约需直接生产人员106人 。(4)减少废弃物污染,保护并美化环境随着农业、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专业化程度加强,生产规模扩大,生产中形成的废弃物也不断增加 。例如,一个千头肉猪场每年仅猪粪尿达4000多吨,一个百头奶牛场仅牛粪尿达2000多吨,50万只规模的肉鸡场每年产生鲜鸡粪约5000吨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垃圾和粪便产生量也增加 。据专家测算,50万人口的城市,仅生活垃圾一项每年产生15万多吨 。然而,由于农牧业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农、牧业的无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大量的城乡有机废弃物不能很好地被利用,或是污染环境,或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无害化处理 。而综合养鱼就是对多种城乡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综合养鱼场可以通过多条途径将其内部和外部的大量废弃物转化为鱼、畜、禽产品及其他农副产品,化害为益,化废为宝,组织良性的物质循环,既可以使其本身构成一个没有或很少有废弃物的人工生态系统,又可成为保护城市环境的“废弃物处理场” 。例如,在长江流域,一个67公顷鱼池的鱼场,如平均每公顷净产滤、杂食性鱼类仅3750~4500千克,大约9个月的鱼类养殖期,可转化约6000头肉猪一个生产周期的粪尿,或700头成乳牛全年的粪尿,或者约90000只卡基-康贝尔鸭全年的粪,或者约130000只蛋鸭全年的粪 。也就是说,仅67公顷鱼池,就可以为上述大规模的畜(禽)饲养场处理粪便 。这种处理不但成本低,方便易行,而且可以获得大量鱼产品 。人粪尿和生活垃圾是影响城市环境的主要废弃物,综合鱼场同样可以比较容易地处理、转化它们 。例如,将人粪尿通过一般厌气发酵或沼气发酵,并加入适量石灰、漂白粉处理后可以用来种草养鱼 。即使一些无害的固体生活垃圾,如废弃的蔬菜根叶、纸张等,也可用来养蚯蚓,再用蚯蚓养鸭、养鱼 。综合鱼场本身更可以主动协调地利用内部配套的畜、禽粪便和池塘淤泥 。随着综合鱼场鱼、畜、禽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将加工后的废弃内脏、废水等废弃物就地进行处理转化,从而主动地减少城市废弃物,保护城市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 。综合鱼场连片的鱼池,与其匹配的农作物,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自动地调节当地的小气候 。这种综合养鱼的面积越大,对小气候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著名的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的基塘系统(养鱼与种桑、蔗、果等结合),由于大面积连片鱼池和基上作物对气温和空气湿度的缓冲调节,使当地年、日温差低于邻近地区1~2℃,相对湿度也较大,身居其中,使人明显地觉得环境优美,气候怡人 。近几年,综合养鱼中又发展了旅游业,各种旅游设施和园林的建设,更使综合鱼场锦上添花 。综合养鱼业的意义还表现在有益于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和城市布局的合理化 。综合鱼场的发展,不仅在鱼场内部实施了渔农牧的有机协调发展,而且在区域范围内促进了渔农牧的全面发展,改变了当地农业的单一经营 。不少综合鱼场成了当地城镇的多种副食品基地,活跃了市场经济 。综合养鱼业的发展,尤其是渔工商联合体的形成,在鱼场内办鱼畜禽产品加工业、旅游业,在鱼场外办商业,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这些新的工商企业向城市集中,而且可均匀散布于城郊、农村,有些则发展为新的卫星小城镇 。同时,这种联合体把大量的农业种植业过剩的劳力吸引到综合鱼场,甚至把城市的大量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失业的闲散劳力也吸引进来,这样不但避免了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而且缓解了因城市人口集中而造成的住房、交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水产养殖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水产养殖专业就业前景:随着全省沿海经济开发的推进,我国海洋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之全国海洋渔业资源的限制捕捞,水产养殖业会成为朝阳产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海洋特色明显的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近些年,全国水产养殖生产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渔业重点省的优势养殖区域和主导养殖品种正在逐步形成;水产养殖经济运行基本平稳,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上升,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有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条件 。就业方向: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有关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渔业行政机关、水产技术推广站、渔政监督管理站、动物检验检疫部门、名优特水产品良种场、养殖场、饲料加工厂、水产品加工厂、水产公司、休闲渔业基地等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从事技术推广、应用以及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