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缺素症的叶色诊断及防治措施

关于“棉花缺素症的叶色诊断及防治措施”,你了解多少呢?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棉花缺素症的叶色诊断及防治措施”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棉花缺素症的叶色诊断及防治措施

文章插图
棉花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产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肥料施用不合理 。近几年不少棉农重化肥轻有机肥、重追肥轻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等不合理的施肥习惯,加剧了棉株养分的失调 。棉叶是棉株对体内营养代谢反应最敏感的器官,当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供应不足时,就会影响棉花的正常代谢活动,并且首先在棉叶上表现出来,如叶片变小、失绿变黄等现象 。现将在大田生产中观察和了解到的棉株因缺乏氮、磷、钾、硼、锌等元素的症状,归纳如下,供棉农参考 。
一、叶色淡绿至黄色
主要症状:从老叶开始,叶片均匀失绿(不出现斑点)逐步向中、上部叶片扩展,下部叶黄红色,中脉淡黄;中部叶黄绿;上部新叶淡绿 。叶柄、茎部和茎杆暗红或红色,红茎比例高 。
发生原因:缺乏氮素 。氮素供应不足,导致棉株体内叶绿素含量下降,蛋白质合成减少,而花青素合成增多,叶片变黄,茎杆变红 。
【棉花缺素症的叶色诊断及防治措施】 发生条件:土壤瘠薄,有机质贫乏,供氮能力差;基肥施用不足(有机肥);土壤理化性状不良,土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施用的有机肥碳氮比过高,致使土地暂时性缺氮;氮肥施用方法不当,利用率低 。
防治措施:秸秆还田时配施一定量的速效性氮肥,防止其腐熟时夺取土壤中的氮;氮肥深施及施后立即覆土盖严,以减少损失,提高利用率;出现缺氮症状时,及时补充,用1%~2%尿素液50~75斤/亩叶面喷施,前期和中期土壤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 。
二、叶色喑绿至紫色
主要症状:棉株矮小,叶片呈暗绿带黄,缺乏光泽,严重时呈紫红色;症状一般从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现蕾、开花延迟 。
发生原因:缺乏磷素 。磷素供应不足,致使细胞发育不良,体积缩小程度大于叶绿素减少的程度,叶绿素密度相对提高 。同时糖类相对积累,形成较多花青素 。
发生条件:酸性土壤,有机质贫乏的土壤以及熟化程度低、固磷能力强的土壤;氮肥用量过大,而磷肥用量偏少,致使氮磷比例失调;土地理化性状不良,土温过低,根系活力弱,抑制根系吸磷;施用方法不当,磷肥利用率低 。
防治措施:以基肥为主,早施、集中施,提高磷肥肥效;特别注意苗床及营养土要施足磷肥;及时补充磷素,前期用过磷酸钙50~75公斤/亩开沟条施,后期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
三、叶色黄褐色(焦边)
主要症状:叶脉不黄,脉间组织褪绿,出现黄白色斑块,对光透视可见许多褐色小斑点;症状一般从下部老叶开始,自下向上发展;叶尖、叶缘渐现焦边,褐斑,以致焦枯,并向下卷曲呈鸡爪型;最后发展到全叶呈桔红色、红色 。
发生原因:缺钾 。钾素供应不足,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氮的吸收,棉株体正常的氮代谢受阻而有毒的胺类积累,且叶绿蛋白解体,叶绿素遭到破坏 。
发生条件:土壤供钾不足,有效性差;土壤条件差,耕层浅,板结,长期干旱或渍水,影响根系的吸收;偏施氮肥,而钾肥和有机肥施用量少,导致棉株体内氮钾失调,诱发缺钾;前茬作物耗钾量大,土壤有效钾严重亏缺而未能得到有效补充 。
防治措施:冬季翻耕晒垡,促进土壤中钾矿物的风化,增加速效钾含量;在缺钾的土壤上增加基肥中钾的比例,在吸氮高峰期增大钾肥用量;补施钾肥,中前期用氯化钾15~20公斤/亩条施,后期每隔7天左右用1%的氯化钾溶液50~75公斤/亩叶面喷施,连喷2~3次 。
四、叶色深绿色(叶肥厚)
主要症状:顶部幼嫩组织先发病;顶芽受损,腋芽大量发生形成多头;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变脆,叶面皱缩,凹凸不平,叶柄增粗并出现暗绿色环带;新叶一般较小,边缘及主脉失绿;现蕾小而少,花瓣不能完全张开;很少结铃且铃小,铃端较尖,呈钩状 。
发生原因:缺硼 。硼素缺乏,导致分生组织细胞分化受阻,糖类大量积累于叶片中,以致叶片加厚,叶色浓绿 。
发生条件:土壤硼素供应不足或有效性差,如耕层浅、质地粗、有机质贫乏的砂砾土壤,石灰性土壤等易缺硼;少雨干旱使硼的移动和根系吸收受阻,易导致缺硼;偏施氮肥或有机肥施用不足,钙素施用量大,均会加剧缺硼;油棉等需硼较多的作物长期连作,消耗过多的硼素而未能有效补充 。
防治措施:严重缺硼时,提倡硼肥基施,用硼砂0.5~0.8公斤/亩,拌细土15~30公斤,施入移栽穴中;潜在缺硼时,可分别于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叶面喷施0.2%的硼砂溶液一次,施用量为50~75公斤/亩 。
五、叶色淡黄色(小叶)
主要症状:叶小簇生,脉间失绿变淡黄色,叶脉两侧出现坏死褐色斑点,并可发展到整个叶片;叶片增厚、变脆;一般下部老叶先发病;植株矮小呈丛生状 。
发生原因:缺锌 。缺锌导致棉株体内的生长素下降,作物生长发育出现停滞状态;同时,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导致叶片变小、失绿 。
发生条件:土壤含锌量不足或有效性差;连年单施无机肥,土壤中的锌未能得到有效补充;过量施用磷肥(或磷肥与锌肥混合施用),降低了锌的有效性和对锌的吸收,加重缺锌;施用了过多未腐熟的有机肥 。
防治措施:增施锌肥 。一般作基肥,用硫酸锌0.5~1公斤/亩,拌细土15~30公斤,施于移栽穴中,以在制钵时,钵土拌硫酸锌效果最佳;苗期与初花期可叶面喷施0.1%~0.2%的硫酸锌溶液50~70公斤/亩,7~10天一次,连喷2次,注意顶心不要喷施 。
以上各缺素症的基本防治措施是: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不断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的供肥水平;合理轮作,深翻耕,高作畦,勤中耕,不断改善土壤条件,促进根系活动,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完善棉田水利条件,合理灌溉和排渍;平衡施肥,协调植物营养,氮、磷、钾、微肥配合施用,但应注意磷肥不可与锌肥混施;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结合治虫搞好叶面喷施微肥,经济有效、投资少、见效快、易操作,是防治缺素最好的途经之一 。
以上就是种植信息网针对“棉花缺素症的叶色诊断及防治措施”整理的一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