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生焦斑病症状表现有哪些?农户们该怎样防治?”,你了解多少呢?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花生焦斑病症状表现有哪些?农户们该怎样防治?”的知识 ,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文章插图
花生焦斑病在各种植产区普遍发生 , 一般发病时间较短 , 容易给农户们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 , 农户们应该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本文为大家详细总结了花生焦斑病的症状、病原、侵染规律及防治方法等相关知识 , 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应对该病害 。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 , 也可为害叶柄、茎和果针 。通常先从叶尖开始发病 , 少数从叶缘发病 , 病斑呈楔形或半圆形 , 由初期褪绿渐变黄、变褐 , 边缘深褐色 , 周围有黄色晕圈 , 后变灰褐、枯死破裂 , 状如焦灼 , 上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子囊壳 。叶片中部病斑初与黑斑病、褐斑病相似 , 后扩大成近圆形褐斑 。该病常与黑斑病、褐斑病混生 , 有明显胡麻斑状 。在焦斑病病斑内有黑斑病或褐斑病或褐斑病、锈病斑点 。收获前多雨情况下 , 该病出现急性症状 。叶片上产生圆形或不定形黑褐色小渍状大斑块 , 迅速蔓延造成全叶枯死 , 变黑褐色 , 并发展到叶柄、茎、果针上 。茎及叶柄染病 , 病斑呈不规则形 , 浅褐色 , 水渍状 , 上生小黑点 。
【花生焦斑病症状表现有哪些?农户们该怎样防治?】 病原:
病原为落花生小光壳Leptosphaerulina crassiasca (Sechet) Jackson & Bell. , 属子囊菌亚门 。(1)形态 。子囊壳褐色 , 近球形 , 直径60~120μm , 孔口有短乳状突起 , 内含8~20个子囊 。子囊初无色透明 , 卵形至袋形 , 成熟时黄褐色 , 大小(50~80)μm×(25~55)μm , 内含有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椭圆形 , 浅褐色 , 大小(22~37)μm×(10~16)μm , 具1~2个纵隔和3~4个横隔 , 隔膜处缢缩 。(2)特性 。该菌生长温度范围8~35℃ , 最适28℃ 。
侵染规律:
(1)越夏和越冬 。病菌以子囊壳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 。(2)侵入 。遇适宜条件子囊壳释放子囊孢子 , 借风雨传播至花生叶片上 , 萌发芽管直接穿入花生叶片表皮细胞 。后病斑上产生新的子囊壳 , 释放子囊孢子进行再侵染 。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适当密植 , 播种密度不宜过大 。施足基肥 , 增施磷钾肥 , 增强植株抗病力 。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 , 集中烧毁和沤肥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 多?硫悬浮剂250倍液 , 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 或12.5%烯唑醇乳油2 000倍液 , 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 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药剂应轮换施用 。每隔10~15天喷1次 , 共喷2~3次 。
以上就是种植信息网针对“花生焦斑病症状表现有哪些?农户们该怎样防治?”整理的一些知识 。
- 如何防治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防治方法
- 棉花棉铃疫病怎么防治
- 防治花生疮痂病可采用的措施
- 冬小麦秋苗期,这些病虫草害要严防!
- 马铃薯小叶病常用的预防法
- 糖尿病人能吃空心菜吗 糖尿病人吃空心菜有什么好处
- 玉米黑粉病怎么治
- 秋花生的高产施肥技术
- 水稻秧苗白化病怎么治
- 花生网斑病的药剂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