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菌核病有哪些症状表现?该如何防治?

关于“花生菌核病有哪些症状表现?该如何防治?”,你了解多少呢?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花生菌核病有哪些症状表现?该如何防治?”的知识 ,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花生菌核病有哪些症状表现?该如何防治?

文章插图
花生菌核病有哪些症状表现?农户们该如何防治花生菌核病?对于种植花生的农户来说 , 常常会问类似关于花生菌核病的问题 。今天小编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 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应对花生菌核病 。
症状:
大菌核病引起的症状与小菌核病相似 , 但前者仅在茎蔓上发生 , 后期产生菌核较大 。(1)叶片 。叶片染病 , 病斑暗褐色 , 近圆形 , 直径3~8mm , 具不明显轮纹 。潮湿时 , 病斑呈水渍状软化腐烂 。(2)茎部 。茎部发病 , 病斑初为褐色 , 后变为深褐色 , 最后呈黑褐色 。造成茎秆软腐 , 植株萎蔫枯死 。在潮湿条件下 , 病斑上布满灰褐色绒毛状霉状物和灰白色粉状物 , 即病菌菌丝、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花生将近收获时 , 茎的皮层及木质部之间产生大量小菌核 , 有时菌核能突破表皮外露 。(3)荚果 。果针受害后 , 收获时易断裂 。荚果受害后变为褐色 , 在表面或荚果里生白色菌丝体及黑色菌核 , 引起子粒腐败或干缩 。
病原:
花生小菌核病病原为落花生核盘菌Sclerotinia arachidis Hanz. , 花生大菌核病病原为宫部核盘菌Sclerotinia miyabeana Hanz. , 均属子囊菌亚门 。(1)落花生核盘菌 。分生孢子梗直立 , 褐色 , 细长 , 有分隔 。分生孢子无色或浅灰色 , 卵圆形或椭圆形 , 大小(6~12)μm×(6~9)μm 。菌核形状不规则 , 外层黑色 , 内部白色 , 大小(1~2.5)mm×(0.5~1.5)mm 。菌核在土表萌发 , 初生分生孢子 , 后形成1至数个子囊盘 。子囊盘初呈圆柱形 , 后为漏斗状 , 无孔 , 顶部扁平 , 直径0.6mm左右 。内生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扁椭圆形 , 无色透明 , 大小(11~14)μm×(6~7)μm 。子囊棍棒形 。(2)宫部核盘菌 。菌核黑色、圆柱形或不规则形 , 大小(3~12)mm×(3~5)mm 。子囊盘黑褐色 , 漏斗状 , 直径3.5~4mm 。子囊孢子无色 , 椭圆形 , 大小(10~15)μm×(5~7)μm 。
侵染规律:
(1)越冬 。病菌以菌核在病残株、荚果和土壤中越冬 , 菌丝体也能在病残株中越冬 。(2)侵入 。第二年小菌核萌发产生菌丝和分生孢子 , 有时产生子囊盘 , 释放出子囊孢子 , 多从伤口侵入 。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 , 菌丝也能直接侵入寄主 。大菌核病菌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 , 释放子囊孢子并进行侵染 。
防治方法:
【花生菌核病有哪些症状表现?该如何防治?】 (1)农业防治:重病田应与小麦、谷子、玉米、甘薯等作物轮作 , 可以减轻病害发生 。花生生长期进行深中耕 , 将菌核埋入土中防止形成子囊盘 , 减少传病机会 。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 集中烧毁 。花生收获后清除病株 , 进行深耕 , 将遗留在田间的病残株和菌核翻人土中 , 可减少菌源 , 减轻病害 。(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 , 隔7~10天再补喷1次 。药剂可选用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 或50%复方菌核净1 000倍液 , 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 或25%施保克乳油1 000倍液 , 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
以上就是种植信息网针对“花生菌核病有哪些症状表现?该如何防治?”整理的一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