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清和雨乍晴,万亩梅园转分明 。诏安县红星乡紫梅山庄的万亩梅园迎来了挂果期,一颗颗,一串串,饱满的青梅果缀满枝头,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浓浓果香扑鼻而来,成就了莽莽山间一道青绿风景线 。趁着天气晴好,果农们忙碌地穿梭在梅林间,登梯上梅树采摘青梅,不一会儿工夫,便采满了好几箩筐 。
诏安县,地处福建南大门,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享有“中国青梅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海峡硒都”等美名 。青梅是诏安县农业的“当家花旦”,全县种植面积13.3万亩,年总产量10.5万吨,全县15个乡镇均有种植青梅,主产区主要分布在红星、太平、霞葛、官陂四个乡镇,主要种植有“青竹梅”“白粉梅”“红梅”“水梅”等品种 。由于该地的富硒区与青梅主产区相叠,出产的青梅富含硒元素,且具有果大、皮薄、酸度高、核小、汁多、质地脆嫩,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广受国内外市场追捧,被赞誉为“健康之宝”和“凉果之王” 。
文章插图
辉煌·低迷
诏安,因青梅分外妖娆 。于诏安人来说,青梅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在这里,处处烙有青梅的印记,时时弥漫着青梅的香气,植梅、赏梅、品梅、写梅蔚然成风 。回溯历史,诏安县种植青梅始于明代,大规模商品化种植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悠久的青梅种植栽培历史,精湛独特的加工制作技艺,逐渐沉淀为独具魅力的诏安青梅文化 。青梅也成为诏安县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被诏安百姓当作发家致富的“福果” 。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1斤可以卖到5元多,最高时达到7元,而且销路不愁,果农有赚头 。”诏安县青梅协会秘书长吴雄明回忆到 。
上世纪90年代,通过持续引导、推广,诏安青梅开始大规模投产,由于所产青梅品质优异,被素有食用青梅习惯的日本商客看中,从此打开了诏安青梅的国际市场,日本成为主要出口国,该县青梅产业也迎来了红极一时的黄金时代 。但在2001年,由于市场出现供大于求,这颗青梅果遭遇了“寒冬”,整个产业发展开始经历了难以言喻的阵痛 。
随着青梅市场日渐火热,进入新世纪后,除了诏安县外,广东普宁、饶平,福建永泰等地从诏安引种的青梅也开始大规模投产,产量激增,但市场需求却无大幅波动 。受供求关系影响,青梅价格持续走低,最低时甚至卖到每公斤8角 。
“果贱伤农”,面对持续的低迷行情,渐渐让果农丧失了信心与热情,不少果农放弃了辛苦植成的果林,外出打工谋生 。
此外,长期以来,诏安的青梅大部分以干湿梅等半成品形式销往日本,单一的初级产品销售市场,过度的依赖出口日本,使得诏安青梅产品的价格常常受制于国外市场,诏安成为名副其实的买方市场 。
当时作为青梅进口消费大国的日本提高了青梅农药残留指标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准入门槛,筑起了一道“绿色壁垒”,加上日本青梅协会一致对外策略,果农和经销商也渐渐发现交易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价格往往由买方说了算 。种种缘由,让曾经的“明星果”黯然失色 。
破局·回暖
如何破局?发力深加工,打开国内市场 。
文章插图
在福建省诏安福益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区,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青梅制品令人应接不暇,梅饼、梅片、梅干、梅精软糖、青梅酒等应有尽有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诏安青梅产业发展,补齐“加工”短板,诏安县政府引导早期的青梅经销大户尝试青梅工厂化加工,陆续引进日本、台湾加工工艺,青梅加工半成品、成品的加工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通过吸引更多资金投资兴办青梅精深加工,加快对现有青梅企业的改造升级,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集聚效应 。目前,国内各大型超市如良家铺子、三只松鼠、溜溜果园、盐津铺子等企业纷纷落户诏安县投资办厂或寻找诏安企业代加工,“星福益”“梅满天下”“顺心梅”等县域品牌强势崛起,诏安青梅逐步打开了国内市场 。
“我们现在正逐步淡化‘代工’,结合新零售概念和大健康食品的方向,打造自主品牌 。”福建省诏安福益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沈松斌说道 。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在果农和企业无法运力的环节,政府及时护航,在政策普及、资金扶持、技术研发、企业用工、用地手续、宣传推广等方面为企排忧解难,更好发挥“造血”功能,助力企业做强做大 。2017年,诏安县就出台了《关于扶持青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500万元专门用于扶持青梅产业的发展 。
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力量 。诏安县人民政府与福建农大、福建省农科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科研部门与企业合作研发青梅深加工新产品,目前已开发出青梅蜜饯类、青梅盐渍类、青梅凉果类、青梅酒类、青梅饮料类、混制品类、保健食品类等7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的青梅精制产品,在全国独具特色、自成体系,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
如今,诏安县已经拥有全国最完善的青梅加工体系和最大的青梅加工规模,目前全县有青梅加工企业13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青梅加工企业有21家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6家,市级10家,县级22家 。2020年,全县青梅全产业链总产值达60亿元,年出口产值达8000万美元,青梅初加工能力达20万吨,深加工能力达12万吨 。
制定标准,破除“绿色壁垒” 。
为应对日本针对进口农产品不断抬高准入门槛实施的“绿色壁垒”,诏安县涉农部门从源头抓起,严格按标准化要求,协调加工企业、农药经销商和农户,共同实施青梅生产战略联盟,通过统一的无公害化运作,协议农户的青梅各项指标均符合检测标准,从根本上破除了青梅出口的“绿色壁垒” 。
同时,诏安县还制定了国内首个《诏安红星青梅》鲜果和干湿梅省级地方质量标准,以及《诏安红星青梅栽培技术规范》栽培技术标准,规范青梅种植管理,使诏安青梅的种植、生产迈上产业化、规范化的道路,从源头开始保障诏安青梅高品质 。并且成立诏安青梅协会、富硒协会、红星乡青梅技术研究会、太平镇青梅协会等社团组织,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服务 。
文章插图
品牌为帆,助力梅香天下 。
“诏安青梅是推动绿色发展的‘生态果’、创造财富的‘致富果’,也是促进沟通交流的‘合作果’ 。我们愿以梅为‘媒’,诚邀八方客商采购诏安青梅,共同把天然、绿色、健康的‘诏安青梅’推广到全国、推销到世界,让更多的百姓享用这一优质产品 。”在2021年中国海峡硒都·福建诏安青梅推介会上,诏安县人民政府县长李亚容慷慨致辞,诚邀各地采购商到诏安参观考察,共享诏安青梅产业发展红利 。
品牌是品质的象征,是信誉的结晶,更是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地方的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诏安县发挥“中国青梅之乡”和“中国海峡硒都”两张名片优势,突出“富硒健康”特色,把打造青梅大健康品牌作为目标,不断强化青梅品牌化经营,全力推进诏安青梅品牌建设 。
从2008年诏安县开始已连续举办四届“中国海峡硒都(诏安)青梅节暨书画艺术节”,从2014年开始至今连续八年举办“诏安县青梅产业推介会”,并多次组织梅企和茶企参加国际、国内举办的大型农产品展销活动 。
经过多方努力,诏安县目前已形成较完备的青梅品牌系列 。2001年,诏安县获得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青梅之乡”;2012年“诏安红星青梅”获得原工商总局认证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诏安红星青梅及图”荣获了国家工商局授予的“中国驰名商标”;2018年,太平镇以青梅产业入选农业农村部产业强镇建设,“诏安红星青梅”被省农业厅认定为福建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同年,“诏安红星青梅”入选“中国十佳果品地标品牌”和《中国品牌农业年鉴》;2019年,太平镇青梅产业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2020年“诏安红星青梅”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太平镇获得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称号 。
为了让全县16万梅农既丰产又增收,切实尝到品牌效应的甜头,诏安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出台相关惠农举措,积极邀请各地知名青梅加工企业与当地农户对接;从2020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把诏安青梅产业推介会改变到客商云集的成都糖酒会上举办,每年青梅鲜果上市前举行青梅上市现场协调会,联系多个相关单位到青梅主产区现场办公,为当地种植户和企业排忧解难 。
此外,为最大程度保护果农利益,诏安县青梅协会根据市场波动情况制定暖农青梅收购指导价,并与荣华、荣祺、福益、景扬等本土龙头青梅收购企业协商规格梅鲜果保护价,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户,给予每斤高于市场价1-2毛钱的助困补贴 。
【青梅产地主要在哪里(免费科普青梅主产地)】 诏迎天下客,乐业青梅乡 。如今,诏安青梅这颗生态果、富硒果逐渐成为引领健康潮流的时尚果、带领群众增收的扶贫果、支撑经济发展的致富果 。
- 关于青梅竹马的句子有哪些
- 青梅的种植方法和时间,青梅什么时候怎么种
- 美肤宝防晒露的主要成分及适合夏季吗
- olay酵母水的功效主要成分
- 十二五计划?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 面膜主要作用并非美白 面膜的作用和功效
- 相亲主要看什么呢相亲的法宝是什么呢
- 青梅会开花吗,青梅会不会开花
- 红地球亮彩明星草本散粉主要成分优点
- 身上脂肪粒是怎么形成的(主要是这4个因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