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茯苓?茯苓种植技术总结

关于“如何种植茯苓?茯苓种植技术总结”,你了解多少呢?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如何种植茯苓?茯苓种植技术总结”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如何种植茯苓?茯苓种植技术总结

文章插图
茯苓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能 。野生茯苓主要分布于云南丽江地区;家种茯苓主产湖北、安徽、河南三省,此外,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亦产 。本文为大家介绍了茯苓种植技术,供大家参考 。
生长环境
茯苓一般生于海拔400~1500m气温较高、光照较强、湿度较小的同山区,多见于阳坡 。土壤以沙质为主 。植被为松属针叶林,覆盖率在50%以上 。
种植技术
1、选场建场:栽种茯苓的场地应选择沙质土壤,坡向南、西南或东南,坡度15 °;~25 °; 。无白蚁滋生,未种过庄稼或3年内未栽种茯苓的生荒地 。选好的苓场应及时深挖,深度不能浅于50cm,并拣净石块、树根恍如的意思、杂草 。挖场一般在冬季进行 。苓场翻挖后经暴晒、干燥备用 。按种前顺坡挖窖,窖距20cm左右 。接种后根据苓场坡度及山势,修挖30cm左右的排水沟,形成厢场,以便于管理 。
2、种植方法:
(1)菌种的准备:栽培茯苓的菌种有3种类型即鲜菌核、木筒型菌丝菌种、木片型菌丝菌种 。①鲜菌核:俗称肉引,要求新鲜、完整、无损伤,重2~3.5kg,生长旺盛,表面裂纹明显,外皮浅棕色,内部色白,浆汁充足 。②木筒型菌丝菌种:俗称木引,是传统产区用直径4cm左右松树粗枝或幼树干为培养料,以鲜菌做种培育而成 。优质木引表面灰黄色,质稍泡松(但未软腐),香味浓厚,无杂菌污染 。③木片型菌丝菌种:俗称菌引,是用微生物组织分离方法,由菌丝中分离出菌丝体,经筛选、扩大培养而成 。
(2)备料:一般选用树龄20年左右的松树,直径10~20cm的树干及蔸、粗枝等 。备料于冬、夏两季,北方及中原地区在立冬前后罗志祥开讲啦,苓农有“备料十冬腊,正月只能扫尾巴”之说 。南方有的在小暑进行 。
伐树有全伐和选伐两种 。全伐是将选好的一片松林砍光,用林场做苓场,选伐是在松材内选择适宜的松树进行间伐,然后运到另外的苓场进行栽种 。伐树时应注意砍弯留直、砍密留稀、砍大留小,利用蔸梢和砍栽结合 。树伐后,随即剔去较大的树枝 。待略干燥后,用板斧将树干从蔸至梢纵向削去3cm左右宽的树枝,然后每间隔3cm各削去一道,使树干呈6~8边形(俗称削皮留筋),促其加快干燥,以利茯苓菌丝生长 。削皮留筋后的松树集拢到茯苓栽培场附近,锯成长60cm左右的段木(俗称料筒),并选择通风向阳处按井字型堆码,日晒干燥 。
挖出的树蔸,可用同样办法进行削皮留筋及码晒 。未挖出的树蔸,应选择伐过不久、尚未腐朽、无白蚁栖居者,将地上部分削皮留筋,同时挖开蔸旁土层,砍断根1m以外的侧根,将露出土面的较粗侧根削去部分根皮,进行日晒干燥 。
(3)接种:冬季备的料,多在6月初前后接种,称夏栽 。夏季备的料,多在8月末至9月初接种,称秋栽 。用段木栽种茯苓,每15kg松材用菌引8片左右或短木引(5~6cm长的木引块)五六块,或用引150~250g,直径20cm的树蔸,一般用菌引15~20片,或肉引0.5kg,直径较粗,侧根较多,质地较硬的树蔸,接种量也相应增加 。
段木接种方法:在挖好的窖内先挖松底土,再摆放段木1~2层,使其留筋部位靠紧,周围用沙土填紧,接上引种,使段木与菌种紧密吻合,最后用沙土填实封窖 。不同引种接种方法有:①菌引栽培 。分为顺排、聚排及垫枕3种 。顺排法即将菌引木片从段木间的夹缝处一片片顺排夹放 。聚排法即将菌引木片集中叠放在段木夹缝的顶端 。垫枕法即将菌引木片集中垫放在段木顶端下面 。②肉引栽培 。分为蔸引、贴引及垫引3种 。蔸引法即将肉引的白色苓肉部分紧贴在段木截面顶端 。贴引法即将肉引块垫放在段木顶端下方 。③木引栽培 。分为夹引、蔸栽2种 。夹引法即将木引从中间横向对分锯成段,将其中一段夹种在中间 。蔸栽罗永浩2013演讲法即将木引锯成5~6cm长的短块,每根段木顶端种1块 。
【如何种植茯苓?茯苓种植技术总结】树蔸栽苓接种法:①蔸顶接种法 。将菌种(菌引或肉引)集中接种在树蔸顶端边缘靠传菌线部位(削皮留筋处),上面覆盖松木片或薄松树皮,加以保护,然后用土淹埋,堆成龟背形,四周修挖排水沟 。②坎口填引法 。对蔸顶凹凸不平或残茎过高的树蔸,在近地面部位砍或锯1个深约10cm的L形缺口,将菌种填放在缺口内,外用松树皮或干松枝遮盖,然后用土掩埋至接种缺口以上部位,并向外缓缓倾斜,呈圆土堆状 。③侧根夹种法 。在已干燥的树蔸上,选较粗的侧枝一个至数个,削去部分外皮,将引种夹放在侧根间隙中,若间隙较大,可用细料筒或干松枝填在侧枝中间,再接种 。接种后用松木片或树皮遮盖保护,覆土封蔸 。④根下垫种法 。选较粗的侧根一个至数个,将侧根下的土层掏空,并削去根下方的部分根皮,然后将引种垫放在根下,用沙土填紧固定,覆土封蔸 。
栽培管理
1、查窖补种:接种1周后适时检查,若未传引或引种被杂菌污染,应立即换补 。
2、清沟排渍:接种后经常疏通排水沟,防止水渍及窖面水土流失 。
3、及时覆土:随着菌核逐渐生长膨大,窖面表土常发生龟裂,使水分渗入,导致菌核腐烂 。离土表较浅的菌核常长出土面,应经常检查,及时覆土,加以保护 。
4、修筑围栏:在苓场周围修围栏,防止人畜践踏,影响菌核生长 。
5、病虫害防治:
(1)病害:茯苓生长期间,木霉、青霉、根霉等易浸染料筒及菌核,造成病害 。防治方法:种植前苓场要翻晒多日 。料筒及菌种要严格挑选;菌核生长期注意防渍 。发现污染及时处理 。
(2)虫害:主要有白蚁、螨及茯苓虱(一种昆虫),噬害木片菌引及茵核 。防止白蚁方法:选场忌北向及无白蚁潜居的场地 。发现白蚁为害,立即挖除蚁巢,或用亚砒酸、西维因等药物毒杀 。螨类使用氯杀螨砜或洗衣粉(烷基苯磺酸钠),茯苓虱使用西维西水剂驱杀 。
收获与加工
家种的一般7~8月开始起陈骁微博窖 。茯苓接种后,经10~12个月的生长,材质呈腐朽状,菌核皮色开始变深,表皮裂纹渐渐弥合(俗称封顶),呈淡棕色;苓场不再继续出现新裂纹时,即可选晴天采挖,并注意从中选出优质菌核,做菌种扩大繁殖 。
采收野生茯苓,可在松林中观察松树生长状况和树桩周围地面情况,使用铁制钳状探试器,进行刺探寻找、采挖 。生长有野生茯苓的周围松树,有明显枯萎或衰败现象;有的树桩靠地面处有白色或淡棕色菌丝或菌丝膜状物,揭开树根皮,可见黄白色浆液渗出;树周地面较干燥,生长的杂草不多,有时还可见到不规则的裂隙(即龟裂状),敲打或用脚踏此处地面,可觉察到有稍空洞的声响,此时若用铁锥探试器插入地下,在深10~20cm处探感有块状物,拔出时见到白色茯苓朽末,即可挖掘、采收 。
点击查看更多茯苓种植技术
以上就是种植信息网针对“如何种植茯苓?茯苓种植技术总结”整理的一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