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角鱼养殖技术 连云港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的养殖方法
黑鱼的养殖方法:首先要了解黑鱼的生活习性 。黑鱼是一种食肉鱼,在水中吃小鱼小虾 。大黑鱼主要吃鱼和青蛙,甚至吃黑鱼 。根据对黑鱼习性的了解,投饵有个大概的方向,可以钓一些其他杂鱼 。对于大杂鱼,把它们搅起来,然后喂它们 。根据黑鱼的数量,也可以人工喂养 。然后是鱼池的设计,灯光、通风、排水、换水,池水的pH值要中性或弱碱性 。这个要经常监控,稍有不慎就会害死黑鱼,损失惨重 。排水口的设计应防止蛇头一起排出 。然后是黑鱼品种的选择 。首先,我们必须选择优质的鱼类品种,大约10-15厘米长,或者我们可以顺便养一些其他的鱼 。这取决于你的鱼塘的大小,这是根据鱼塘的大小来计算的 。鱼种放入池塘时必须消毒 。可以用淡盐水冲洗养10分钟,然后放入鱼塘 。鱼塘也要消毒 。生石灰可用于鱼塘消毒 。黑鱼投入使用后,每天早晚都要进行检查,观察黑鱼的动态情况和水质变化 。我们必须非常小心,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 。
黑鱼养殖技术
1.选择池塘养殖黑鱼时,首先要确定池塘的养殖面积 。黑鱼养殖不宜过多,但可以分几个池塘,其中一个大约2-5亩 。水深2米左右,池底污泥不宜过多 。池塘进出口必须设置防逃网,防止黑鱼在养殖过程中逃逸 。放养前需撒生石灰对鱼塘进行消毒,或在塘内种植宽约一米的水葫芦,既能防止黑鱼跳出塘外,又能有效遮挡池塘 。池塘应远离嘈杂的地方,有足够的干净卫生的水源和良好的排水和水交换系统 。2.在选择鱼种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市场上购买鱼种 。虽然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低,但它们的规格不同,在许多情况下,鱼会受到机械损伤 。因此,在放养鱼苗之前,池塘必须用生石灰消毒,或者鱼苗可以用盐水和漂白粉浸泡20分钟左右进行消毒 。黑鱼的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殖面积、养殖技术、饲料等多种因素来确定 。一般一亩最多可养殖2500条黑鱼 。3.饲料投喂只要有过黑鱼养殖经验的人都知道,黑鱼是一种非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无论是活肉还是死肉,主要以池塘里的各种小鱼小虾为食 。人工喂养黑鱼时,必须每天定时喂食,每天至少两次,上午10: 00,下午3: 00 。一般放养一周后,鱼种会开始在水面上争抢食物 。黑鱼在吃的时候,也要仔细观察黑鱼的进食情况 。如果食物附近的蛇头比较少或者蛇头不凶猛,说明大部分蛇头已经吃饱了,可以停止进食 。4.饲养管理黑鱼有一个非常大的食性,所以它的排泄物很多,所以池塘里的水很快就会变得越来越肥,导致浮游动物大量繁殖 。造成池塘缺氧,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中溶解氧的变化 。如果缺氧,我们必须及时增加氧气 。情况严重的要采用水面杀菌的方法,在池塘边3米左右撒上敌百虫 。虽然黑鱼的抗病能力很强,在养殖过程中发病率较低,但在秋季,如果管理不当,还是会造成黑鱼生病,所以此时一定要时刻关注黑鱼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 。以上是关于黑鱼养殖方法的简单介绍 。
黑鱼的养殖技术和密度
黑鱼的繁殖密度与鱼种大小有关 。黑鱼的养殖密度比较高,需要大面积养殖 。如果密度过低,会影响它们生活的水质,从而影响黑鱼的生长 。如果池塘水源条件好或者进出水排水条件好,可以适当增加密度,饵料质量也会影响密度 。黑苗种一般有野生和人工养殖两种来源 。无论选择哪种来源,入池前都要仔细筛选和选择体型相近的健壮苗种 。鱼类的最佳来源是当地生产的鱼类 。交货规格是根据市场上出售的黑鱼的规格确定的 。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技术、饲料来源等因素确定 。一般建议选择80克左右的鱼苗放养,每年9-10月份放养非常有利 。此时鱼种觅食能力强,可通过摄食恢复体质,提高越冬成活率 。去池塘前必须严格消毒 。一般用3%-5%的盐水浸泡10-15分钟或用10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0分钟后入池 。一般建议选择3亩以上的池塘,3到5亩的池塘大小最合适,不需要太大 。需要良好的照明条件和方便的排水 。入口处设置有逃生网,池塘周围可以种植一些水生植物 。池内水源要充足,进出水排水要非常方便 。水深约1.5-2米,塘底淤泥厚约15-20厘米 。饲养密度根据饲料和饲养技术决定 。一般水深在1.2-1.5米时,每亩投放鱼种8000-9000条,约50-60克,每亩投放鱼种5000-6000条,约80-100克 。如果平均水深减少,放养量也会相应减少 。人工饲养时,应采用定时定点驯化饲养法,坚持“四定”饲养法 。一天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 。一般放养一周左右,就可以浮到水面上抢食了 。喂食时,仔细观察食物桌周围的进食情况 。如果食物桌周围的黑鱼不多,可以在食物少的时候停止喂食,说明黑鱼吃饱了 。黑鱼是一种食肉鱼,可以生吃也可以死吃 。饵料种类以鲜活动物为主,以海淡水中的小杂鱼小虾为主 。淡水中含有菜单栏、麦穗、爬沙、幼鱼白、小鲫鱼、小小马、鱼旁鱼皮、青虾等,海水中含有沙丁鱼、绿(黄)鱼等各种杂鱼 。吃好,饵料量约为鱼重的8%,最高饵料量可达10%以上 。淡季吃3-4% 。“慢、快、慢”的投喂方式,投喂效果好,饲料浪费少,大部分鱼吃饱了就可以停止投喂逃跑 。天气、气压、水质都很好,鱼的食物摄入量差别很大 。日常管理我们要每天巡视池塘,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情况、水质变化、是否有浮头迹象、是否有病鱼等 。并及时处理问题 。黑鱼每天都吃高蛋白饵料,池水中氨的浓度高,尤其是夏天 。
水温高,水体很容易变坏导致池塘里的水缺氧 。为此需要及时更换水体,一般每周换去1/3,半个月换去4/5,具体看水质的变化灵活掌握,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保持微流水养殖,养殖期间水温以不高于30℃为好 。黑鱼种放养初期,鱼种尚小,跳跃能力较差 。当逐渐增长,跳跃能力增强较大,尤其是在雨天换水时或清晨跳跃十分活跃,因此池埂离水面高度一般应大于50厘米,进排水口要安装结实的防逃网,池四周安装防逃网或防逃墙 。如果养殖方法正确,黑鱼的养殖周期为养殖一年可以一斤半至二斤 。黑鱼的养殖技术有哪些?养殖技术:一、亲鱼选择:每年的5月中旬是黑鱼的繁殖季节,应选择成熟、健壮的雌雄性黑鱼以1∶1的比例做为亲鱼 。二、亲鱼催产:雌鱼分两次注射,第一针为全剂量的1/3,相隔18~26小时,剩余剂量一次注入,雄鱼剂量为雌鱼一半,在雌鱼第二针时注入 。三、鱼卵孵化人工模拟自然环境孵化:注射催产剂后,雌雄按1∶1比例放入池中,让其自然产卵、受精、孵化 。鱼苗孵出后,利用黑鱼的护仔习性让其自由照管 。人工网箱孵化:注射催产后,雌雄按1∶1比例,放入4~6米2网箱产卵、受精,后将亲鱼捞出,放入大塘 。四、苗种培育:出膜至2厘米以前,应放入用40目网布制成的1米×0.5米×0.5米规格的网箱饲养,密度2000尾/米2,出膜4~5天后,投喂轮虫或枝角类、桡足类等,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每隔4小时一次,持续3~4天;以后投喂数量增加,次数减少,逐步过渡到1天2次 。当黑鱼苗达到2厘米时,换入8~16目的夏花网布制成的网箱,面积10~15米2,长方形为好,密度500~600尾/米 。五、投喂饵料:饵料以浮游动物为主 。4~5厘米时,投喂鱼肉泥加浮游动物,为防止污物和丝状藻类堵住网眼,每天刷洗一次,一周换箱一次,并将网箱彻底消毒 。饲养技术:池塘建造:选择东西走向、长方形池塘,池塘底部为泥土,池深2~2.5米,水深1.5~2米,进排水需设防逃设施,在养殖前15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彻底消毒 。鱼种放养:鱼种下塘前,要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池内,体长10~14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9000~10000尾/亩,16~20厘米的鱼种,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 。日常管理:注意观察黑鱼摄食、活动、发病动向和环境变化,春季每星期换池水4/5,高温季节3天一小换,7天一大换,进排水接防逃网,池埂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为好 。对于排出的污水,应进行必要的污水处理 。饲料投喂:喂养黑鱼的饲料,有人工配合饲料、淡水或海水的小杂鱼、畜禽屠宰后的下脚料 。投喂应做到“四定”原则,每个塘要选择3~4个投饵点 。采用集约化养殖的方式,体长10厘米以上,经过8~9个月养殖,成活率75%~80%,平均体重0.5~0.7千克,亩产4000~5000千克 。在池塘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如蒲草、苦草、水花生等,种植面积控制在池塘面积的1/3 。黑鱼如何养殖?1、亲鱼池的选择黑鱼亲鱼放养池的大小应根据每一次繁殖量的多少而定 。例如一次能繁殖50~70对,基本上按每10平方米放养1对的原则,则选择0.6~1亩的池塘;如果一次只能繁殖30~40对,则选择0.3~0.6亩的池塘 。因为黑鱼拉网捕捞起捕率较低 。2、放养前准备工作放养前做好鱼池的清整消毒工作,一般采用干塘消毒 。若淤泥过厚,要挖掉过多的淤泥,留下20厘米深左右 。每亩用50~75公斤生石灰清塘,注水10天后可以放养亲鱼 。在池中养殖少量的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以供黑鱼隐避栖息 。3、亲鱼放养要点亲鱼的放养关键是密度、时间和雌雄比例 。密度一般按每亩放养100~150公斤,最多不超过200公斤 。应按亲鱼的规格大小而定,一般在150~250尾 。密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过高会影响亲鱼的活动空间,过低不容易驯养,特别是野生亲鱼,这些都会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 。时间安排于9月 。4、黑鱼对产卵场的要求黑鱼对产卵场的要求有两点:一、在绕湖边、塘堰、沟渠等近岸水草繁茂的场所,底质为淤泥;二、近水避风的浅水区 。黑鱼产卵有营巢的习性,需要有水生植物,因此产卵场有无水草和水深状况与产卵的关系很大 。据报道,在芦苇丝中黑鱼产卵时间较早,在轮叶黑藻中产卵时间次之 。扩展资料:黑鱼的生活习性:乌鳢属于淡水底栖性的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或淤泥底质的水域中,遍布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水田等水域,对水体中的环境因子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尤其对溶氧量、水温以及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当水体中缺少氧时,能够借助鳃上腔的辅助呼吸器官,在水面进行呼吸 。乌鳢在0~41℃的水温下都可以生存,16~30℃是乌鳢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度 。当春季水温恢复到8℃以上时,通常会活动于中上层的水体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鱼乌鳢的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 。养鳗池、养甲鱼池或一般的养鱼池,都可以作为乌鳢的养成池,不必另设专池 。以养鳗池,特别是室内养鳗池为最佳 。因为养鳗池设备最好,既能控制水温,又能造成微流水环境,水质良好 。池塘养殖面积大小不限,但多以0.5公顷以下为多,以便于管理 。池堤上围设有竹篱笆或尼龙纱网,高1.5米,防止乌鳢鱼跳出 。池内通常设有进水口、排水口,水源相对丰富,以使在换水(静水养殖)或微流水的情况下,保持池水为1—1.5米的深度 。注水口由池堤顶端伸入池内,离池堤内壁30厘米左右,池中需有1/5左右的水面被水浮莲之类的漂浮水生植物所覆盖,以便水温较高时起遮阳作用 。放养前照样要清池消毒,放入的水需有较高的溶氧含量,PH值为中性左右,养殖水温不宜超过30℃ 。2.苗种放养 。苗种的规格以3-6厘米为宜,同一池中放养的鱼苗大小应基本一致 。放养密度,在静水池塘可10尾/平方米,在微流水池塘则应适当提高 。养殖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个体大小差异,因此,仍须多次用不同网目的拉网进行过筛分级 。分池分养,同时随着鱼的生长,降低放养密度,最后达到2—3尾/平方米,在池塘数量有限的地方,则可用相应网目的尼龙网将池子网成若干个分隔部分,放养不同规格的乌鳢(即经分级后进行分养) 。3.管理 。(1)投饵 。乌鳢的饵料有活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两类 。作为活饵料投喂的有罗非鱼幼鱼、小杂鱼、小虾、蚯蚓等 。活饵料的大小依乌鳢的大小而定 。体长13.2厘米的乌鳢能吞食体长6.6厘米的小鱼,因此投喂的小鱼虾大小要适当,投喂后要以能看到池中小鱼虾为数不少为准,发现小鱼较少时,即应及时补充,以免造成饵料不足,饥饿的乌鳢会相互残食 。投喂活饵符合乌鳢自然生态习性,但饵料来源有限,成本也较高,从而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 。研制出适宜的人工配合饲料,同样是解决乌鳢大规模养殖的基本途径之一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也要经过幼鱼驯养阶段,定时、定点、定量地投喂,可参照鲤鱼、罗非鱼等的人工配合饲料的驯养做法 。切勿跳过驯养阶段,在投喂活饵料过程,突然加入人工配合饲料,那样做是无效的,乌鳢将不会摄食人工配合饲料,而只去追捕鱼虾 。结果由于鱼虾投喂量减少,使乌鳢处于半饥饿状况,引起相互残食,而人工饵料又白白浪费,沉入池底腐败分解,影响水质,反过来影响乌鳢的正常生长 。(2)巡池 。同时做好防逃、防敌害、水质管理、水温控制等工作 。乌鳢生态养殖:一、池塘选择及清整乌鳢养殖池宜小不宜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最大不要超过2亩,小池塘便于生产管理,利于各项生产操作,要求池深2米~2.5米,保持水深1.5米~2米,使池埂高于水面0.5米以上,池底为泥沙质,塘底平坦,淤泥少,池塘进排水口设置牢固的防逃设施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并且分离进水渠与排水渠,以免用过的池水直接被抽取利用 。在养殖前12天~15天,干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150公斤,现化现用,均匀泼洒,不能有遗漏,然后曝晒5天,注水后,沿池边移植1.5米~2.0米的水草带,如水花生等,供乌鳢躲避、捕食、栖息并遮荫、调节水质 。二、鱼种放养采用人工繁殖培育的乌鳢鱼种较好,鱼种要无病无伤、体质健壮、体色鲜艳、鳞片完整,活动正常自如,对外界反应灵敏 。规格在18厘米左右,每亩放养2000尾,同池鱼种要规格均匀一致,切忌大小不均,鱼种下塘前采用3%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10分钟 。为控制水质,可搭配放养规格为200克左右的花白鲢鱼种,每亩放养180尾~200尾,草鱼、鲤鱼每亩各放50尾~80尾 。饵料投喂可以投喂鲜动物饲料,或配合颗粒饲料 。在鲜动物饵料供应充足时,就以野杂鱼、禽畜下脚料等鲜动物饵料为主,在投喂时,要注意饵料的鲜度,避免投喂腐败变质料,按照“四定”投喂原则,确保乌鳢吃饱吃好 。生态化养殖乌鳢,一般采用配合颗粒饵料较好,用颗粒料营养全面,对水体污染程度较小 。投喂首先要采取驯化技术,在池内定点设置固定的食台,每天2次~3次在食台上方抛投饵料,使鱼形成定时定点摄食习性,一周左右驯化成功,每日定时投喂2次,上午9时~10时,下午16时~17时各喂一次,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4%~8%,具体投喂量要视季节、天气、乌鳢的摄食和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投喂的颗粒粒径须与乌鳢的口径一致,每隔一个阶段调整一次饵料粒径 。三、水质管理乌鳢养殖由于水体小,放养密度大,残饵和乌鳢的排泄物多,很容易污染水质,影响乌鳢的生长或诱发鱼病,因此必须经常调节水质和水位 。高温季节每3天~5天换水一次,每次10厘米~15厘米,其他季节每7天~10天换水一次,每次20厘米~30厘米,水质异常加大换水量,始终保持池水透明度25厘米~30厘米,定期使用EM菌,维持池塘微生态平衡,改善水质环境 。水草对于增加溶氧、净化水质有重要作用,在高温季节,保持水草面积占池塘水面的30%,天气转凉后,逐渐捞除水草,使其面积占10%左右 。在水质过浓,不便加水时,可施生石灰改良水质,每亩每次15公斤化水均匀泼洒,提高水体pH值,改善水体环境,满足乌鳢对水质的要求 。四、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塘,注意观察乌鳢生长、摄食、活动及水质等情况,防止逃鱼和敌害侵袭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水草管理,防止水草蔓延,及时捞除腐烂水草,防止污染水质,及时做好生产记录 。五、病害防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从增强鱼体抗病能力着手,消灭病原体,改善生态环境,控制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清塘消毒要严格,彻底清除病原,选用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优质鱼种,并消毒下塘,合理密养,坚持科学投喂,加强水质管理,管理上细心操作,防止鱼体损伤,坚持生态防病,配合药物预防,通过各项综合措施的落实,减少病害感染机会,降低发病率 。一、池塘选择及清整乌鳢养殖池宜小不宜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最大不要超过2亩,小池塘便于生产管理,利于各项生产操作,要求池深2米~2.5米,保持水深1.5米~2米,使池埂高于水面0.5米以上,池底为泥沙质,塘底平坦,淤泥少,池塘进排水口设置牢固的防逃设施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并且分离进水渠与排水渠,以免用过的池水直接被抽取利用 。在养殖前12天~15天,干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150公斤,现化现用,均匀泼洒,不能有遗漏,然后曝晒5天,注水后,沿池边移植1.5米~2.0米的水草带,如水花生等,供乌鳢躲避、捕食、栖息并遮荫、调节水质 。二、鱼种放养采用人工繁殖培育的乌鳢鱼种较好,鱼种要无病无伤、体质健壮、体色鲜艳、鳞片完整,活动正常自如,对外界反应灵敏 。规格在18厘米左右,每亩放养2000尾,同池鱼种要规格均匀一致,切忌大小不均,鱼种下塘前采用3%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10分钟 。为控制水质,可搭配放养规格为200克左右的花白鲢鱼种,每亩放养180尾~200尾,草鱼、鲤鱼每亩各放50尾~80尾 。饵料投喂可以投喂鲜动物饲料,或配合颗粒饲料 。在鲜动物饵料供应充足时,就以野杂鱼、禽畜下脚料等鲜动物饵料为主,在投喂时,要注意饵料的鲜度,避免投喂腐败变质料,按照“四定”投喂原则,确保乌鳢吃饱吃好 。生态化养殖乌鳢,一般采用配合颗粒饵料较好,用颗粒料营养全面,对水体污染程度较小 。投喂首先要采取驯化技术,在池内定点设置固定的食台,每天2次~3次在食台上方抛投饵料,使鱼形成定时定点摄食习性,一周左右驯化成功,每日定时投喂2次,上午9时~10时,下午16时~17时各喂一次,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4%~8%,具体投喂量要视季节、天气、乌鳢的摄食和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投喂的颗粒粒径须与乌鳢的口径一致,每隔一个阶段调整一次饵料粒径 。三、水质管理乌鳢养殖由于水体小,放养密度大,残饵和乌鳢的排泄物多,很容易污染水质,影响乌鳢的生长或诱发鱼病,因此必须经常调节水质和水位 。高温季节每3天~5天换水一次,每次10厘米~15厘米,其他季节每7天~10天换水一次,每次20厘米~30厘米,水质异常加大换水量,始终保持池水透明度25厘米~30厘米,定期使用EM菌,维持池塘微生态平衡,改善水质环境 。水草对于增加溶氧、净化水质有重要作用,在高温季节,保持水草面积占池塘水面的30%,天气转凉后,逐渐捞除水草,使其面积占10%左右 。在水质过浓,不便加水时,可施生石灰改良水质,每亩每次15公斤化水均匀泼洒,提高水体pH值,改善水体环境,满足乌鳢对水质的要求 。四、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塘,注意观察乌鳢生长、摄食、活动及水质等情况,防止逃鱼和敌害侵袭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水草管理,防止水草蔓延,及时捞除腐烂水草,防止污染水质,及时做好生产记录 。五、病害防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从增强鱼体抗病能力着手,消灭病原体,改善生态环境,控制发病率,提高成活率 。清塘消毒要严格,彻底清除病原,选用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优质鱼种,并消毒下塘,合理密养,坚持科学投喂,加强水质管理,管理上细心操作,防止鱼体损伤,坚持生态防病,配合药物预防,通过各项综合措施的落实,减少病害感染机会,降低发病率 。乌鳢(黑鱼)的集约化养殖:乌鳢俗称黑鱼、斑鱼、墨头鱼等 。目前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有乌鳢、斑鳢及其杂交种 。乌鳢是鳢科鱼类中个体大、生长快、产量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经济鱼类,其肉质细腻,肉味鲜美,刺少肉多,生长较快,营养价值很高 。另外,乌鳢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运输方便 。近年来,随着国内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外贸易的需要,乌鳢逐渐成为产销两旺的特种养殖品种,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 。1. 池塘条件池塘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中性或微碱性、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库旁边;池呈长方形,排水、灌水方便,面积200平方米,水深平均在1.2米以上,最深处可达2米,池底留lO厘米的淤泥 。2. 准备工作①放养前排干池水,整池固坡,清除过多的淤泥 。让池塘冻、晒一段时间 。放养前10天,667平方米撒施生石灰100公斤干法消毒 。5 天后加注新水 。②4月下旬,在池塘四周浅水区种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水草生长后覆盖面积不超过水体总面积的25%,以供乌鳢隐蔽栖息,并有利于改善水质和高温季节降低水温 。③乌鳢生性活泼,池塘四周用竹篱笆、尼龙网等材料围高50厘米以上,以防鱼跳出池外 。3. 苗种的选择和投放①鱼种选择 。选择规格一致、体表光滑、肌肉丰满、无伤无病、游动活泼、争食凶猛的苗种 。②放养时间与规格 。池塘专养乌鳢的鱼种有2种规格:一种是每尾50克以上的大规格鱼种,宜在初冬放养入池;另一种是每公斤60尾~200尾的小规格鱼种,是由当年早春繁殖苗经2个月左右培育而成的,宜在6月~7月放养入池 。③放养密度 。每667平方米放养鱼种4000尾~5000尾 。4. 饲料投喂乌鳢为肉食性鱼类 。目前,人工养殖乌鳢多数投喂小鱼、小虾、螺、蚌等鲜活饵料 。人工投喂鲜活饵料时,要注意新鲜、洁净,并用6%~8%的食盐水浸泡10 分钟~15分钟后投喂;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 。每天定时、定量投喂二三次 。如鱼、虾不足,也可投喂其他动物性下脚料(如畜禽内脏),下脚料要新鲜、干净,投喂时要切碎,并进行消毒 。也可根据乌鳢的营养需要配制人工合成饵料,以补充鲜活饵料的不足 。5. 水质管理高密度养殖,由于残饵、排泄物较多,水质易变黑、发臭,影响乌鳢健康生长及质量,还会引起疾病发生 。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水质 。一是勤换水,养殖前期与后期,每隔5天~7天换水1次,7月~9月每隔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厘米深 。二是使用生物制剂,如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吞噬有害细菌 。三是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曝气,促进池底硫化氢、氨态氮等有害物质分解,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 。6. 病害防治乌鳢疾病的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在整个养殖期间,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 。鱼种下塘1月后消毒1次,以后每隔半月消毒1次 。消毒药物有: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生石灰、漂白粉等,用量根据水质情况及药物使用说明而定 。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大蒜素、三黄散等,有利于增强乌鳢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在养殖期间要多注意观察,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塘角鱼养殖技术 连云港黑鱼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