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当“哏都”遇上智能( 二 )


来看一组统计数据 。
今年1月的全市大筛中 , 全市采样超千万用时4个半小时 , 这其中最开始每分钟峰值采样3.94万次 , 现在全市大筛的采样峰值已经提升至8万次 。
而支撑这种完成速度的采集系统搭建了多久?
不到24个小时 。
把市民看做“用户” , 用互联网思维解决问题“当时领导跟我说要换系统 , 但我以为按照正常情况搭建一个新系统 , 怎么也得给我个一周吧 。 ”天津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研发运维一中心干部卢静告诉AI蓝媒汇 , “谁知道只有不到24小时!”
现在说起这些细节的时候不禁苦笑 , 但当时接到任务时卢静一点笑不出来 。 “我们只能选择一套成熟的系统 , 然后在这24小时内部署应用 。 ”
24小时内 , 要完成部署及调配云网资源、服务器调试、压力测试、功能测试、采集点和医疗机构等基础数据维护 , 以及连夜培训2万多工作人员如何使用新系统 , 每一项工作都是在和时间赛跑 。 “直到上线前15分钟我们还在压力测试 , 以防崩溃 。 ”

核酸大筛现场 受访者供图
回想为什么能在短短24小时内就能顺利完成任务 , 卢静只能想到那句话——战时看平时 。
这其中有几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天津本身就具备优质的云网资源 , 不会出现基础资源短缺的情况;其次由于独特的管理机制 , 这些资源平时就由大数据管理中心统一管理 , 所以省去了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的时间 , 关键时刻能够节省一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
基础资源是一方面 , 如何用好基础资源又是另一方面 。 新系统为什么就能越用越快 , 最难的从来都不是代码公式 , 而是“产品思维”的转变 。
实现给服务器减压 , 团队只做了一个四两拨千斤式的转变——从“扫我”变成“我扫” 。
“如果是市民统一扫二维码 , 近1400万人同时登陆 , 对服务器的压力可想而知 。 ”卢静介绍 , “所以我们就转变思维 , 让市民少录入信息 , 然后我们在后期自己通过数据多元碰撞 , 去完善市民更多信息 。 系统操作也变成工作人员扫居民身份证 , 服务器的压力一下从一千多万下降到几万 , 自然也就不会崩溃了 。 ”

大数据管理中心 受访者供图
看似简单的思维转变 , 如果没有成熟的人工智能领域的OCR识别技术作为支撑 , 也是空谈 。
不止于此 , “后来我们发现OCR识别会有一定错误率 , 如果市民名字里有生僻字就可能识别错误 , 导致查不到检测结果 , 所以后续就增加了二维码扫描方式 , 让市民提前录入个人信息 , 此后一码通行 。 ”
从扫身份证到扫二维码的第二次产品升级 , 让核酸大筛的速度再一次提升 。 天津人张希向AI蓝媒汇介绍 , “我看到好多小朋友和老人都把二维码做成了工牌随身带着 , 听说是学校和社区协助制作的 , 这样没有智能手机也能快速操作 。 ”
技术做底 , 思维升级 , 温情相伴 , 这才是支撑高效完成数次大筛的真正原因 。
而如果你以为天津之“智”仅仅体现在抗疫这一个层面上 , 毫无疑问浅薄了 。 聊天过程中工作人员笑称 , “找卢静算找对人了 , 津心办团队也有她参与 。 ”
缺席互联网 , 从智能产业追回来几乎没有天津人不知道津心办APP , 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日常生活 , 这个集约式便民服务平台已经更新至3.0版本 , 上线了110余项民生服务事项;迭代上线了“智能搜索”、“智能客服”等智能化功能 , 精准推送服务事项 。
“我也是从大城市移居来的天津 , 但刚来办各种手续时还是被处理效率惊呆了 。 ”来天津定居两年的杨丹丹告诉AI蓝媒汇 , “我通过海河英才落户的时候 , 正赶上疫情 , 还以为办不了了 , 结果人家直接开辟的线上办理窗口 , 寄了个快递就办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