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稻立枯病的病因、症状表现及综合防治技术”,你了解多少呢?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水稻立枯病的病因、症状表现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文章插图
立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影响水稻单产,严重时造成全床缺苗、毁苗,影响水稻插秧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水稻立枯病的发知识就是力量演讲稿生和蔓延 。以下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水稻立枯病的病因、症状表现及综合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
1、水稻立枯病病因
水稻立枯病菌一般在土壤中或植物体内越冬,在条件适当的时候侵染稻粒和生长衰弱的秧苗基部 。碱性土壤易发病,苗床最低温度在10℃以下,高温在35℃以上时,或气温忽高忽低,也易发病 。
水稻立枯病从病因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真菌性立枯病,二是生理性立枯病,也称青枯病:在苗床上两者往往同时发病 。
(1)真菌性立枯病是由真菌危害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由于种子或床土消毒不彻底,加之幼苗的生长环境不良,如低温寡照、气温忽高忽低等和管理不当,致使秧苗生长不健壮,抗病力减弱,病毒乘虚侵入,导致发病 。
(2)生理天牛的资料性立枯病也称青枯病,一般是在秧苗期低温多雨持续时间长和管理措施不当,使幼苗生长细弱,茎叶徒长,根系发育不良,在天气一但骤晴,根系吸收水分满足不了叶片蒸腾需水的要求,使叶片严重失水,一但天气转晴,秧苗迅速青枯死亡,造成的生理性病害(青枯病) 。
2、水稻立枯病症状
(1)真菌性立枯病:由于发病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芽腐、基腐和黄枯三种类型 。
芽腐:秧苗出土前后就已经发病,芽根变褐,鞘叶上有褐斑或扭曲、腐烂 。种子或根有粉红色霉状物,在苗床上呈点块分布 。
基腐:多发生在立针至二叶期,病苗心叶枯苗,叶鞘有时有褐斑,根系变黄或变褐,茎的基部逐渐变成灰色,腐烂 。用手提苗时,茎与根易拔断,在苗床上呈不规则簇生 。
黄枯:病苗多发生在三叶以前,叶片呈淡黄色,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病苗较健苗矮小,心叶卷曲,前期早晨叶尖无水珠,后期干枯死亡,在苗床上可成片发生 。
【水稻立枯病的病因、症状表现及综合防治技术】 (2)生理性立枯病:多发生在三叶以后,发病初期叶片发青,发病中期早晨叶尖无水珠,中午打卷,心叶卷筒状,早晚恢复正常,发病后期秧苗萎蔫而死 。用手提苗时可连根拔出,在苗床上成片或成床发病,危害严重 。
碌卡谐音歌词 3、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方法
(1)是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排灌通畅的地方育苗 。
(2)是床土的选择,应选择园田土或上一年没有用过旱田除草剂阿特拉津的旱田土和优质腐熟的农肥,以土与农肥 3:1的比例混拌均匀后过筛,施足底肥,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用量,以提高秧苗的抗病能力 。
(3)培育壮秧,提高秧苗抗病力是防治水稻立枯病的关键 。提倡稀播种育壮秧,即每平方米的苗床播种量以干籽计算在250-300克为宜;采用开闭式双膜塑覆盖料软盘育苗技术,以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当出苗80%以上及时撤去地膜;早通风,早炼苗、炼小苗,控制温湿度,避免秧苗徒长,促进根系发育,使秧苗生长健壮,一叶一心期至二叶一心袁立东保持温度 25-30℃,床面不干不浇水,尽量少浇水,以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浇水一般以早上8-9时为宜,不宜用井水直接浇苗,不要大水漫灌,最好采用喷壶浇为好,浇透即可;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期温度保持22-25℃,三叶一心以后温度保持20℃左右,使秧苗逐渐适应外界的气候,增强秧苗的抗逆能力,当外界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可撤去塑料膜 。
2.化学防治方法
(1)进行严格种子和床土消毒 。种子消毒可用浸种灵、强氯精等药剂浸种 。床土消毒可采用多功能水稻(集增肥、调酸、消毒、化控等多功能于一体)水稻壮秧营养剂与营养土混拌均匀,用量按壮秧剂的说明使用,或用25%敌克松50克对水30千克,浇20平方米苗床,使床土pH值控制在4.5-5.5之间 。
(2)在苗期进行药剂预防,在秧苗一叶一心期,用35%甲霜灵1克/平方米,15%恶霉灵水剂10毫升/平方米对水2.5千克泼浇苗床,预防立枯病的发生 。
(3)当遇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时,一般农民在阴天时不敢通风炼苗此时极易诱发水稻青枯病,因此要给苗床适当的通风换气,可以采取通小风,减少通风时间的做法,做到晚揭膜,早盖膜,保持床内温度,一但发现病害发生,在发病初期可用35%立枯一次净每袋4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止青立枯病发生和蔓延 。
以上就是种植信息网针对“水稻立枯病的病因、症状表现及综合防治技术”整理的一些知识 。
- 茶苗茎枯病的防治
- 科学防治水稻夏季病虫
- 五味子茎基腐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 水稻病毒病有哪些症状,农户们该如何防治?
- 牛可以喂稻草吗 稻草氨化喂牛技术
- 导致水稻颖壳有褐斑的因素
-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 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危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 水稻缺锌怎样科学补施
- 该如何挑选杂交水稻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