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中国虚拟人行业深度研究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三 )
文章图片
中国虚拟人爱好者调查:消费情况
调研数据显示 , 有37.2%的受访网民每月为虚拟人花费金额在200元及以下;24.8%的受访用户表示愿意花更多的钱支持虚拟人物 。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 虚拟偶像、虚拟宣传人等虚拟形象的涌现 , 使得虚拟人产业商业价值不断释放 , 吸引用户消费 。
文章图片
中国虚拟人爱好者调查:虚拟主播类消费金额
调研数据显示 , 有70.7%的受访用户会给虚拟主播“打赏” 。 接近九成的用户月均“打赏”金额在300元以内;其中 , 59.1%的受访用户能够接受给虚拟主播“打赏”100元以内的礼物 。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 用户对虚拟主播“打赏”金额较低 , 对“打赏”虚拟主播的行为持理性态度 。
文章图片
中国虚拟人爱好者调查:用户对虚拟人形象的满意度
调研数据显示 , 接近八成的用户对目前中国虚拟人服务表示满意 。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 当传统意义上的偶像还在人设真假的博弈之间辗转反侧时 , 虚拟人本身就是一个经过精心包装而形成的“人设” 。 虚拟人的人设不仅包含“人”的形象 , 具有相对稳定、有辨识度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 更要有与观众互动交流的能力 , 视频网站和直播平台成为了他们最佳的舞台 。
文章图片
中国虚拟主播爱好者调研:支持方式
调研数据显示 , 受访用户对虚拟偶像的了解程度较高 , 分数为3.94 。 有68.0%的虚拟偶像爱好者会通过评论虚拟偶像官方账号的方式来支持虚拟偶像 。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 社交平台的官方账号成为虚拟偶像的主要宣传方式 , 使得虚拟偶像与消费者的互动更加便捷 。
文章图片
中国虚拟主播爱好者调研:前景期待
调研数据显示 , 47.5%的受访用户认为未来真人主播和虚拟主播将共存 , 45.7%的受访用户认为虚拟主播将会替代某些领域的真人主播 。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 大众对虚拟主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在不断提高 。 随着消费群体的需求多样化 , 未来 , 虚拟主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
文章图片
中国虚拟人产业发展建议(一)
优化产业政策 ,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 ,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产业政策 。 一是引导长线资本 , 加大对虚拟数字人发展的基础理论、技术系统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 , 重点推进基础理论研究 , 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研究 , 开展虚拟数字人制作流程智能升级研究 , 简化制作难度 , 减少人工作业 。
二是搭建数字人产学研一体化生态平台 , 建立健全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智库等的协同推进机制 , 增进企业技术协同、产品互联互通、上下游积极联动 , 加强在技术攻关、瓶颈突破、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协调配合 。
三是加强行业对接 , 积极鼓励数字人技术与金融、文旅、教育等传统行业融合发展 , 鼓励政府部门率先运用虚拟数字人提升业务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 为行业发展起到率先垂范作用 , 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 。
加快人才培养 , 鼓励合作共赢
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 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 。 搭建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的创新平台 , 培养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复合型人才 。 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联合开展虚拟数字人相关基础知识和应用培训 。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开展合作 , 建设一批虚拟数字人领域实训基地 。 同时 , 鼓励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行业组织拓宽交流渠道 , 广泛开展合作 , 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
- 消费者投诉:洋码头虚假宣传,恶意拖延拖欠退款
- Java|虚拟现实+眼动追踪精选实战分享:认知“新”健康
- apache|虚拟现实+眼动追踪精选实战分享:认知“新”健康
- 2021年中国共享办公市场规模、企业注册量及行业发展趋势
- Google|首鼠两端的“谷歌表”,迎来的或是虚假的复兴
- 消费者投诉:喜茶虚假宣传,随意取消客人订单
- 首位虚拟人车主身份公开:百度AI数字人希加加亮相集度概念车发布会
- 消费者投诉:绿联虚假宣传且产品存在设计缺陷
- 旗鱼科技丨从元宇宙到镜像世界的虚实融合技术展望
- 淘宝|淘宝虚假宣传还“反咬一口”,欺骗消费者的底线究竟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