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风俗是什么?壮族各色各样的饮食礼俗是什么


壮族的风俗是什么(壮族各色各样的饮食礼俗是什么)饮食礼俗是人们在饮食生活中所形成的各种礼节,它是礼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和严格规范下所支配的活动之一 。汉代经学大师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言:“好色而无礼则流,饮食而无礼则争,流争则乱 。”同其他民族一样,壮族在长期的饮食生活中也形成了一套丰富多彩的饮食礼俗 。
(一)日常饮食礼俗
同其他少数民族相比较,壮族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比较深的,因此敬老爱幼、上下有序、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在壮族的日常饮食礼俗中有所反映 。如进餐时,老人往往受到特别的尊重 。给老人盛饭时,要用双手从老人侧背把碗递上;饭后,要给老人递上茶水或清水漱口 。壮族认为鸡、鸭的心、肝营养丰富,胸、尾肥嫩 。因此,人们食用鸡、鸭时,要把心、肝、胸、尾留给老人食用 。又如壮族进餐时往往采取男女分桌而食,以免违犯“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 。餐桌席位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家长夫妇坐正位,子女坐旁位,媳妇坐下位 。
(二)待客饮食礼俗

壮族的风俗是什么?壮族各色各样的饮食礼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壮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这在古代文献上多有反映,如明代邝露《赤雅》卷上载:“人至其家,不问识否,辄具牲醴,饮啖,久敬不衰 。”清代闵叙《粤述》载:“(客)至,则鸡黍礼待甚殷 。”民国《上林县志》载:“亲友偶乐临存,虽处境不宽,亦须杯酒联欢,以尽主人之谊;倘远客到来,则款洽更为殷挚 。”龙州一带的壮族有“空桌留客”的风俗,“即家有来客,主人即张罗酒菜,并在厅堂摆好饭桌餐具,表示已约客人吃饭,客人不能拒绝,若客人执意要走,便会扫主人面子 。”在许多地方,壮族村寨任何一家来了客人均被视为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客人要轮流吃一遍,不吃者为失礼 。只有各家都尝一点,才算领了情,尽了礼 。壮族宴客时,要让年老的客人和贵客与主人一起坐正位 。
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必须备酒,方显得隆重 。酒宴上,人们有喝“交杯酒”的习俗 。壮族喝“交杯酒”,“其实并不用杯,而用白瓷汤匙 。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眼睛真诚地望着对方 。”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每上一道菜,主人都要先给客人挟一筷菜后,其他的人才能下筷 。宴席上,壮族人是不会让客人的碗见底的,客人碗里往往被好客的主人挟满了菜,堆的很高 。在壮族主人眼里,菜堆得越高越表示尊敬 。有的壮乡,甚至用一根筷子穿起几块肉,往客人嘴里塞,名曰灌肉 。
有的初到壮乡的客人,怕吃不完剩下难为情,尽量把碗中的菜吃光,结果越吃主人就越往碗里挟菜,主人见客人吃不完才高兴,觉得尽到了礼 。如果客人碗里的饭菜吃光了,便觉得食物不够丰盛,招待不周 。
【壮族的风俗是什么?壮族各色各样的饮食礼俗是什么】(三)人生礼仪食俗
在婚嫁、丧吊、寿诞等人生礼仪活动中,饮食活动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含义,所以人们格外重视这些人生礼仪活动中的食俗 。在各种人生礼仪活动中,婚嫁活动最为隆重,其饮食习俗也始终贯串于从恋爱定亲到拜堂成亲整个婚嫁过程 。
在广西靖西、德保、那坡、大新等地,男女恋爱一段时间,到翌年正月初,女方家庭要办一桌丰盛的筵席款待新上门的女婿,当地称为“考婿宴” 。考婿宴上,女方家长特邀本村一位德高望重、见多识广的前辈考问女婿各方面的知识,有农业方面的,有日常生活方面的,也有宗教历史方面的等等 。这种考问的方式一般是在自然、融洽的进餐过程中进行的 。考婿宴上准女婿的表现将直接关系到男女双方是否定婚 。
壮族的风俗是什么?壮族各色各样的饮食礼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在壮族的定婚礼仪中,有以槟榔作聘礼的风俗,清代《白山司志》载:“婚姻不用庚贴,但槟榔一盒,戒指一对送,谓之吃” 。槟榔果形长椭圆,橙红色,壮族平时有食槟榔以助消化的习俗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和清代《白山司志》均称壮族人喜食槟榔的原因是为了御瘴 。壮族人以槟榔作定婚聘礼,“除了因槟榔好吃之外,还因为它与‘宾郎’谐音,古人称贵客为‘宾’,为‘郎’,以槟榔作聘礼,有尊敬女方的意思 。”
在红水河和柳江沿岸的一些地方,新娘上轿前要坐在堂屋中间,背朝香火,由一个父母、儿女双全的人把夫家送来的一碗饭端在手上,司仪高颂:“一碗米饭白莲莲,糖在上面肉在间 。女家吃了男家饭,代代儿孙中状元 。”周围的人答:“好的!有的!”端碗的人轻轻把碗里的一根葱、一只鸡腿、一块红糖拨过一边,给她扒三口饭,她吃三口吐三口(弟妹用裙子接),接着又把一把筷子递给她,她从自己肩上递给后面的小辈,自己却不得朝后看,表示永不后顾 。
壮族的风俗是什么?壮族各色各样的饮食礼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四)节日饮食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