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应如何防治,小麦的种植时间表

小麦吸浆虫应如何防治,你知道多少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小麦吸浆虫应如何防治”的知识 ,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小麦吸浆虫应如何防治,小麦的种植时间表

文章插图
小麦吸浆虫为世界性害虫 , 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小麦栽培国家 。国内的小麦吸浆虫 亦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产麦区 , 我国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 , 即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 。小麦红吸浆虫主要发生于平原地区的渡河两岸 , 而小麦黄吸浆虫主要发丙环唑的作用和用途生在高原地区和高山地带 。
一、形态特征
麦红吸浆虫雌成虫体长2~2.5毫米 , 翅展5毫米左右 , 体桔红色 。前翅透明 , 有4条发达翅脉 , 后翅退化为平衡棍 。触角细长 , 14节 , 雄虫每节中部收缩使各节呈葫芦结状 , 膨大部分各生-圈长环状毛 。雌虫触角呈念珠状,上生-圈短环状毛 。雄虫体长2毫米左右 。卵长O.O9毫米 , 长圆形 , 浅红色 。幼虫体长约体长3~3.5毫米 , 椭圆形 , 橙黄色 , 头小 , 无足 , 蛆形 , 前胸腹面有1个“y形”剑骨片 , 前端分叉 , 凹陷深 。蛹长2毫米 , 裸蛹 , 橙褐色 , 头前方具白色短毛2根和长呼吸管1对 。
麦黄吸浆虫 , 雌体长2毫米左右 , 体鲜黄色 。卵长O.29毫米 , 香蕉形 。幼虫体长2~2.5毫米 , 黄绿色或姜黄色 , 体表光滑 , 前胸腹面有剑骨片 , 剑骨片前端呈弧形浅裂 , 腹末端生突起2个 。蛹鲜黄色 , 头端有1对较长毛 。
二、为害症状
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 , 造成秕粒、空壳 。小麦吸浆虫以幼虫为害花器、籽实和或麦粒 , 是一种毁灭性害虫 。
三、危害特点
两种吸浆虫均一年发生-代 , 遇不良环境幼虫有多年休眠习性 , 所以也有多年-代的 。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冬、越夏 。黄淮流域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土表 , 4月中下旬大量化蛹 , 蛹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成虫出现后 , 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 , 随之大量产卵(黄吸浆虫略早于麦红吸浆虫) 。黄吸浆虫多产卵于在初抽穗麦株的内外颖里面及其侧片上 , -处产5~6粒 , 卵期7~9天 。红吸浆虫多产卵于在已抽穗尚未扬花的麦穗颖间和小穗间 , -处3~5粒 , 卵期3~5天 。幼虫孵化后 , 随即转入颖壳 , 附在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吸取汁液为害 。老熟幼虫为害后 , 爬至颖壳及麦芒上 , 随雨珠、露水或自动弹落在土表 , 钻入土中1O~2O公分处作圆茧越夏、越冬 。【小麦吸浆虫应如何防治,小麦的种植时间表】以上就是种植信息网针对“小麦吸浆虫应如何防治”整理的一些知识 , 如果您喜欢 , 可以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