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告别流量时代,阿里、京东、拼多多大变革( 二 )



在短短时间里 , 新兴的内容电商就从老牌霸主手中夺下一大块蛋糕 。 以阿里为例 , 淘系电商市场份额连续5年下跌 , 比巅峰时期降低了22% 。 而抖音电商与快手电商分别以5%、4%的市场份额占比攻下第四、第五席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世上新人赶旧人 。 依靠 “内容电商” , 快手和抖音成功在万亿电商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 曾经的三雄相争有了五强争霸的趋势 。
面对来势汹汹的挑战者 , 阿里、京东、拼多多也没有坐以待毙 , 而是用攻击代替防守 , 主动向短视频内容腹地进发 。
在今年2月 , 淘系电商内部成立了专门的内容化小组 , 由各业务的核心骨干带领 。 内容化战略将是淘宝2022年的发展重心 。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汤兴曾说:“希望淘宝不只是一个琳琅满目的货架 , 还能成为一个人来人往的场所 。 ”
目前在淘宝APP上 , 短视频主要集中在两大阵地:“逛逛”和“猜你喜欢”推荐 。 “逛逛”由原先的“微淘”升级而来 , 以直播和短视频两种形式展现 , 类似于小红书 , 现在已经跻身为三大内容种草平台之一 。 “猜你喜欢”的作用在于针对单个商品提高转化率 。
【阿里巴巴|告别流量时代,阿里、京东、拼多多大变革】紧随其后的是京东 , 通过改版内测将秒杀、直播、好货、排行榜等功能板块上移 , 改版后的页面与之前的相比 , 功能板块分类更加清晰 , 能够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也更丰富 。

无独有偶 , 拼多多在APP一级入口设置“多多视频” , 利用补贴来吸引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入驻 。 尽管很多视频内容偏向娱乐化 , 和电商没有太大关联 , 但通过这些视频可以增加用户使用拼多多的时长 。
毕竟 , 用户停留的时间越久 , 越有可能转化为消费者 , 消费的金额也越多 。
正如约翰·钱伯斯总结的“快鱼法则”:今天的市场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 , 而是快鱼吃慢鱼 。
淘宝、京东、拼多多依据不同的考量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 全力加码短视频 。 本质上 , 都是希望自己与消费者的距离能够越来越近 。

动荡之下谋生存在互联网竞争下半场 ,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 , 再像过去一味追求数据、规模、利润 , 已经行不通了 。
新局势下 , 电商平台更渴望做的是收缩战线 , 注重修炼内功 。 差异化、天花板级别的服务、消费的深度体验感或许应该成为电商长期主义者的圭臬 。
一方面 , 电商三巨头如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级 , 不可能无限增长 , 在市场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 , 增速放缓是市场反应的自然结果 , 也更有利于电商行业长期稳健的发展 。
另一方面 , 电商未来将不再是单纯的零和博弈 , 互补对于电商而言 , 或将是比对抗更重要的模式 。

京东一直注重打造物流、供应链基础设施 , 使其具备抵抗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强劲力量 , 未来这一投入还将继续 , 放大自身优势 。
对赚钱能力下滑 , 但处于上风的阿里来说 , 更重要的是提升抗风险能力、稳大盘、帮助商家获取增长 。
而拼多多起家于下沉市场 , 主攻农产品以及生活产品市场 。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重投农业领域 , 并连续投入百亿利润设立“百亿农研”专项 , 找到了自己的差异化路线 。
至于三家巨头发力的短视频 , 对于传统电商来说引流作用不大 , 但可以作为提升实现对用户的精细化运营的渠道 , 借此提高交易的转化率 , 弥补货架电商模式下的转化短板 。
雄关漫道真如铁 , 而今迈步从头越 。
其实 , 无论是三虎争霸 , 还是五强相争 , 各大电商平台真正需要守住的只有用户本身 。 谁能把用户留在平台?谁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谁又能真正做到守住本心 , 至始至终从用户视角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