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在“抗疫”期间的良好表现让资本看到了曙光 , 但美团无人车此次一撞 , 或许又给资本的热情降了一次温 。 这一幕迟早会到来 , 只是此次撞车的是美团 , 而且撞得似乎有点早 。
疫情对无人车场景化落地的催化作用只能带来短期利好 , 当一切回归正常 , 各大企业仍需用时间去解决各种问题 , Corner Case情况下的撞车或许是众多关卡中的一个小坎 。
二、覆巢之下 , 安有完卵既然发生了问题 , 就要解决问题 。
相对于新石器、毫末智行等一众独角兽 , 美团、京东和阿里这些自带场景的无人配送企业看似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问题 , 不用像毫末智行一样为了整个公司层面考量 , 抢先推出12.88万的“超低价”无人车去证明自己 , 但这个时间是多久 , 或许连巨头们都在迷茫 。
美团、京东和阿里的相关人员都曾表示过 , 原以为无人车技术是最难的 , 但研究过后才发现 , 技术和场景都重要 , 并且解决不了场景就很难实现商业化落地 。
无法商业化落地就无法盈利 。 对于阿里、美团和京东来说 , 造无人车看重的不只是卖车、卖技术带来的“新”盈利窗口 , 而是无人车融入自身业务场景后 , 替换骑手后“节省”下的人力成本 , 其中美团对这一愿景实现的迫切程度或许最高 。
据2021年财报显示 , 527万名美团骑手的配送成本达到了682亿元 , 而其餐饮外卖的全年收入也才963亿元 , 占比超过了七成 。 可以预见 , 美团骑手的配送成本可能会越来越高 , 甚至会出现劳动力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
无论是补充“劳动力”还是降低人工成本 , 美团都有发展无人车的必要性 。
然而愿景越大 , 难度越高 。 不同于独角兽企业可以通过推出所谓的“低价车”带动投资信心 , 美团无人车要想获得市场认可 , 需要在能造车、造低价车的基础上 , 进一步提高无人车在具体场景下的服务性能 。
换言之 , 美团需要推出“成熟体”的无人车才能体现出造无人车的价值 , 而不能像其他独角兽一样循循渐进 , 京东和阿里亦然 。
因此 , 为了效率和利益最大化 , 美团、阿里和京东需要整个赛道的共同助力 , 以此来提高研发效率 。 市面上甚至有种说法 , 阿里、美团、京东等巨头都在为无人车的热度“添火” , 为的就是想让更多的企业进来替其试错 。
美团、阿里和京东都曾先后推出了开放平台 , 踊跃邀请各行各业的企业加入 , 如果无人车赛道的热度消退 , 没有了众多“先锋”的助力 , 那么美团、阿里和京东在研发上的速度或许也将放缓 , 何时才能等到愿景达成的哪一天 , 或许没有哪个巨头敢打包票 。
三、无人车与人之间的成本账 , 不容忽略尽管当下国内无人车有诸多难题需要面对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无人车赛道的长期价值毋容置疑 。
唯一有疑虑的点在于 , 无人车的降本效益究竟需要多久才能体现 ,
毫末智行的副总裁蔡娜曾向记者算了一笔账 , 以北京为例一个配送员的年薪大概在10万-12万元 , 而毫末智行“小魔驼”2.0现在的定价是12.88万元 , 加上维护费用 , 可以在两年之内持平人工成本 , 后续产生的效益就是纯利润 。
账真的是这么算的吗?
早期共享单车的投资者是认同这一逻辑的 , 然而其结果如何自
- 美团|美团,正在改造美团
- vivo x|12+256GB旧旗舰机型,直降2500元,仅售3499元却无人问津
- 美团|乡镇旅游电商产业创新创业发展
- 知乎|单车变摩托,知乎变快!前方没有大火箭
- 大疆|美国制裁大疆!我国5项科技领跑全球,中国无人机技术有多牛?
- risc-v|RISC-V架构,能让中国芯弯道超车,打败intel、AMD、高通们么?
- 重磅!特斯拉将裁员1万人,马斯克:经济形势太糟糕
- c语言|千万别在美团上叫上门维修!
- 美团|今年的618,京东可能亏个底掉!
- 美团|美团民宿宣布与爱彼迎达成合作:爱彼迎房东信息一键迁移到美团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