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墓葬制度
建国以来,政府规定国家公务人员一律实行火葬 。每个县均建有火葬场 。尤其是市区火葬场入葬人数逐年增多 。但境内农村仍然沿袭传统的土葬办法,火葬者很少 。一般多为竖井式墓穴,然后在其中一侧挖个墓洞,下棺后用土坯或砖块封门;也有少数家底殷实或发家致富的人,专门用砖石砌箍墓穴,建造成一穴两室(一夫一妇)合葬墓 。《周礼·春官·冢人》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渭北台原地区的竖穴式墓葬,与靠崖式、下沉式窑洞模式非常相似,正足以反映当地民间阴、阳二宅之间的某种模拟关系 。
二、丧葬仪礼
咸阳境内丧葬方式有两种:一是土葬,二是火葬 。火葬礼仪现在多是对国家公务人员和部分城镇居民使用,一般分发出讣告、瞻仰遗容、开追悼会、举行火化仪式等程序 。土葬礼仪包括养老、停丧、吊祭、备丧和出殡等 。数千年的丧葬礼仪,其中带有浓厚的封建达信痕迹 。为了保存史料,以借鉴革新,特录如下:
养老
老人年逾50,已届60时,其子女就开始张罗预备后事,由此形成了多种防老习俗 。首先是制作棺木 。俗话称棺板为材方,称匠人割好(做成)的棺材叫寿材 。棺材一般以松木、柏木、杉木为上料,楸木、桐木为中料,杨木、柳木为下料 。各个地方可因地制宜,彬县以杉、橡、松、柏、枣木为主 。民间工匠精雕细刻,巧夺天工,样式有“三圆”、“四平” 。重底重盖、栽棕拔簧、阴刻阳雕、彩绘油漆等 。交木宴席讲究用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名茶醇酒之类,不可吝啬,招人笑话 。还要鸣放鞭炮,披红挂彩,显示儿孙晚辈的一片孝心 。交木时,亲朋好友皆要携带厚礼前来庆贺,少则数十人,多则百数人 。
其次是缝制寿衣 。讲究用绫罗棉绸,忌用缎子(以防断子绝孙)、兽皮(以防当牛做马) 。衬里一律为红色,面子可紫可黑 。其件数规制为五身至七身或七套至九套,取单数为阳之意 。意谓人在阴间,仍向往脱生阳世,故不取双数即阴数,以图吉利 。寿衣缝制讲究由儿子、女儿购料制作,要求单、夹、棉、袍齐全,以回应春、夏、秋、冬四季 。还要为男的备黑帽、黑扇、手帕或烟具及公鸡枕头 。女的区别只在帽子上,戴黑绒八角保险帽 。
此外,少数富裕家庭在老人生前便修筑坟墓,名叫寿墓 。多用砖块璇砌,俗称砖箍墓 。还有的在双老中的一位去世时,为健在的老人预留堂口,以便将来合葬 。对老人后事的处理,不少人心存虚荣,不图老人在世享受,只图落个“孝子”虚名 。群众讽刺道:
活着“墙头记”,死了电影戏 。
活着不给端饭碗,死了宴席摆一院 。
活着不给一尺布,死了寿材砖箍墓 。
活着无穿戴,死了绸缎身上盖 。
这种重死轻生的陋风败习,已逐渐消除,厚养薄葬习俗逐渐兴起 。
停丧
- 陕西三原东寨十八罗汉
- 浙江苍南丧葬习俗
- 陕西华阴西岳庙
- 陕西西安阎良核雕技艺
- 陕西泾阳“龟”形城池的由来
- 陕西西安阎良地名的来历传说
- 陕西经典方言50例
- 陕西彬县花果山元宵夜灯山庙会
- 陕西渭河南忙罢古会
- 陕西咸阳渭城二月二药王洞古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