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下鸡语意:比喻做人过于安分,没有出息 。
喜欢躲在厨房啄食人们不小心撒落的几粒米,而不愿到外面觅食的鸡,俗称“灶背鸡”,也作“灶下鸡” 。
客语俗称厨房作“灶前”,灶台称“灶头”、“灶脑”,灶台后面称“灶背”,灶堂旁边称“灶下” 。
一般人都以为鸡偏好米谷,其实不然 。鸡最爱捕捉各类昆虫作为自己的佳肴,此外翠绿的青菜、鲜嫩的树叶、碧绿的青草,都是鸡爱吃的“零食”,上述这些都难以在灶背、灶下享用到 。
有些鸡懒于走出灶背、灶下,或许与雏鸡时候多被主人保护在灶背、灶下有关 。小鸡有怕冷的习性,雏鸡的正常体温比成鸡体温低3℃左右,且保温能力很弱,因而总是“打堆”取暖 。到了夜间,主妇们通常将雏鸡放置厨房以保温 。
随着小鸡的成长,体温日趋上升和稳定,厚密的羽毛披满全身又无汗腺,故成鸡怕热亦天性使然 。加之成鸡容易受惊吓,抗敌害能力差,所以大都喜欢呆在安静的饲养环境里 。
生于安乐的人,缺乏创业精神,事事安分,目光短浅 。有家业可守者,多贪图享受,不善经营,更有随心所欲挥霍无度者,偌大的祖业三两年便所剩无几了 。
就客家人所处的生存环境而言,几乎都是山地,地处山区,背靠山,面对山,视野狭窄 。过去由于客家地区的交通十分不便,人际交往的范围非常有限,接触外界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见过大世面的人就变得凤毛麟角了 。多数客家人心理内向,眼界不开,缺乏气量,不善交际,正是世代居山所形成的族群性格 。
【客家俗语“灶下鸡”的由来】 尽管如此,客家人还是少有甘愿做灶背鸡、灶下鸡的 。客家人最怕别人评说自己没出息,爱护自己的名誉如同珍惜自己的生命 。因此远走他乡务工或从事手艺、担盐、贩牛者,络绎不绝 。旧时,赣南客家人90%都是上广东、过福建谋生,粤东地区梅州、潮州、河源、惠州等地客家则多选择“过番”,到南洋各国去开辟新的天地 。赣南采茶戏《上广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客家人外出闯荡的酸甜苦辣 。
客家人素以“男人志在四方”激励自己走出大山,勇闯世界 。客家男儿开拓进取的另一条通道便是读书进士,整个客家社会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文章为贵,以知识为荣 。客家人耕读传家、尊师重教、崇尚文化的良好风尚,更成为客家族群的主要标志 。客家地区山多田少,人多地少,生存环境极为严酷,向外发展极受羁绊 。科举时代,他们唯有发奋读书,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 。男儿的出息,莫过于金榜题名 。
即使今天,客家人仍将“捏泥卵”(务农)、留守家园看作最没出息之辈,一概以“灶背鸡”、“灶下鸡”名之 。
客家俗语“缸下拐” (围着水缸转的青蛙)、“缩窿拐”(躲在洞内不出的青蛙)与“灶背鸡”、“灶下鸡”语意相同 。
- 四川成都十陵客家婚嫁习俗
- 广东丰顺民俗:念民谣跳火堆
- 广东大埔高陂镇“迎景”民俗
- 50个“第一部”古今文化书籍
- 广东大埔龙安寺与百侯“师爷”民俗
- 江西宁都石上村“割鸡担灯”民俗
- 赣南客家蓝巾帕
- 广东大埔大麻镇迎“姑婆”习俗
- 广东陆河十二月“还福”民俗
- 祭 广东陆河“七月半”示孤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