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孝子颜乌的故事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前77—前6)在他所著的《说苑》一书中载:“颜乌,乌伤人 。亲亡,负土为大冢,群鸦数千,衔土相助焉 。乌既死,群鸦又衔土葬之 。”这是历史上关于颜乌的最早记载 。颜乌以其感天动地的孝德备受历代推崇,有关他的故事在义乌广为流传 。
颜乌,乌伤(今义乌市)人 。先祖从鲁国(今山东一带)迁居而来 。父颜凤 。他们一家人独居荒原,以耕作为生 。生活虽苦,但合家团圆,远离战争,日子倒也过得舒心 。可是,灾难偏找穷苦人 。不久颜乌的母亲因操劳过度、身体极度虚弱而离开了人世,丢下年幼的颜乌与父亲相依为命 。
颜乌的父亲颜凤,因受祖上被称为圣人的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而不变其志的安贫守道思想的影响,对颜乌言传身教甚笃 。他既当爹又当娘,苦苦地把颜乌拉扯大 。家境的贫困,生活的磨难,培养了颜乌勤快、孝顺、善良的品格 。
颜乌体贴父亲年老体弱,不让父亲干重活 。从田头回到家里,总是抢着做饭烧菜,且每次都等父亲吃好了才拿起筷子 。夏天,蚊子肆虐,颜乌总是给父亲打扇驱蚊;冬天,颜乌总是用自己身体温暖被窝后再请父亲安睡 。
有一次,颜乌发现有一只小乌鸦因腿伤而落在地上“呱呱”地呻吟着 。颜乌将它抱回家,精心地治疗、喂养 。把它的伤治好了,养得大一点以后,就放它飞回蓝天 。从此,鸟儿们将他当做好朋友,这只乌鸦常领着一群群乌鸦在他家房前屋后盘旋,久久不肯离去 。颜乌父子俩不但不骚扰它们,驱赶它们,有时还特意撒些粮食喂它们 。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颜乌逐渐长大成人,而父亲却更加衰老了 。天有不测风云,颜凤终因一场大病后,撒手西去 。颜乌悲痛万分,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死去活来 。
泪哭干了,但父亲再也不能复活,颜乌开始准备父亲的后事 。颜乌家贫如洗,附近也没有什么人家,安葬先父只得靠自己 。他拼命地挖,工具坏了,用手挖,整整挖了三天三夜,直挖得双手血肉模糊……过度的伤心、劳累,饿着肚子的颜乌终于晕倒在地 。
颜乌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乌鸦 。那只被他救过的乌鸦领着一大群乌鸦“呱呱”地飞了过来,它们衔着泥来帮颜乌筑坟 。乌鸦们的喙在啄泥时都被磨破,流出了殷红的血,只见坟上堆起的竟是一个个紫红色的泥团 。
第四天,坟筑好了,乌鸦渐渐离去 。可是不久,乌鸦突然又多了起来 。过路行人甚为奇怪,过去一看,原来颜乌由于过度悲伤和劳累,竟死在父亲的墓旁 。乌鸦又在衔土掩埋他的尸体 。
【浙江义乌孝子颜乌的故事】 颜乌纯孝格天,乌鸦帮助他衔土葬父,他死后乌鸦又衔土葬他,人们奔走相告 。这件神奇的事情很快传扬开去,传遍了大江南北,传遍了六国九州 。
后来,有关颜乌的故事在流传中有多种说法,但故事的基本情节都大同小异 。
南朝刘敬叔的《异苑》卷十载:“东阳(郡)颜乌以淳孝著闻 。后有群乌衔鼓集颜所居之村,乌口皆伤 。一境以为颜乌至孝,故慈乌未萃 。衔鼓之异,欲令聋者远闻 。”
明《[万历]义乌县志》卷五载:“秦孝子颜氏,事亲孝,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 。”
义乌颜村《[光绪]颜氏宗谱》载:“(颜)乌,事亲至孝,父丧,负土筑茔,感群乌衔土助之,乌吻皆伤,乌亦恸竭伤亡,附葬于左 。”
上述故事中的细节,多是后人出于对颜乌的崇敬与仰慕而编造的 。
义乌县名的由来和沿革
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前222),秦将王翦平定江南,在吴越两国旧地建会稽郡 。郡内建县,其中以颜乌墓所在的今稠城为中心设邑 。由于孝子颜乌因葬父而死,血诚格天,影响很大,因而根据颜乌葬父而献出生命这一事迹,将县名命名为“乌伤”,旨在旌表颜乌孝德 。
乌伤县境,北接诸暨,西南邻太末(今龙游),大致包括今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浦江、磐安八县(市)的全部或大部及仙居、缙云的一小部分 。
西汉末年,王莽建新朝,于建国元年(9),将乌伤县名改为“乌孝” 。可是只使用16年,刘秀建东汉,建武元年(25),东汉王朝又恢复乌伤旧名 。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分乌伤县地西面一部分辖境置长山县(今金华、兰溪) 。兴平二年(195),分乌伤县东部地建吴宁县(隋朝并回乌伤) 。三国吴赤乌二年(239),乌伤县西南地建武义县 。赤乌八年(245),分乌伤县地南面一部分辖境置永康县 。宝鼎元年(266),分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在长山,即今金华市区),辖乌伤 。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朝廷将乌伤县从婺州(今金华)分出,并升级为州的建制,州名绸(今通作稠)州,与婺州并列 。武德六年(623)将原乌伤县分为乌孝、华川两县 。乌孝县境包括今浦江,县治在乌伤治城,即今稠城 。华川县包括今东阳,县治在今赤岸 。
武德七年(624),绸州州制撤销,乌孝、华川两县合并,定名义乌,一直沿用至今 。
唐垂拱二年(686),分义乌县东原吴宁故地建东阳县 。天宝十三年(754),分义乌县北地及析兰溪、富阳部分地,建浦阳县,后改名浦江县 。
千秋永慕
南宋理宗时,丞相乔行简(东阳人)于端平二年(1235)以同乡人名义上书朝廷,请求给颜孝子立庙奉祀,供人们参拜,以宣扬孝德,受到理宗皇帝的赞许,赐庙名为“永慕” 。淳祐元年(1241),邑人康植在墓旁建了几间房子,给额乌设立牌位 。景定二年(1261),李补来任知县,祭拜孝子墓时,父老以康植建的那几间房子不足以体现孝子的高大形象,起不了感召邑人作用为由,向他请求为孝子建庙宇 。李补采纳百姓意见,筹集银两,指派簿曹陈宁祖主持,会同乡绅楼思问等四人,选择庙址,动工兴建 。次年竣工,庙名遵理宗所赐而名“永慕” 。永慕庙俗称孝子祠,位于墓东野山背(今稠城镇孝子祠住宅小区旁) 。
历代的义乌县长官、县学学官都以颜乌的孝德作为教化县人的教材 。新县令或知县上任,第一件大事便是到额孝子墓前祭奠,“展拜墓下”且“礼容甚肃” 。同时,给孝子墓添土,作为教化民众的表率和一项首要措施 。因此,孝子墓越堆越高大,到明弘治间已经方广40丈余,像座小山 。民国期间,年年可以樵采五六十捆柴薪 。
20世纪90年代,义乌市在城中心颜孝子墓遗址建起孝子祠公园,以供后人瞻仰凭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