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出行忌讳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 。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 。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 。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不决,特意派人占卜,得到吉兆后才即位 。
在古代有专门的书籍记载出行避讳的事项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日书》,总共423支简,有关“行规宜忌”有151支 。如“丁卯日不以可船行”;正月丑日、二月戌日、三月未日等“凡此日不可以行,不吉”,等等 。《日书》甲种和《日书》乙种是记载出行禁忌的专书,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术数书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门之前事事占卜必然麻烦,于是在民间形成了一系列约定的习俗 。这些习俗一般包括选择吉日出门,忌讳凶日出门,还有测出行方向 。避讳凶日出门是指“逢十三不可出远门”,“十三”与“失散”谐音不吉利 。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都不可出门 。在山东有些地区,出行的吉日是三、六、九,忌双日出门 。但是在河南地区却流行“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意思就是逢“七”的日子不可出门,宁可延期;逢“八”的日子不能回家,宁愿在外多呆一两天 。如《后汉书·郭躬传》中记载其乡人陈伯敬出行时,一旦占卜结果为凶,便立即下马止步;回来时如果犯忌,则在乡亭中投宿,不急于回家 。
此外,还有一种“杨公忌”,是专门避讳出行的日子 。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这些日子都不能离家出门,而且还不能进行开张、动工、婚丧嫁娶等大事 。
出门之前有测算方向的习俗,民间俗语有“老不上北,少不上南”的说法 。出门不仅忌日,还有忌月,尽量减少在六月和腊月出门 。不仅如此,出门还要选择好出行的时间,通常是在一天的上午或者凌晨 。
沿湖河海川地区的居民,在船出行之前或行驶过程中也有许多忌讳,由此形成了水神崇拜的交通习俗 。古代水神有很多,河有河神,湖有湖神,海有海神 。这些水神各司其职,有时也混淆职责 。比如,新船造好后要将酒菜放置船头,点燃香烛,祭拜鲁班;然后放鞭炮,新船方可下水 。
【古代人的出行忌讳】 古代人乘船时的忌讳也很多 。船神是专门保护船上行人安全的,人们上船前要先祭拜船神 。唐代段公路《北户录》卷二提到一船神名叫“孟公孟姥”,舟人在行船前要“以肉祠船神” 。船起航后,各船之间要保持沉默,不能打招呼,以防说出不吉利的话语而冲犯了水神;乘船过程中更忌讳说“翻”“沉”等字眼 。在行船途中最忌讳有病死的人 。北宋朱彧在《萍州可谈》卷二:“舟人忌讳病人死于船上,往往在病人还未断气时便用席子卷起,投入水中 。”
祖道仪式
祖道是指祭祀行神(路神)以保旅行安全的一种宗教仪式,出行之人以此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祖的来源不确定,大体分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共工之子 。汉代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记载:“共工之子脩,喜好远游 ”;二是黄帝之子 。汉代崔寔《四民月令》 “正月”条注解为:“祖,道神 。皇帝子累祖,喜好远游,死于旅途”; 三是及黄帝之妻 。不同的传说反映了中国信仰的多元化特征 。随着宗教信仰观念的变化,古代先民逐渐创造出了人格化的路神,认为如果怠慢了路神,就会带来不幸,导致路途不顺,甚至带来危险 。因此,对路神的祭祀十分认真虔诚 。
在古代,人们行前祭神的习俗通称之为“祖道” 。祖的地点一般在家门、城门、河畔、桥边 。《古事类苑》卷八十四引古诗云:“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
祖道风俗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 。如《诗经·大雅·韩奕》曰:“韩侯出祖 。”有关先秦祖道仪式,《仪礼·聘礼》有明确记载:“出祖,释軷,祭酒脯,乃饮酒于其侧 。”祖道的大致程序是:先进行軷祭,通过祭道神以求得道神保佑旅途平安;后饮饯,主要是饯送行人,表达送行者的不舍,并对出行者给予安慰,亦即表达别情 。
为了取悦路神,在祭祀路神之时,先要委土成山,再放上一只牲畜,由使者进献酒和脯以祈祷 。然后,大家在旁边饮酒饯行 。礼毕,乘车从牲畜身上碾过,寓意行道之人前路无艰险 。祭祀之人身份尊卑有别,軷祭所用牲畜因而各有不同,天子用犬,诸侯用羊 。如《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在离开燕国去秦国刺秦王前,“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 。
到了汉代,祖道之风依然盛行,甚至还能借助祖道是否顺利来预测祸福 。根据《汉书》记载,废太子刘荣被景帝征召时,临行之前“祖于江陵北门,既上车,轴折车废”,江陵父老因而流涕窃言:“吾王不反矣 。”后来刘荣果然畏罪自杀 。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行要选择吉日,拜求路神,祈求平安 。不过,这一时期祭祀的已不再是祖,而是各地自己的路神 。这样,魏晋以后,祖道祭祀行神的意义逐渐淡漠,转而注重对人的惜别之情,成为会亲聚友抒发离情别绪的一种礼俗,有关祖道活动的诗歌也慢慢兴盛 。曹植在《圣皇篇》中曾写道:“武骑卫前后,鼓吹箫笳声 。祖道魏东门,泪下沾冠缨 。”这一时期,祖道仪式不仅有音乐伴奏,而且在各个阶级中都比较流行 。到南北朝隋唐时期,“祖道”诗就比较少见,唐代很盛行送别诗,这其实是对祖道诗歌的继承与发展,成为唐诗中的重要分支,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